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五六十岁的人,想起当年老母亲办置年货的感觉,你记忆中最深的是什么?

东北向前


八十年代前后的时候,我的记忆中,东北农村的小山村,遥远又遥远。妈妈非常勤劳,家里日子艰难,但是,年味不能不丰足。

进了腊月门就开始筹备年货。

大煎饼开始贴起来,一张煎饼一片真情啊,一摞的大煎饼需要一周的准备时间和工作时间。在地鏊子面前,烟熏火燎四五天,这项工作才算完成。大多数的煎饼放仓房大缸里面冻上,必须让煎饼上冰霜,那个感觉很厚重。

然后是粘火勺,也是点豆包,又需要准备一周的工作,烙粘火勺需要四五天才能结束。没有人帮忙啊,我们顶多是可以弄柴火。也可以当小毛驴拉磨。那个时候,还没有电磨,甚至,还没有电灯,只能人工推磨。

牛舌饼 、汤子面、大碴子饭,这也是一个大系列。更需要时间。

大碴子饭,一大锅熬出来,然后一大碗一大碗扣在大锅盖上,放室外进行冰冻,冻好了以后,放仓房大缸里面,随时吃的时候,随时就可以拿出来了。

萝卜丝子,也是煮好后,一大碗一大碗 扣出来,冻住了,放大缸里面,等用于包包子的时候,过年包饺子的时候使用。

油炸食品,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也是破费功夫。没有多少面粉,没有多少豆油,但是,有念想啊,这个就不容易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有的年货就这样准备出来的。城里有许多的亲属,这个时候就来了,一面袋子,一面袋子带走,那个时候的年货的感觉非常富足,也相当有趣,记忆中深刻的不行。永远忘不了那个时代的味道。

现在去找回来,不容易了。

那个时候一大家子,最重要的就是吃喝问题。

走不回去了。老母亲老了,现在年年也不去弄这些东西了。我们是不是忘记了六七十年代的 过年吃喝的事情啊。大家说,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吃的啊,但是,我怎么觉得 那个时候我们的吃喝好香啊,好丰富啊。


东北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