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套路“校園貸”防不勝防,暑期當頭!看管好你的錢包

在頭條上搜索"校園"二字,第一個出現的就是"校園貸"。關於校園貸款的關注度近幾年來一直居高不下,頻頻有人捲入高額利息漩渦。

套路“校園貸”防不勝防,暑期當頭!看管好你的錢包

近日,深圳警方偵破了一個典型"校園貸"詐騙團伙,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一位受害者小陳為了買一部手機,通過同學聯繫了一位從事小額貸款的"朋友"借款6000元,既沒有談利息和還款時間,也沒有明確合同細節,小陳就稀裡糊塗地簽了"借條",並迅速拿到貸款。但隨著利息如"滾雪球"般越滾越高,最終累計欠款超百萬,其間還被暴力追債,苦不堪言。

除最受大家詬病的典型"校園貸"之外,其他的形式的借貸案件也是屢見不鮮。

最近一直被頻繁報道的"704校花"事件,雖然不是赤裸裸的詐騙,但借款能夠由勞動還款轉換成現金還款,在本質上仍屬於校園貸。對於沒有償還能力的學生而言,還未開始掙錢就要先掏錢還款的行為,使得不少人陷入貸款泥潭。

不管是什麼形式的"校園貸",借款前說的多麼天花亂墜,最終結果都是通過高利息獲得錢財。妥妥的套路貸。

套路校園貸有三個典型"套路":

1、借錢容易,相關細則不說明

一些超出支付能力、又有不良和奢侈消費習慣的學生,往往最容易成為嫌疑人尋找的對象。嫌疑人裝作是你最義氣的"朋友",在不說明具體條件的情況下快速把錢送到你手中。

2、高額利息,層層剝削

在完成借款行為後,嫌疑人就開始利用虛高借款合同、規定高額逾期費來催逼借款學生進行"平賬"等,逐步壘高借債大學生債務。利用高額的利息,層層剝削欠款人。

3、暴力催收,最終目標指向家庭

犯罪團伙通過言語恐嚇、騷擾威脅及上門暴力催收的方式,逼迫借款學生及其家人朋友還債,給家庭帶來了極大地經濟壓力與身心摧殘。

套路“校園貸”防不勝防,暑期當頭!看管好你的錢包

相似案件屢見不鮮,為什麼這些還有這麼多人上當受騙呢?究其原因,小編從政府和個人兩個角度分析原因:

1、 政府部門難以管理

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不少相關法律條款,但由於各類貸款案件涉及面廣且隱蔽性強,公安機關都是從"暴力催收"環節介入,發現問題展開調查取證。

另一方面,在沒有嚴重的暴力催收等情況下,"校園貸"會因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且具有完整的證據鏈,而更多的將被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走法院訴訟也很難勝訴。

2、 借款人自身原因:虛榮心、攀比心過強

套路“校園貸”防不勝防,暑期當頭!看管好你的錢包

由上圖看來,借款大多用於滿足娛樂消費和高價格的電子產品等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消費。少些攀比,減弱不適當的物品購買,校園貸的始作俑者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找到"目標"了。

警戒大家,一提到錢的事情一定要萬分小心,從靠譜的渠道去借款,並且儘量保證在自己的可控的數額範圍內,不要貪小失大,最後得不償失,造成人財俱損。

現在正值暑假,轉發提醒你身邊的學生朋友們吧,警惕上當受騙!遇到錢財問題,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