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太乙路·祭臺村 文

太乙路·祭臺村   文/蕭跡

西安市有一條路叫太乙路,因遙望終南山太乙宮,而取名太乙路。在西安眾多街道中,太乙路並不是一段很長的道路,北端從西安明城牆東南角始接環城東路,到南二環太乙路立交終通西延路也就是3.9公里的距離,但這條路對我來說卻有著很深的意義。從1993年調到西安工作到現在,工作單位和所住小區都離這條路不遠,可以說,每天都要經過太乙路,我的戶口所在地就在太乙路派出所。我剛調到西安工作時,是單身,每天下午下班後,人家都回家了,我便出機關大院來到太乙路,去的次數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太乙路上的祭臺村了。當然,那時候的祭臺村已沒有了村子的概念,像所有的城中村一樣,小巷密集,小路縱橫,小道雜亂。整個村子又窄又擠,村裡全是村民自家蓋的小樓小院,租賃給各種人員居住,祭臺村的村民也早已由農民變成房東。村子裡街巷店鋪星羅棋佈,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各種小吃、燒烤一家挨著一家,我就是衝著那裡熱鬧非凡的夜市去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的一位詩人朋友曹光輝一家當時也臨時租住在這裡,我因常去看他,所以,祭臺村便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去的次數多了,對它就有了感情,有了感情,自然的就有了打探的興趣。結果卻讓我是大吃一驚。我決然沒有想到,眼前的這片雜亂無章,毫不起眼的村落竟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中村。據史料載:祭臺村始建於漢代,到了唐代高宗時,李治為了便於遙祭昭陵,在長安城的東南特設祭臺,於每年祭祀之日,在此追念他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杜牧有一首詩,名為《將赴吳興登樂遊原》,寫道: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後人藉此取“祭臺”為村名沿用至今。再往前追溯,北魏時就已有了村民建村,在祭臺村出土的北魏《邑子二十四人造象碑》記載,那時,祭臺村稱為羌村。祭臺村位於大雁塔之東,樂遊古原北坡。唐玄宗時,城邑擴大,有了108坊,祭臺村所在的位置就在唐長安城東南的安邑坊。安邑坊,東西一公里,南北半公里,四面開門,坊中有十字大街,內有廟觀寺院。至唐末戰亂,首府東遷洛陽,長安城頹敗殆盡,坊區的建築也悉數盡毀了。到北宋宋哲宗年間,這裡又成了一片良田,當年遷出的先民後代們又陸續回到祭臺村繁衍生息,延續至今。祭臺村有梁、王、夏、彪、高、姚、陳、葉等姓,但以梁姓為主。村上人說,梁家老先人在落戶祭臺村以前,是大唐西市的一個轎子手,轎槓把肩膀上壓出了一層銅錢厚的繭子,這塊繭子一代一代遺傳,火傷似的烙在每個祭臺村男人的肩膀上。祭臺村人把肩膀上的這一疙瘩繭子親切地叫作“祭”。祭臺村村規森嚴,不論哪朝哪代為官為紳,只要回村祭祖認祖的梁門後裔都要脫了官服,讓族人挨著個兒地驗“祭”,通過檢驗的才能夠祭祖認祖。等到了清乾隆年間,祭臺村已是響名四鄉的大堡子了。新中國成立前,祭臺村以糧棉為主,百業興旺。現在村子還流傳著一句話: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戶盈活家。都是有錢有地有產業的富戶人家。祭臺村還有兩大特色:一是村裡的手工豆

腐。大部分人家都有豆腐坊。西安府的咸寧、長安兩縣,差不多吃的都是祭臺村的豆腐,原因是祭臺村的水好,磨出的豆腐沒有土腥氣,家家戶戶都吊有豆腐包。祭臺村的豆腐乾也遠近聞名,城裡人都說,祭臺村的香乾頂風能香十里地。二是村裡的車把式。那時的車把式是技術活,相當於現在開大車跑運輸的司機。西安府東西市的馬號裡,不論早晚都拴有祭臺村的騾馬大車。城裡面有字號的人家都喜歡叫祭臺村的車把式。20世紀60年代初的時候,村裡還有1500畝地。後來隨著西安市政建設的需要和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村裡把1300畝地貢獻給了國家。1993年,修建南二環時,拆了100多戶。2004年修太乙路立交,又拆了200多座院落,將太乙路與西延路連通。到了2009年,祭臺村隨著完成西安市首個城中村整村的拆遷改造,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村落再也找不到了。朋友曹光輝一家也早已搬離了祭臺村,今天,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這些已建成和正在建設中的鱗次櫛比的高樓將曾經的祭臺村消失在了時間的煙塵中。也許,很久;也許,很快……祭臺村和太乙路一樣,成了一個地名一個標誌,成為人們心中一抹淡淡的記憶了。在迅猛發展的時代裡,車輪滾滾,行輾中未免有些殘酷,將曾經的一些烙印在我們記憶深處的痕跡撕裂在時光的隧道。但歷史總是朝前走的,前進意味著進步,這總是令人欣慰的。如此,太乙路,祭臺村的今天也是令人欣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