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电动车禁行,是否城市就会更美好呢?

井底小小鱼


泣血思辨! 为什么不支持禁摩限电?

目前全国有170多个城市加入禁摩行列,虽然,近几年呼吁“解禁”的声音不减,但是,现实是“禁摩”城市“有增无减”。

截止目前统计,当下没有一个之前禁摩的城市,面对社会舆论和百姓需求,主动“解禁”的。

在被明确划归为摩托车之后的电摩,会不会也被当做传统的摩托产品,“一禁了之”?如果真是如此,产业如何应对?

北京带头 170多个城市禁摩、限摩 范围之大世界之最

摩托车作为重要的机动车类代步工具之一,想必诸多80年代,70年代的人,对其有着颇深的感触。早年,如果谁拥有一辆摩托车,那好比现在谁拥有一辆奔驰和宝马。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摩托车在全国刚刚起步,还并未普及之时,1985年,北京首次限摩。

1985年,随着北京摩托车增长过快,由于相关条款并未跟上市场和社会发展,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出现,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北京地区开始停止给摩托车发放“京A”号牌,也就是新买的摩托车不能上牌,而后为了解决郊区使用需求,开始限定发放“北京 02 XXXXX” 改制后为京B”,并同时规定,摩托车不准在三环路(不含)以内行驶,而后随着城市的扩大,而后改成了不准在四环以内行驶。

时过30多年,以北京为起点,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效仿首都,禁摩、限摩。

截止目前禁摩限摩的中国城市达到170多个,涉及一线,二线,甚至部分三线城市。范围之广,城市之多,可谓世界之最。

他们为什么要禁摩?

说起摩托车,80十年出生的小伙伴肯定深有感触。那时村里要是谁买了一辆摩托车,一定是土豪,而且是整个村天大的事,全村老小都要说上好几天,万人空巷的围观。

然而,事实难料,谁想时至今日好好的“摩托车”竟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被一禁再禁,就是不肯松绑。

那为什么会禁摩?

从目前官方公布和解读的原因来看无非有以下几种:

1、交通事故

北京禁摩的初衷其实也就是,摩托车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过多的交通事故,给整个社会极大安全隐患,为了便于管理,直接限摩;

2、交通拥堵

随着摩托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加上城市管理的滞后,一系列涉及交通问题并不断涌现,特别是在那个交通法规不健全的年代,摩托车便成为“众矢之的”,自然而然成为“罪魁祸首”;所以禁摩无疑成为了简单有效的直接解决方式。

3、城市污染

当时摩托车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然而,与后期高速发展的小汽车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那么电摩会不会也被一禁了之?

在解读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电摩划归的问题。

目前,关于如何定义电摩的最新国家标准并没有颁布(不过听说会在8月出台),不过从2010年颁布的标准和今年新颁布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来看,电摩被确定为“机动车”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一定性问题,就从根本上确定了他必定被机动车管理条例所束缚。

从目前各地对属于机动车的摩托车管理来看,“禁”和“限”是主流。那按照管理的逻辑推理来看,电摩肯定也属于禁止的行列。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那我们再来分析下“电摩”。

按照目前相关标准来看,电摩又被分为:轻型电摩和电动摩托车两类。前者是介于电动自行车和真正电摩之前的结合产物,而后者则是属于真正的电摩。这两者有重量,功率,速度、尺寸等诸多方面的区别。

形象点说,轻型电摩好比当下我们经常说的“豪华款”,而电摩则是换了“心”的摩托车。目前,针对于电摩部分地区以及开始按照摩托车进行管理。

如金华和台州,针对已经取得电摩生产资质和在目录里面的电摩产品,实行了车辆证书登记和上牌管理,有行驶证和驾驶证。然而,涉及到交通出行领域如何进行管理的法规目前各地并未出台。

所以,从目前的管理来看,电摩上牌登记属于机动车管理,但是末端交通管理,并未按照摩托车进行禁摩、限摩。

不过政策难料。后期会不会像禁摩样,禁电摩,现在无从知晓,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呼吁,政府在管理时应该将轻型电摩和电摩进行分类管理,这不仅是产业所需,也是社会现实。

不然,新能源的优势何在?社会的大众的需求何在?

对于电动车这样的新能源产业而言,其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出行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最底层百姓参与新能源的迫切愿望,所以,对于如何管理国标电动车和电摩,还希望各相关部门,多从实际出发,切不能“一刀切”,这样于国于民都有利!


全球电动车网


不是电动车禁行了,这个城市就好了,每个人都有出行的权利,不是一禁了之,这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症下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现在部分人的安全意识差,或基本素质差等,再加上电动车的问题是个头越做越大,行驶速度越来越快,闯红灯、机动车道混行及逆行等违反交通法规问题严重,电动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非常多,同时因为电动车车辆属性不清,所以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过度强调电动车为弱势群体,所以无论电动车有没有违法在先,都是机动车占主要的责任,这有失法律公平。

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安全意识问题及电动车交通违法的问题,怎么保障行人出行的问题,所以新的《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与今日开始实施,规范中将电动车分为:电动自行车、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类。其中电动自行车企业必须通过3C认证,车辆最高质量为55公斤,最高速度每小时25公里,无需驾照。整体质量大于55公斤,最高速度每小时大于25公里的,车辆属性为机动车,需要登记挂牌、考证及购买保险。所以这一规定应该可以解决电动车的交通乱象,同事也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因为挂牌,考证了,安全意识肯定会有所提高,如果再违章就要罚款及承担相应责任,所以还是可以约束很多人违法行为的。

我平时外出远的地方开车过去,停车难及近的地方都是骑电动车出行的,可以说速度上没有太大的要求,就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因为平时也会骑自行车出门的,所以对我来说汽车与电动车都有需求的,只要出行准守交通规则,不违章、不到机动车道混行等,出行还是比较便利的。假如如果取消了电动车,路上都是机动车了,机动车驾驶员也存在很多基本素质差等人员,因为违章行驶也会造成道路拥堵的。

所以现在无论什么车辆,谁违章谁接受惩罚,因为谁违法在先,谁就承担主要责任,这样最公平也最合理,也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取消电动车、或是取消机动车。


01号特约评论员


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确实带来了困扰。主要因为,电动车速度快,没驾照,个别的还没有车牌。

因电动车不按信号灯行驶酿成车祸事故的每年都会不少。

速度加上数量加上乱跑,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交警头痛,开车的头痛,走路的也头痛。

按电动车的执行标准来看,在路上行驶的电动车没有几辆是达到标准的,不论是重量还是速度。

是否就要取消电动车上路行驶呢,像城市禁摩一样,我估计完全取消的可能只是一种想法而已。毕竟像自行车,电动车都是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如果加上对电动生产厂家的监督,让出厂的车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再给予规范管理和文明出行的宣传、交通常识的培训学习,城市交通会得到改善。毕竟,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吗,堵不如疏。


如果取消城市电动车上路行驶,城市交通是不是会变得美好?回答是肯定的。来个逆向思维,如果马路上只有一辆车行驶,会不会堵车?禁止了电动车,不一定都会去买汽车,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人均一车的经济条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职业的需要会选择其它出行工具,但毕竟电动车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取消电动车,城市街道、马路上的车流会相应减少。相应的,没有电动车,也就不会因电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了。


笔名叶子


应该会,城市里除了出租车就是公交车地铁,别的谁敢开出来直接就地枪毙,对了,私家车一周限号七天,早一点到晚二十三点五十九分,要不就没人买了,这样城市污染就好了,也有蓝天白云小鸟了,还是户籍限制,河北的就能在河北,广东的就能在广东,啥?你说啥你要跨省?没事提前半个月提交跨省证明,提交银行财产证明,穷人不行,万一去了不回来呢。这样也麻烦,直接看户口就行了,不是本市的一律要提前申报,申报提前七八天就行,为人民服务不能太长时间,人人平等


微波炉里热冰棍


世界的纷繁就在于它的多样性,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就是人们选择的多样性,方便性。各取所需,物尽其用。自行车电动车汽车三者完美搭配,取长补短,很好的满足和保证了人们的各种出行。

事事皆有因,皆有其存在意义和理由,有开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在人们出行交通工具中,电动车的优势不言而喻,快速,经济,小巧,即克服了自行车的短途慢速又克服了汽车重型高速的问题,对二者作了良好的取长补短,成为人们便捷出行,快速出行的主要和重要选择。有些城市,比如海口,甚至成为街道上的主流交通工具,壮观程度凝聚焦点引人瞩目。而就电动车产品本身而言,现正处于成熟期,并未进入衰退期,对这种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并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产品,禁行禁售有道理吗?

一切进步就像一个圆圈在螺旋上升,一比如这个话题,电动车禁行。当我们自以为电动车禁行能使城市更美好,城市交通进入规范轨道,对推动城市建设城市交通有益,在直线前进中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时,我们实际上是返回了很久以前,又回到了从前。现实需求和实用程度决定了电动车必将成为城市交通中亮丽的风景线,主流景。

当然,不可否认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象硬币的两面,电动车的驾驶者的随意性,电动车与机动车相碰的事故率等不容轻视,人员和车辆缺乏管理及疏导都是有待强化的。

电动车禁行,倡导者的出发点肯定也是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但就中国现状而言一刀切禁行显然不妥,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


蓉颜易流入言林


我是上班族,原来经常开小车去上班,但是到单位把车停好后,就再也不愿动车了,只要开车出去转一圈回来就很难找到停车位了。后来我就买了一辆两轮电动车,只要到不远的地方去就骑车去,真的方便快捷了很多。也许有人说电动车存在安全问题,其实这是与驾驶人有关,小车、大货车、摩托车哪种车没发生过事故?如果都遵守规则就不会出事了。如果怕出事那是不是把所有车都禁了?如果都把电动车、摩托车换成小车那路上是不是更堵了?


xzoyzz


电动车维修工

4月8日 · 汽车问答达人 汽车领域创作者

如果把私家车也禁了,大家一起走路,会更加美好!道路宽了,空气清新了,交通事故也基本没有了,领导可以高枕无忧了,大家也都平等了,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但是可能吗

众所周知,电动车是“广大老百姓”的重要出行工具,还是底层老百姓的谋生工具,意义非凡,禁行电动车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给社会带来极大不便。跑外面,送快递,短距离运货,大多由电动车来完成,一旦禁行,后果不堪想象。

禁电动车是不平等的,目前来讲,摩托车被禁了,最好的取代交通工具就是电动车了。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比过去好得多,但是汽车一般家庭还真是买不起、用不起,为什么禁“穷人”的电动车,而把路让给了“富人”的汽车,是否有失公平?

别忘了,城市的建设者主要还是我们这些骑着电动车的穷人,城市里最脏最累的活是我们这些骑着电动车的人在干,当你坐在办公里吹空调的时候,你心里过意的去吗?摸一下自己的良心!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任何决策都不能偏袒一方,公平公正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电动车维修工

汽车问答达人 汽车领域创作者

12万粉丝 · 2.2万赞

相关问题

未来电动车有市场吗?

市区电动车可以装雨棚吗?

一些城市禁止电动车上路合理吗?


小圆灯


国人收入高低不等,不能抹杀每个公民的出行权力,禁摩限电只允许小车出行,难道国人还分三六九等么,典型的杀穷济富政策


林清179116931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须包容每一个人的需求与选择,不应牺牲了一部分人的自由权益而迁就另一部分人。更不应该牺牲穷人而迁就于富人。否则就是社会的倒退。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老吴


日常出行先是自行车、摩托车,然后被电动车所取代,这也属优胜劣汰。电动车比自行车省时省力;比摩托车少了考驾照、加油、年检的繁琐;比汽车节省行驶、停放的空间。而且轻便好操作、售价不贵、易维护。还没有排放尾气、污染环境的危害。城市要美好的因素有很多,交通顺畅只是一方面。想要禁行电动车的原因,在于缓解交通拥堵。实际上,汽车给城市道路带来的困扰和压力,要严重许多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电动车很不幸,被牵涉进来。大街小巷,电动车的快速普及和大量使用,带来极大的生活便利,深得人心。一旦宣布禁行,又找不到更好的出行方式,将会严重影响老百姓正常日子的运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