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走西口”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大规模的移民潮,如同“闯关东”、“下南洋”一样的中原内地人们由于遇到天灾而无法生存的时候,就大规模的向外垦荒、经商等各种讨生计的活动。

山西人走的西口,一般指的是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杀虎口,这个西口不仅是背井离乡的移民北上草原的要道,也是晋商北上内蒙、俄罗斯、新疆的重要商道。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在这大规模的移民潮中,有一个诞生于山西的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开枝落叶,成为晋、蒙、陕、冀民间最流行的戏曲,它就是——二人台。

二人台由于属于草根文化,因此关于它的起源发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文字记载,通过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打后套》一剧中的一段唱:“大清国出真龙,乾隆爷爷把基登,登基后出了戏一宗,这宗戏出在山西凤凰城。”

据考证,这里说的凤凰城是今山西省忻州市的河曲县,这说明了二人台是诞生于此,众多的戏曲专家们也认为二人台是在河曲民歌的基础上,又逐渐吸收其他民歌戏曲而演变成当今的地方小戏种。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二人台早期也叫“玩意儿”,解放前在山西、陕西等部分地方叫“唱玩意儿”,基本属于地摊艺术,在街头巷尾、村头院落,两、三个人艺人或站或坐,拿几件小乐器伴奏,就可以边说边唱了。后来又逐渐融入了表演、化妆、服装等戏曲元素,进而走上了戏曲舞台。

当时走出西口的人们都是从不同的地方到了内蒙古垦荒谋生的移民,常常会思念起家乡的人和事,进而或悠扬高亢或淳朴地哼唱几句家乡的地方小戏曲,这样,就把山西地方小戏种——二人台带到了内蒙古的大草原上。

与此同时,内蒙古原有的蒙古民歌也开始进入他们的生活中,各地的多种民间艺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为二人台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不同路数的二人台。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二人台较早的成熟剧目就是《走西口》和《小寡妇上坟》,目前发现最早的这两个剧本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手抄本,由李由润口述、邬圣详执笔记录,这个手抄本封面还写着“五云堂玩意班戏文”和“大清光绪十一年”。

二人台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一男一女二人演唱的形式来表演,表达内容多为爱情和日常生活,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表演活泼,旋律跌宕起伏,音调朴实优美,乡土气息浓郁,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传统二人台的化妆和穿戴也比较简单,经典造型是:“女角小衣褶裙手执扇,男角皂衣毡帽蛤蟆脸。”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老舍先生曾这样赞过二人台:

舞帕飞旋锦扇开,万人争看二人台。

霸王鞭响春风起,花雨缤纷燕归来。

这里说出了二人台的主要道具:舞帕、扇子、霸王鞭。

舞帕是双层八角的手绢,演员要利用惯性作用,作各种抛姿,手指舞动时要耍的花样繁多,利用惯性在胸前、头顶、背后、腰间滚动,一般有慢及快,形成高潮时戛然而止。

霸王鞭一般为一根竹竿制成,中间挖几个长方孔,内装铜钱,两端裹以各种颜色相间的彩布,打时清脆作响,为丑角所使用的道具。

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种,随着“走西口”的人群,而流行于晋蒙陕冀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这样介绍二人台:“二人台形成于晋西北,后流行于整个晋北、内蒙古及河北、陕北、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还说“走西口”对二人台的推广与演变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河曲县素有‘民歌之乡’之称,清同治、光绪年间,河曲有二人台班社三十余个,广泛活动于晋、陕、蒙交界地。随着河曲人大量走西口谋生,一些艺人也把二人台作为谋生手段,带到口外各地,吸收融合了不少蒙古族民歌,使之兼具汉、蒙两个民族的艺术特点,‘走西口’即是最成熟的剧目,有‘学会《走西口》,到处有吃口’之说。”

学会了《走西口》,到处有饭吃,这充分说明了二人台在口内口外有着多么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参考文献:《大同戏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