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室性早搏,这种临床最常见心律失常,不可轻视!

生活中,常有人咨询早搏的相关问题。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最常见的早搏,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很高。

室性早搏,这种临床最常见心律失常,不可轻视!

我们收治了一位心衰患者。患者活动后胸闷、气促1个月,入院时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卧,并出现双下肢重度水肿。

入院后查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65mm(正常<50mm),左心室射血分数35%(正常>50%)。

入院后,经积极纠正心衰治疗,症状明显好转。

之后为查找心衰原因,进行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排除冠心病!

查动态心电图发现:24小时室性早搏2万多次。

仔细追问病史,患者诉发现室性早搏10余年,平时偶感心慌,就没治疗过。

综合其他检查结果,我们考虑诊断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心衰可能由长期早搏导致。

与家属商议后,为其施行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手术持续1个多小时顺利结束,术后第2天出院。

后来,患者到门诊复诊,术后感觉非常好,很开心。复查动态心电图:24小时室性早搏总数30次。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结果均较前明显好转。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室早吧。

室早是提前出现的心室搏动。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4%。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普通人群,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过量吸烟、饮酒、喝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早,而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亦是室早常见的病因。

室早的诊断依靠心电图,如高度怀疑,常规心电图没发现,可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

室早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偶发室早患者可能有严重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部分室早可导致心搏出量下降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由此引发乏力、气促、出汗、头晕,甚至诱发心绞痛发作。

大多数患者早搏较少且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或者仅仅口服少量药物即可,定期复查。症状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然而,频发室早可引起心慌、胸闷、疲劳及体力下降等明显症状,某些室早可触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同时,长期频发室早还可引起左室扩大,左室功能下降,即所谓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这时就需要更加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专家简介

室性早搏,这种临床最常见心律失常,不可轻视!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组专家,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主任,内科医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专家理事。担任《实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主编,《诊断学》及《临床新药精汇》副主编。1984年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熟练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后获得“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科主任”、“河南省优秀医师奖”等荣誉。2012年荣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 “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中原健康好卫士”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