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鄉美,你家鄉美的特徵有哪些?你能用故事的情感講出來嗎?

l大長江


我的家鄉是山東省濱州市,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離我不遠就是杜受田故居,做為杜世後人,我感到很驕傲,很自豪。杜受田故居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南街,始建於明年萬曆年間,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從出生到青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故居本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擔任江西、湖廣左布政使,俗稱“方伯公”的杜受田的第八世祖杜詩的住 宅。杜詩有5個兒子9個孫子,繼承故居的是他的孫子、清朝順治年間進士、河南參政杜漺。再傳則是杜漺的孫子、乾隆年間進士、廣西上思州知州杜鼒。杜鼒又是 兒孫滿堂,他的9個孫子,個個文采飛揚,“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均中科舉,其中1位進士、2位舉人。這位進士就是杜受田的父親杜堮,杜堮文學天下知 名,做秀才時,為迎接乾隆皇帝巡遊泰山,山東全省選拔,8門功課他得7個第一名,1個第二名。乾隆皇帝泰山召對,他又得第一名,深得乾隆賞識,御賜舉人。 翰林院中,他又得嘉慶皇帝欣賞,在別人未及推薦的情況下,欽點順天學政。他為人忠厚,奉公勤謹,道光皇帝對他更是特別關懷。杜堮又十分孝順,因為“方伯 公”舊宅有家祠,他主動放棄部分產業,要求分得祖宗房產以便管理祠堂,他終於如願以償。杜堮這一輩親兄弟8人,叔兄弟9人,有兒子和侄子13個,有孫子和 侄孫13個,其中,他的獨子杜受田和侄兒杜受履均為進士,他的兩個孫子杜翰、杜和侄孫杜以及曾孫杜庭琛也都是進士,而且“四世六翰林”,二門高懸“父子兄 弟伯侄翰林”匾。

杜受田故居是現代人給俗稱杜家宅的標準名稱,那是因為杜受田是濱州杜家最驕傲的人物。其實,它真正的名字叫“方伯第”,方伯即一省的最高行政首長,大門內 正中懸掛的牌匾就是這個名字,它專屬於杜詩。它第二個規範的名字叫“相國第”,大門內“方伯第”匾下面懸掛的牌匾的名字,它專屬於杜受田。在大門內的北牆 上,鑲著兩塊雕刻牌匾,一曰“會元”,二曰“傳臚”,這是杜受田也是濱州杜家科舉考試的最好成績,會元是會試的第一名,傳臚是殿試的第四名。另外,我們還 可以稱這群建築“宰相府”“翰林居”“軍機大臣第”等等,總之,關於臣子的一切最輝煌的詞彙都適用於這座舊宅。

杜受田故居是濱州杜家延續500年的舊居,是眾多名臣的故居,是明朝的舊建築,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明清魯北民間建築特色。杜受田故居大院佔地20餘畝,有 28個院落,房屋380餘間。這是杜受田家族的房屋,是他的父輩們和眾多的叔兄弟們的房產,從來就沒有一磚一瓦真正屬於過杜受田,因為杜受田先於他的父親 去世,他又是獨子,經濟上從來就沒有獨立過。杜受田位居一品,人臣楷模,為官一生地未置一畝,房未添一間。濱州杜家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所謂規律,輝煌 500年,從他們的故居中,或許能夠找到些許答案。

首先,杜受田故居的建築低矮、狹窄、擁擠,不符合主人的身份。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詩,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禮制,他家的大門可以開三門,五架大梁,實際 上,杜家宅僅一門;他居住的房屋可以五間正房,九架大梁,實際上,僅三間五架樑。濱州杜家雖然有數位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而且還擁有眾多府州縣主官,但 是,他們的住宅都比較收斂,遠遠達不到他們身份的要求。房屋裝飾也非常簡潔,大梁上一概沒有繪畫,雕刻少線條少。人道是“侯門深似海”,而在這裡既沒有高 牆大院,也沒有亭臺樓閣,更沒有金碧輝煌與雕樑畫棟,不要說王侯將相,就是和一般官宦人家相比也顯得有些寒酸。家產的弱勢與杜家人做人的勤謹持家相映成 趣,而他們對功名的低調與為人為官的積極敬業卻又相輔相成。

杜受田故居另外的特點就是開放通暢。杜家大院是四合院的形式,也是四合院的內容,但是,四合院最典型的封閉性它卻不具備。南街杜家大院是一個基本完整的大 四合院,內含28個小四合院,東南西北各個方向不僅有大門,而且有過道,四通八達。大院內,各個小套院之間不僅開後門、開側門,而且有門道相接,有廊廈相 連。大院內的沒有一處封閉,沒有一條死衚衕,空間上相對獨立,氛圍上戶戶相通,一種天倫之樂,一種親密無間,一種兄弟妯娌相濡以沫溫馨家庭讓人頓感沉醉。 大院的開放和包容鍛造了一大批清官幹吏,從這裡走上政治舞臺的人都像這座建築一樣,外圓內方,匠心獨具,進退自如。

讀杜受田故居,就要讀出一種含蓄和優美,就要讀出一位哲人渾厚的聲音,他告訴你:做人要淡泊名利,人貴有自知己明,切不可亟求自見,就像這座故居一樣, “相國第”的牌匾要掛在門內,要適當地藏起來;做官要像杜受田那樣,別把職務做滿了,留一分海闊天空;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謹慎”,對人生大有裨 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