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大眾高爾夫在國內產品線可謂眾多。有普通高爾夫、有性能款高爾夫GTI、還有高爾夫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以及大眾性能王牌高爾夫R。這一大堆基礎款高爾夫衍生出的版本,alltrack無疑是其中最另類的存在。高爾夫alltrack是高爾夫家族中身材最為高大的。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大眾“alltrack”,部分讀者朋友們看到可能會比較陌生。這是大眾一些轎車版本所對應的具有一定通過能力的“高通過性”版本,通俗點可以把他理解為大眾轎車系的“越野”版本。這種套路手法,在奧迪上就是所對應的“allroad”車型。這下對“alltrack”的理解清晰多了吧。

外觀上高爾夫alltrack前臉和現款高爾夫差別不大,高爾夫alltrack前臉依舊使用的是大眾家族傳統的設計語言。中網分層式進氣格柵使得層次分明,進氣中有條鍍鉻格柵貫穿兩頭大燈,使其與其他大眾車型有了一定區分,為識別車型減小了難度。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高爾夫“alltrack”尾部設計總結一下就是:“型似高爾夫,神似蔚攬”。如果是在道路里動態行駛,只看尾部相信很容易把它當作蔚攬。除了前臉,想識別一臺高爾夫alltrack就很難嗎?不不不,來到側面就相當好辨認了。首先是alltrack是基於高爾夫旅行加高、裝上一些外觀套件而來的。所以基礎尺寸和普通高爾夫旅行版是相同的。所以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了,因為高爾夫旅行和蔚攬在尺寸上是有不少差別的,大一圈的那臺肯定就是蔚攬。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除了有整個高爾夫家族中最高的離地間隙,高爾夫alltrack還有什麼事獨有的呢?這裡側裙、輪眉、前後保險槓都是alltrack獨有。所以,當你看到一臺離地間隙比較高,且有黑塑料磨砂輪眉與側裙時,那這臺就一定是高爾夫alltrack。我們實拍的這臺車為280tsi版本。動力配置為1.8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6速雙離合,最大馬力180匹,最大扭矩280牛米。這套動力總成在高爾夫alltrack上綜合油耗僅為百公里6.8L。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得益於高爾夫旅行,高爾夫alltrack的基礎配置就是比較高的。實拍車為低配車,全景天窗和後排出風口,App Connect多媒體互聯、自動駐車、定速巡航等實用配置這樣的舒適性配置一個沒少。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情懷小資之選——旅行版高爾夫alltrack


作為一臺以旅行車為基礎升級而來的車型,裝載能力當然OK。但是受制於高爾夫這個車型的限制,後排空間的表現上高爾夫alltrack就不盡人意。和一臺普通高爾夫一樣,縱向空間侷促,橫向空間也有限只能夠勉強乘坐三位成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