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岁月静好和一路风雨,

都是一种生活方式,

盆满钵溢和做有意义的事,

都是一种成功。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图/老袁

煮一壶茶,看一本书,或学习一门技术,养一只藏獒,悉心照料,等无数个四季,看它成长。

2005年,杨坤在拍摄藏獒电视片时,他无意间得到了纯种藏獒金龙血系的后代,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藏獒,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图/老袁

拉萨河谷型藏獒保护研究中心基地,由原拉萨市老市长洛嘎与杨坤先生创建于2008年,目的就是为了用不懈的努力对喜马拉雅河谷型藏獒这一稀有物种,在种源的保护上,通过种源品系间的优势互补,进行科学、系统地保留。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2008年到如今刚刚迈入的2019年,这个獒园已经十余岁了,冬季正好是藏獒繁殖培育的季节,杨坤也有十余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陪伴他的只有他的獒和偶尔有来獒园看望他的朋友。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图/老袁

“没办法啊,它们离不开我,我也舍不得它们”,杨坤无奈地摇摇头。某次杨坤外出学习,走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獒园里一只藏獒病了,生病的藏獒宁可拖着病情直到离世,也不让除他以外的其他人触碰。后来就杨坤就按捺不住了飞回獒园,然后,这样一呆就是十年。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藏獒不会只认一个主人,也可以接纳其他的饲养员,不过他们对我是最为忠诚的”,不难听出他语气中的高兴和骄傲。快要生产的雌性藏獒不允许外人接近,除了杨坤本人。獒园里的每一只藏獒都由杨坤负责接生,每次有藏獒生仔,杨坤就陪着藏獒从待产、幼崽出生直至幼崽睁开眼睛。

“刚出生15天的幼獒还没有睁开眼睛,很容易被自己的母亲给压死”,藏獒的智慧有限,并不会数自己生了几只幼獒,每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吃完饭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躺下。而幼獒闻到母亲的气味不见时,便迫不及待地寻找,所以当母獒躺到原来的位置时,很容易压死自己的孩子。因此杨坤每次都是将幼獒抱起来,等待母獒躺下后,再将幼獒放到它怀中,减少死亡率。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纯种藏獒,从2008年的5只到如今的20只左右,已经保留了15种血系。一个物种的培育不是几年几十年能够完成的。种源保护,从第一只藏獒开始,到现在已经10代了,每一代的血系图都有很详细的记录。这个血脉它和谁交配的,是怎样的一个血系图,都要一清二楚。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这十年期间,杨坤卖掉了自己的洗浴中心、西餐厅、服装专卖店,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专心照料和培育藏獒。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培训,也没接受过系统的养獒教育,杨坤从刚开始不知道如何和藏獒相处,到现在能给藏獒接生、看病,俨然成了一个专家,也成为了“獒王”。现在他52岁了,依旧在为子孙后代能看到更多真正的藏獒而努力。

「屋脊聆听」“獒王”,我想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离开的时候,我本想问问看,为了培育这些藏獒,他消耗了几乎所有的积蓄,且一生无子,是否有过后悔的时刻,突然想起他之前跟我交谈时,说过一句话:这个基地的存在对我来讲,不是件痛苦的事,而是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没有再问的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