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誰知道貴州的茶葉如何,哪種茶葉好喝?

翻翻電影


茶,是中國文化之一,我們可能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喝茶,尤其是南方的小夥伴,沒事就喜歡喝喝茶,從前談生意靠喝酒,如今足部改成喝茶,沒事就喜歡幾個人約在一起聚一聚,喝喝茶,聊聊天,自然而然的生意就談成了。



要提起貴州的茶,哪種茶葉好喝,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等等,因為這些茶的歷史算是比較長的了,而且各方面的廣告和宣傳都比較到位。


可如今新生代的六盤水要春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六盤水的早春茶是最早的春茶,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喝六盤水的早春茶,喝著喝著春天就來了,這句話足以證明六盤水的茶是有多早。

而且六盤水的早春茶都是嫩芽,幾乎全部手工採摘,手工炒茶,精挑細選,每一顆芽都是茶中精品,毛尖的口味清淡,回味厚醇,茶香味十足,甚至還有一股淡淡的嫩芽味,只有喝過的朋友才知道那種醉入其中的感覺。



同時六盤水的茶葉基地都選自偏離城市比較遠的山區,高原地區,沒有任何的汙染,基地周圍全是漫山遍野的綠樹林陰,空氣清新。另外就是,選取的地理環境優勢,土壤富含硒元素,因此又稱富硒茶。


六盤水的早春茶,你若償過,便會鍾情於它。


愛涼都


都是誤人子弟的回答。

貴州茶葉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多,全國七分之一以上的茶地數量在貴州,十分之一的產量在貴州,都說貴州沒有名茶,沒有名茶才是貴州茶葉最大的優勢。什麼是好的茶葉產業鏈,是沒有庫存,茶葉每年都有新茶出來,每年都沒有大量庫存 這才是最健康的茶產業,那一天貴州的這些品牌整出來,貴州茶產業的優勢才蕩然無存。

整名茶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可以漲價,然後呢,銷售量減少,出現庫存,茶農賣茶難,最後挖茶樹,這些現象在農業產業中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

我的視覺很獨特,也可以說是悖論,但是對於大多數的茶農來說很實在,在產大於求,在茶葉還是比較高效益的情況,現在這樣是為下游的龍井白茶碧螺春等品牌做上游產業才是對貴州茶葉的未來最有利的。


龍井茶痴


貴州綠茶是真好,首推貴定雲霧貢茶,可惜產地小,產量有限。其次都勻毛尖,鳳岡鋅硒茶。其他的也很好,略過。

貴州紅茶在發力,整體次於祁紅、滇紅,客觀講工藝落後。

貴州白茶更沒優勢。


張宇明在學茶


你知道嗎?中國的茶園面積貴州要算第一(達689萬畝),貴州茶葉“三綠兩紅”分別指的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遵義紅、普安紅,這些都是貴州極好的茶葉了。另有湄潭翠片、石阡苔茶、晴隆翠芽都不錯。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成名於明代,曾被明崇禎帝賜名為“魚鉤茶”,於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提名,是貴州最為知名的茶葉之一,也是中國當代名茶之一。產於貴州省黔東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勻市一帶。

都勻毛尖茶的外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葉底嫩綠勻整明亮,滋味鮮濃。其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等特色,被稱為:“三綠透黃”。

湄江茶(湄潭翠片)

貴州湄潭一帶自古產茶,在唐代已負盛名。但湄江茶(湄潭翠片),卻是在1940年代仿製龍井茶的製茶工藝而創制,屬新制名茶,是貴州最富盛名的茶葉之一,也是中國當代名茶之一。產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一帶。

湄潭翠片採用湄潭當地原生種的苔茶製成,另有采用福鼎大白茶及其它培育的茶樹新品種,在1980年代創制的新工藝茶,被稱為“湄潭翠芽”。與此有別。

湄江茶(湄潭翠片)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並伴有新鮮花香,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


綠寶石

綠寶石茶創制於2000年代,屬新制名茶。產於貴州遵義市鳳岡縣一帶,以鳳崗硒鋅茶為原料製成。因幹茶顆粒緊實,猶如綠色寶石,故稱為綠寶石。

綠寶石茶呈盤花型顆粒形狀,顆粒緊實,色澤綠潤,沖泡後茶葉自然舒展成朵,嫩綠鮮活,慄香濃郁,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爽醇厚。

遵義紅

遵義紅源自於1940年代創制的黔紅,屬新制工夫紅茶。正式命名於2000年後。產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一帶。遵義紅遵義紅外形緊細、色澤褐黃,湯色橙紅亮、帶金圈,香氣純正、幽長、帶果香,葉底勻嫩,滋味純正。

普安紅

在貴州的88個縣份中有一個最為獨特,它發現了距今100萬年的茶籽化石,同時擁有全國較大、最為集中的野生“四球”古茶樹2萬多株1000年以上樹齡的有3300株“年齡”之長、數量之多範圍之廣、世界唯一,同時它的茶文化也源遠流長秦漢時期的茶馬古道、明末時期的茶庵寺,

它有一個祥和的名字叫——普安“普天之下,安養生息”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到今天普安生態茶園面積已達12.1萬畝。

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專家為“正山堂·普安紅”出具了這樣的鑑定意見:“外形條索嫩略曲、顯鋒苗,芽毫顯露;色澤光潤,金黃黑相同。內質香氣似蜜、果、花香、香銳悠長,呈地域香;滋味醇厚、甘潤、鮮爽、獨具韻味;湯色橙黃、清澈明亮、顯金圈;葉底呈金針壯、勻整、軟亮、鮮活,呈古銅色。新品地域特色鮮明、創意新穎、原料生態、製作精湛、品質優異

。”

石阡苔茶

石阡縣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產茶區之一,早於漢代已有記載。石阡苔茶的茶樹品種是屈指可數的國家級茶樹良種之一。石阡苔茶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原產於貴州銅仁石阡縣一帶。石阡苔茶色澤綠潤,慄香持久,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滋味醇厚。

晴隆翠芽

貴州晴隆縣在世界茶葉界聞名遐邇,源於一顆迄今約100萬年前的茶籽化石。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茶籽化石。晴隆茶葉也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

晴隆翠芽外形扁直、光滑、勻整、翠綠,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持久,葉底嫩綠、勻整明亮,滋味鮮醇。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茶區,是中國產茶大省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產茶區之一。在黔西南晴隆縣發現迄今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距今約100萬年之久。貴州省境內古茶樹、大茶樹資源眾多,歷史名茶貢茶亦多。貴州省的其餘較為知名的茶葉還有:

成名於清代,產於貴州畢節市金沙縣清池鎮一帶的清池翠片;

成名於清代,產於貴州貴陽市開陽縣南龍鄉一帶的南龍貢茶;

成名於清代,產於貴州貴陽市郊黔陶鄉趙司村一帶的黔陶趙司茶。

……

另有新創制名茶:

產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雷公山一帶的雷公山銀球茶;

產於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梵淨山一帶的梵淨山翠峰茶;

產於貴州省貴陽市羊艾農場的羊艾紅茶;

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一帶的晴隆花貢大葉種紅碎茶;

產於貴州貴陽市開陽縣雙流鎮一帶的雙流紅碎茶。

……

還有貴州獨具少數民族特徵的吃茶習俗:

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至畢節市赫章縣(古稱“烏撒”地區)一帶流傳至今的“烏撒烤茶”;

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一帶流傳的“三么臺”;

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一帶流傳的“土家油茶”;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一帶流傳的“侗鄉油茶”。

……

在此不一一詳述。


獨好


貴州產茶歷史悠久,名優茶很多,那種茶好喝,這個每個人喜好的茶都不太一樣,給你介紹一下大致的貴州茶相關信息,供你參考:

在漢代,就有《漢書》、《史記》載:漢使臣唐蒙出使夜郎,發現了夜郎之特產蒟醬、茶葉。今鳳岡地在秦漢時,處夜郎方國之東北部邊沿;

在東晉《華陽國志》載:“平夷產茶蜜”。時平夷為今貴州西、北大部區域含今鳳岡縣地;

在唐代有夷州茶、費州茶、思州茶、播州生黃茶等生產。唐代茶聖陸羽著《茶經》載:“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在宋《太平寰宇記》載:“夷州,土產茶、硃砂、水銀、蠟燭、犀角”。

著名的名優綠茶有:

貴定雲霧

貴定雲霧茶也叫鳥王茶,元朝泰安二年(1325年);明洪武五年為皇宮貢品;清《貴州通志》(1714年)記述:"茶,產龍里苗坡及貴定翁粟衝、五柯樹、擺耳諸處。"民國《貴州通志》(1948)年等史書皆有"貴州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及"雲霧茶為貴州之冠。歲以充貢"等記載。

鳳岡富鋅富硒茶

產於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鳳岡產茶歷史悠久,茶聖陸羽在《茶經》裡就有相關記載。鳳岡富鋅富硒茶具有色澤綠潤、湯色綠亮、滋味醇厚、葉底嫩綠鮮活等特點。2006年1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鳳岡富鋅富硒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石阡苔茶

是中國貴州省石阡縣當地各族茶農長期栽培選育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母樹屬古茶樹系列。

湄江翠片

原名湄江茶,因產於湄江河畔而得名。創制於1943年,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

都勻毛尖

由毛主席於1956年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市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勻毛尖茶:原產境內團山黃河,時稱黃河毛尖茶。該茶在明代已為貢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禎皇帝喜愛,因形似魚鉤,被賜名‘魚鉤茶’。到乾隆年間,已開始行銷海外”,“1982年6月,在中國名綠茶評比會上,毛尖茶名列中國第二,僅次於南京雨花茶”。

羊艾毛峰

羊艾毛峰屬於綠茶類名茶,1960年研製成功,產於貴陽市西南遠郊區的羊艾茶場。1986.10商業部授予"全國名茶";1988.3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地方名茶";2005.11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三綠工程放心茶推薦品牌";2004.11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註冊認定 等。

遵義毛峰

遵義毛峰為綠茶類新創名茶,於1974年為紀念著名的遵義會議而創制。素有“小江南”之稱的湄潭縣是毛峰的產地。

雲霧翠綠

雲霧翠綠產於貴州雷山的條形炒青綠茶。1986年研製。

山京翠芽

山京翠芽,產於貴州安順山京畜牧場的片形烘炒綠茶。1989年研製。

梵淨翠峰

梵淨翠峰,產於貴州印江梵淨山茶場的扁形炒青綠茶。1990年研製。2005年獲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黔江銀鉤

黔江銀鉤,產於貴州湄潭茶場的捲曲形烘青綠茶。1990年研製,成品品質不分級。

龍泉劍茗

龍泉劍茗屬於綠茶類,產於貴州省湄潭縣龍泉山一帶,於1991年在湄潭縣龍泉山高級綠茶研製場研製成功,主要選用黔湄601、黔湄303、福鼎大白茶研製而成。

綠寶石茶

貴州十大名茶之一 ,為綠茶類。"綠寶石茶"是2003年研製成功的創新茶品類,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採用一芽二三葉為原料獲得國際金獎的綠茶 ,顛覆傳統名優綠茶鍾情獨芽的傾向,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證的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

還有銀球茶、貴定雪芽、銀芽茶、清池翠、務川都濡茶、普定朵貝茶、織金平橋茶、金沙清池茶、思州銀鉤茶、湄潭眉尖茶、貞豐坡柳茶、都勻毛尖茶、大方海馬宮茶等。


小茶一叢


貴州茶原來的當地品種由於地理位置和海拔因素,一般比較苦澀。不過適合做紅茶。

只是當地技術缺乏嚴重,加上十幾年來盲目種植外地如福建浙江四川的灌木小葉品種,導致管理混亂,技術又沒有及時更新,更多人還是在做綠茶。

如果不是跟紅色有關係,茶葉基本還是出不了省的。

其實都勻毛尖原本不錯,只是區域保護成了雞肋。同緯度旁邊有不錯的如貴定茶。都勻毛尖發源地螺絲殼一帶茶園管理還沒上正軌,又沒辦法阻擋其他地方原料冒充。敗壞了。

遵義紅很好,可是創始人技術分家,現在也都不像樣子了。

銀球茶譁眾取寵,還是不太理想。

翠芽更別說,遠不如江蘇的雀舌浙江的龍頂。

鳳崗富硒茶,正安白茶,瀑布紅,綠寶石技術參差不齊,不是專業人士不建議輕易入手。

關注我,更多分享。感謝


小玉師兄聊茶


都勻毛尖是好茶!


長期隱藏


都勻毛尖,湄潭萃雅,正安白茶都不錯。


吊二郎當也是一種態度


湄潭翠芽源於浙大和中央研究院茶葉研究所!出口創匯為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後起之秀鳳岡鋅硒茶價廉物美的健康養生飲品!漢代就有尹珍攜白茶打動恩師許慎,開黔北文化之先河!總之貴州是人傑地靈之地,都勻毛尖,雷山銀毫乃茶之極品,餘慶苦丁茶也是大受歡迎!


豐樂人


在農藥和化肥沒有大量施用的年代,中國有很多好茶!……到了今天中國的好茶並不多了!……貴州茶好不好,不敢亂評!但是臺地茶慎飲肯定沒錯。……另外有人說六盤水的茶好,我覺得玩笑了,臺地茶+煤礦產區,穿白衣服去3天都能成黑衣服的地方能方好茶?還是臺地茶,能喝嗎?……茶這種東西能不能喝看環境、土壤、種植方式!好不好喝,首先看能不能喝!……少聽故事,多學習。千萬不要拿前朝名氣和環境,來評價今天的茶,地對了、味道對了也不一定是好茶是能喝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