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套路“校园贷”防不胜防,暑期当头!看管好你的钱包

在头条上搜索"校园"二字,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校园贷"。关于校园贷款的关注度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频频有人卷入高额利息漩涡。

套路“校园贷”防不胜防,暑期当头!看管好你的钱包

近日,深圳警方侦破了一个典型"校园贷"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其中一位受害者小陈为了买一部手机,通过同学联系了一位从事小额贷款的"朋友"借款6000元,既没有谈利息和还款时间,也没有明确合同细节,小陈就稀里糊涂地签了"借条",并迅速拿到贷款。但随着利息如"滚雪球"般越滚越高,最终累计欠款超百万,其间还被暴力追债,苦不堪言。

除最受大家诟病的典型"校园贷"之外,其他的形式的借贷案件也是屡见不鲜。

最近一直被频繁报道的"704校花"事件,虽然不是赤裸裸的诈骗,但借款能够由劳动还款转换成现金还款,在本质上仍属于校园贷。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而言,还未开始挣钱就要先掏钱还款的行为,使得不少人陷入贷款泥潭。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校园贷",借款前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最终结果都是通过高利息获得钱财。妥妥的套路贷。

套路校园贷有三个典型"套路":

1、借钱容易,相关细则不说明

一些超出支付能力、又有不良和奢侈消费习惯的学生,往往最容易成为嫌疑人寻找的对象。嫌疑人装作是你最义气的"朋友",在不说明具体条件的情况下快速把钱送到你手中。

2、高额利息,层层剥削

在完成借款行为后,嫌疑人就开始利用虚高借款合同、规定高额逾期费来催逼借款学生进行"平账"等,逐步垒高借债大学生债务。利用高额的利息,层层剥削欠款人。

3、暴力催收,最终目标指向家庭

犯罪团伙通过言语恐吓、骚扰威胁及上门暴力催收的方式,逼迫借款学生及其家人朋友还债,给家庭带来了极大地经济压力与身心摧残。

套路“校园贷”防不胜防,暑期当头!看管好你的钱包

相似案件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些还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呢?究其原因,小编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1、 政府部门难以管理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条款,但由于各类贷款案件涉及面广且隐蔽性强,公安机关都是从"暴力催收"环节介入,发现问题展开调查取证。

另一方面,在没有严重的暴力催收等情况下,"校园贷"会因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且具有完整的证据链,而更多的将被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走法院诉讼也很难胜诉。

2、 借款人自身原因:虚荣心、攀比心过强

套路“校园贷”防不胜防,暑期当头!看管好你的钱包

由上图看来,借款大多用于满足娱乐消费和高价格的电子产品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少些攀比,减弱不适当的物品购买,校园贷的始作俑者也就不会那么容易找到"目标"了。

警戒大家,一提到钱的事情一定要万分小心,从靠谱的渠道去借款,并且尽量保证在自己的可控的数额范围内,不要贪小失大,最后得不偿失,造成人财俱损。

现在正值暑假,转发提醒你身边的学生朋友们吧,警惕上当受骗!遇到钱财问题,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