03.04 古代培養一個進士得花多少銀子?摺合現代人民幣多少呢?

春日之虎


這個問題有難度,並且有異議。你是問一個家庭或者家族培養一個進士需要多少錢?還是成長為一個進士的花銷需要多少錢?提問的目的不是十分明確!

不過現行流行給養育孩子到成年結婚算總賬,孩子從小學到博士、博士後的花銷總賬的情況來看,是想問一個家庭培養一個進士需要花費多少銀兩吧!以明清的進士培養為例,算一下一個孩子上學到中進士需要花費家庭多少錢。

明清兩朝一個進士中第需要花家庭多少錢?

千萬不要以現在的教育花費標準衡量明清科舉制度中舉子們的花費標準!

答案是:明清一個進士培養基本不需要家庭多少錢,而且還會有相當大的收益!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有四級: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童子試選拔出來的是生員,俗稱“秀才”;鄉試選拔出來的是“舉人”;會試選拔出來的是“貢士”;殿試選拔的則是“進士”。

童子試分為縣試、府(州)試、院試。縣試選拔出來的成員獲得參加府試的考試資格;府(州)試通過則就成為“童生”,獲得參加院試的資格;院試則是通過考試選拔出超過“生員”規定限額一倍的人員,院試分兩場:正試和複試,考中者成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了。

生員(秀才)有三個等級: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廩膳生有一定的限額,府學40人,州學30人,縣學20人,成績優異者將會獲得廩膳生資格,每月國家發給廩米6鬥,每年有四兩銀子,有時也會發些油鹽之類。增廣生每地也有限額,國家不供給錢糧,附生則沒有限額,也沒有國家補助。

明清兩代能夠考中進士的人一般都非常聰明,在本地絕對是出類拔萃,大都在10-15歲時就考中生員了,而且名列前茅,取得了廩膳生的資格。例如:清朝初次派遣到海外學習的學員大都是具有生員資格的人,年齡絕大多數在10-16歲之間。(下圖是清朝派海外生員(秀才)年齡統計表,部分)

廩膳生每月6鬥米和每年的四兩銀子足夠自己花銷,可以不參加勞動,服徭役。明朝一個廩膳生可以免除20畝左右的田稅,清朝雍正12年後,免田稅的資格全部沒有了。也就是說明清兩朝能夠考中進士的人,在現在小學到高中初期就已經自食其力了,這是國家出的錢。(秀才形象圖)

根據明清兩朝考中進士的人年齡進行統計,年齡在20-50歲之間,絕大多數的進士在30-39歲之間,而這些進士考中舉人的年齡絕大多數應該在15-30歲左右。

考中舉人後,這些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相當於七品、八品的職位(相當於現在副縣長級別),很多考進士不第的人就選擇做官,富庶之地也就是八品的縣丞,貧窮之地可以做到七品的縣官。

舉人在明朝已經有了俸祿(清朝一般有45兩銀子左右,還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雖然不多,但足以養活一大家人,可以免除100-200畝的田賦,家人可以免除勞役。一旦中舉人,很多有田地的人會依附在舉人名下,免除田稅,舉人可以取得相當一部分免除稅賦的抽成,不用勞作就有一筆收益。(范進中舉圖,知道了舉人的特殊權益後,范進中舉後的瘋狂就不難理解了)

清朝光緒年間的“公車上書”中,所有舉人的平均年齡是31歲,上京趕考國家提供住宿費、生活費、交通工具等。

因此,明清兩朝考中進士的人一般在10-15歲時就考中了秀才,並且絕大多數是非常優秀的廩膳生,王朝提供了還算優厚的待遇,一家三口的生活基本費用也就足夠了,孩子多了那就難說了。一旦考中舉人,足可以養活十幾人之家了,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庭除了最初幾年供孩子上學、生活的費用外,剩餘在考中進士之前不但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還有收益。

在中國科舉考試的歷史上共出了700多名狀元,11萬多名進士,數百萬舉人,數不清的秀才,如果分攤到各個年代,再分到全國各地地方,可謂是鳳毛麟角了,沒那麼容易的。明清時期,每三年選拔300名進士,一年平均一百名,比現在清華、北大難考的多的多。(進士形象圖,中進士意味著出仕,起步就是6-7品)

至於培養一個進士總共花費多少錢,合計多少銀子,沒有辦法進行統計。中進士年齡跨度是20-50歲,中間年齡在30-39歲,他們考中舉人的時間也有很大差距,沒法進行衡量。他們很小的年齡開始就已經享受國家的補助,中舉人後就有了俸祿和免稅的資格,至於有多少收益這些也是沒法統計的。


穿越再現彼岸


以八歲計算。然後,大概要經過十五年的私塾學習才能參加省一級的鄉試。每年學費6兩,十五年則共計90兩。每年筆墨、書本及盤纏、考試等雜費,大概還需要10兩。十五年合計150兩。學雜費相加則為240兩。

如果順利通過鄉試,就是考中了舉人。舉人距離進士還差一個層級,但難度成倍增加。到了這個階段,就要開始自學,一般來講,至少要學習十年。同樣以每年成本10兩計算,則又需要100兩。

八歲入學,十五年私塾學習,十年自學,順利考中進士則為33歲。33歲就能夠進士及第,已經非常順利。即使如此,這一路走來,也至少需要花費340兩銀子。340兩銀子到底摺合多少人民幣呢?大清中期,最少可以按1:250元來計算,340兩銀子也就等於8.5萬元。

這340兩銀子並沒有包括生活費、各種人情花費,只是學雜費,筆墨紙硯與路費,而且還是最保守的計算


唐僧說古今


讓我們使用數據:在清朝,有152100人和25363金石從1549個縣在漢區。從1645年到1904年,260年間共有112次地方和廳堂考試,平均2.32年。平均每輪科舉產生1358人,進士226.5人。平均每年585.3人,97.6金石。平均每個縣每年有0.38人,進士0.06人。


考慮到我國人口是清朝中葉的五倍,假設現在仍有科舉制度,我們簡單粗略地增加了五倍的報考人數。從理論上講,每年鄉試(相當於省級考試)的全國排名前2926名的考生可以為成為舉人和殿試(相當於全國終極考試)488名考生都可以成為進士。

哦,順便說一下,清華和北大一年大約有6500名學生。顯然,這種計算方法是非常粗糙的,而且由於“鄉試是省內排名”、“各縣因稅賦不同而分到不同的科舉地”、“各縣因經濟條件不同而分到不同水平的學生”等具體因素的影響,我的簡單粗糙的模型依賴於算術平均值,一定有很大的問題。

但我想,我們還是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到,要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名聲是多麼的困難。請不要與“現代允許女性參考”和“現代知識結構不同”等因素爭論,因為無論參與者的性別、基礎和競爭內容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如果你想在當今13億人口中獲得“舉人還是進士”的極高地位,你必須是這個國家最強大的考生,每年2926或488中的一員。


此外,必須說“古代有錢才能養一個脫產童生去考功名”。不過,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好吧,如果一個家庭或宗族在平時連養活自己的錢和食物都掙不到,那麼我認為這個家庭或宗族的平均智力、運氣和自律能力可能就沒有資格參加科舉遊戲。可以說代價高昂。

我認為這可以看作是一個“初步測試”。參加科舉考試的門票是,一個家庭至少能以其智力、體力、自律、運氣等因素供養一名外出務工的男性勞動力。太平天國橫掃嶺南之前,嶺南的宗族勢力相當龐大。就教育而言,實行了計劃經濟。每個村、社區通常都可以邀請老人甚至學者擔任私人家教,對本族學齡兒童(事實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社會原子化的農村仍然可以以村為單位,通過每戶生產一點糧食,培養出相對較差的師資。一般來說,除了父母在家族中的話語權的影響外,大多數孩子都會被篩選出來。更聰明的孩子可以作為家族在鎮和縣的商業機構的一部分進一步培養。只有最優秀的孩子才能有我們所認為的“讀書”的機會,當然,這比高考或公務員考試都不公平。因為孩子需要家庭和宗族的支持,玩家不是個人,而是家庭、宗族乃至更大的利益共同體。


所以古代科舉相對於現代來說花費的錢不能用具體數字來計算,如果非要類比,那麼現在的富二代級別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科舉,大致就是這樣。


冷兵器研究所


“進士”,是古代的最高學歷。考取“進士”,或者說“進士及第”得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時光,花費自然也少不了。下面,咱就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

“進士”的由來

《禮記·王制》中說:“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意思是:大司樂考察評定國學畢業生中的優秀者,報告給天子,並推舉給司馬。這些被舉薦的學生就叫進士。公元605年,隋煬帝第一次通過開設“進士科”招攬天下人才,這被人們看作是科舉的發端。

“科舉”就是分別科類選拔人才的意思,“進士”就是晉仕,也就是升遷做官的意思。唐代,詩賦是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凡參加考試的叫做“舉進士”;凡考中的稱作“進士”。宋王朝以前,“進士”的考試只參加尚書省組織舉行的“省試”;宋王朝以後,“進士”的考試一律由皇帝主持進行。

元、明、清時,學子參加完皇帝主持的殿試後,考中的都由皇帝賜“出身”,稱作“進士”。明、清時代,經過殿試錄取的考生共分三等,稱作“三甲”:一甲的學子3人,喚作“賜進士及第”( 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的學子叫做“賜進士出身”;三甲的學子稱作“同進士出身”。

在封建社會,“進士”是讀書人學業的巔峰,不管名次排列如何,都不允許任何人為了爭個好名次重複參加。科舉考試,從公元605年開始於隋朝,到公元1905年被廢除的1300年裡,“進士”一直佔據、主導著中國政治的主流,管理、操控著一個又一個封建帝國,這是世界歷史上一道獨特的中國風景。古代的“進士”可約等於現今的博士,二者的學習時間與知識容量相差無幾,都是學子中的佼佼者。但是,“進士及第”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博士的考錄。

考取的費用

古時候,私塾老師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學生繳納的學費。孔子幹私塾的年代,學生要給老師送十條幹肉。後來,實物逐漸變成了真金白銀。清代中後期的私塾老師,一年的收入一般為六十兩銀子。如果一期教十名學生,那麼每名學生一年為老師提供的生活費用就是六兩銀子。假如古代的小孩八歲入學,那麼他們要參加省級的鄉試,大約需要十五年的私塾學習。

這樣,一名學子從進入私塾學習到出師參加舉人考試,就至少要孝敬老師九十兩銀子。另外,每位學子每年大約還要花費掉十二兩銀子,用於筆墨紙張、學習用書購買、交流研討及到州府、到省城參加歲考、道考、科考、鄉試的交通、食宿等七七八八的費用,十五就是一百八十兩白銀。那麼,十五年的學雜費至少為二百七十兩銀子。

考中了舉人,再考進士,難度就相當大了。清朝每科錄取人數一般是一百至四百餘名不等,其中清光緒癸卯科,共錄取進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到了準備參加進士考試的階段,學子們就開始自學自悟自我提高,一般情況下,學習準備時間不會少於十年。如果,按照每年十兩銀子的費用來計算,那麼每位學子又至少需要支出一百兩銀子。

從八歲啟蒙,經過十五年的私塾學習、十年的自我研修,到考中“進士”,至少需要十五年。三十三歲就能登頂成功,那是非常理想、相當幸運的了。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學子們考中“進士”的平均年齡為35歲。

根據以上比較理想、相對保守的估算,一位有志於“進士及第”者,得有不少於三百七十兩銀子(不包括日常的生活、活動等費)的積蓄,才能較順利地過關斬將,得到皇帝的欽點。

那麼,按照人民幣來計算,花多少錢才能完成“進士及第”呢?

每個朝代甚至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白銀的價值都是不同的。有人根據大米的價值,把白銀與現行貨幣進行過等價推算。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的“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記載的“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史實,有人推斷宋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924-1848元人民幣,平均值1386元。

明、清時代的銀價有所降低。有關人士推算,明朝中期,一兩銀子摺合現行人民幣約為600-800元;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摺合現行人民幣約為150-220元左右。

那麼,明、清時代一位“進士及第”者的消費,大約相當於現行人民幣的數值為:明代約為22.2—29.6萬元;清代約為5.55—8.14萬元。

一個人三十多年不工作,只是花錢應考,一般的家庭是供應不了的,因此,“進士及第”者多出自富裕家庭。


校書郎工作室,叄月春


歷史漫談君


這不會有標準答案的。

有一個讓很多人喪氣的事實從古至今一直存在:

讀書好真的是天生的!

有的人讀書就是不用花錢,在學校裡面隨便照著教科書學學就考上了清華北大;有的人花費了無數的金錢,請了無數的家教,連本科也考不上去。

古代依然:

說大明朝吧:

據錢茂偉先生在《國家·科舉與社會》中所得出的結論:

“進士中式時的年齡,多在20——50歲之間,20以下及50以上,僅是個別現象。從時間上說,萬曆之前,以年齡30——39歲一檔為多,進士年齡有偏高的特點;萬曆以來,進士年齡結構呈下降趨勢,以20——29歲一檔居多。”

下面就是算術問題了,一個人20歲中進士總比50歲中進士的人省上30年的資本投入吧!當然了,30年的吃喝花用可以多,可以少,可以金山銀山,可以吃糠咽菜。

沒有可比的角度。

30年之內,每一次趕考的花費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怎麼算?

20歲的進士和50歲的進士所花費的金錢是不好計算的。

大明一朝,最終考試成功的年齡最大者是成化十四年狀元曾彥,為60歲。

最年輕者為嘉靖五年會元趙時春和萬曆四十七年探花陳子壯,兩個人都是18歲。

整整相差了42歲。

42年,每一個人可以創造財富的時間也就42年了唄!

有些人需要用一生的花費去考一個進士。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就按經濟較為富足的宋代來說,一本書均價至少2貫,人民幣要1000元左右,買一套書少說也要幾十萬人民幣,每年還要花1、2個月到州府、省會參加歲考、道考、科考、鄉試等。暫時不說與其他地方的士子文學交流等花費了,光各種考試所需的路費、食宿費、車馬費等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那時一般中進士要35歲左右,想想一個大男人35歲還沒有立業養家,反而要家一大家人,甚至一個家族經濟來支持,沒錢想要考進士不可能的。按人民幣來說,沒個幾百萬上千萬的身家,根本不可能。


生命的旋律


在古代,要想出人頭地,參加科舉便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因此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參加科舉考試以博取功名。像小時候學過的課文范進中舉便是,從小學到老,最後終於考上了舉人自己卻高興瘋了。范進因為自己要考取功名,許是沒有找事情去做,搞的自己家裡一貧如洗,窮的叮噹響。他家的窮一部分是因為家中培養了一個舉人(還是那種多年考試都考不上的),另一部分是在於自己無所作為。那麼如果一次性就可以考上功名的話,培養一個進士要多少錢呢?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古代的科舉制度等級。古代的科舉制度分為四等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生員是最低一級,指的是經過考試之後進入學校讀書的人,也就相當於現在在學校讀書的學生,不過進入學校之前要參與考核,合格之後才有資格入學。這也就要求孩子在成為秀才之前也要讀書寫字,那麼家裡就得給他請一個私塾教師。

以清代中期為例,南方江浙一帶的私塾老師一年大約60兩銀子,因為古代上學的人比較少,我們就按照每班10位學生計算,分攤到個人,那相當於每個學生一年的學費為6兩銀子。不過,請家教的錢一般都會比學費要高,所以古代文人上學之前的學費應該大於6兩,再加上請老師吃飯,逢年過節送禮什麼的,總共大約得10兩銀子。那一年也就是10兩銀子,為了順利考上一所學校,他們至少也得在家學習三年,這麼一來就是30兩銀子。


等學子們順利通過了“童試”就可以去縣地區的學校讀書,學習三年後等待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它們三個都是每三年舉行一次,所以學子們需要在學校裡待至少九年然後順利的話就可以考中進士,由秀才變成舉人再變成貢士,最後才是進士。而一年學子們大約會花費六兩的學費,九年就是54兩,那麼培養一個進士所花費的教書的錢大約就是84兩銀子。

不過這還並沒有算上這個學子自己這十幾年來上學所需要的生活費,住宿費書本費,筆墨紙硯的費用,以及上下打點雜役,來回的盤纏費用等等,這麼一來一年至少需要10兩銀子,那麼按古人八歲開始上學,一直讀到進士大約有20歲左右,也就是200兩。再加上他讀書時所繳的學費和請私塾老師的費用,總共就是284兩。當然這也只是比較保守的計算,可能他們同窗之間平常也要互相約飯,過年相互拜見送禮之類的。退一步來說,284兩銀子放到現在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一兩銀子大約有一千塊左右,那284兩就有284000那麼多,這可是比現在的普通學生考大學的數額要多的多。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交通,教育方面都有國家在背後大力支持,所以無論是上學還是上京趕考所花費的金額都有所減少,而且學校還會給貧困的學生以補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學生的負擔,增加了他們獲取知識的機會。


小姐姐講史


同樣的道理,窮有窮培養,富有富培養。多少銀子,古籍有具體記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