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科學家告訴我們,恐龍是卵生動物。科學家又是怎麼知道這一真理的呢?其實,科學家們是通過原角龍的化石發現,恐龍並不是胎生動物,而是卵生動物。那麼,原角龍又是何方神聖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原角龍是存活在白堊紀晚期的蒙古的食草型恐龍。因為存在亞種的緣故,不同原角龍的體長差異很大,小僅有50釐米長,而大則有4米長。不過大多數原角龍的體長約為3米,體重約為200千克。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原角龍的體形與三角龍非常相似,都是四粗腿加一個龐大臃腫的身軀。不過,原角龍的體重比三角龍要輕許多。而且,原角龍沒有三角龍那樣的長而尖的骨質尖刺,僅有頭部的盾和類似鸚鵡的尖嘴來保護自身。因此,原角龍的威脅力比起三角龍要小許多。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因受體型高度限制,原角龍主要以地面上植物的根莖為食。也許有讀者會發出疑問,那麼粗硬的根莖,原角龍怎麼能咬碎呢?這是因為原角龍擁有一張類似金剛英語的嘴巴,而且,原角龍的咬合力還比較厲害。因此,即便是很粗大的根莖,或者是嚼不爛的樹根,原角龍可以像吃口香糖一樣輕鬆地把這些植物部位吃下去。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原角龍對於肉食動物幾乎沒有威脅,那麼,原角龍又是怎樣在眾多食肉恐龍的威脅下生存下去的呢?那就是,原角龍具有大多數恐龍沒有的數量優勢。在白堊紀晚期的蒙古大漠上,四面八方都有原角龍的蹤跡。因此,即便是被食肉恐龍獵走幾隻,也不會威脅到原角龍的生存。

原角龍為什麼與敵人同歸於盡?科學家研究發現,其戰鬥力值僅有5

不過,如果這些食肉動物對原角龍的卵造成威脅的話,原角龍會為了保護卵跟這些獵人拼命。它會進行短暫的加速,用自己笨重的身體撞擊敵人,以驅趕敵人。科學家們便發現一具原角龍與過來偷蛋的伶盜龍同歸於盡的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