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人說十萬以內自主品牌的SUV都是破爛?你怎麼看?

徐徳惠


大家好,我是樂見花,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汽車。

在哈佛h6誕生之前,若您想要購買一款質量相對可靠的SUV車型。價格低於10萬元幾乎是不太可能的,而合資品牌的SUV車型更是要超過20萬元。但隨著以哈弗h6為代表的國產自主品牌SUV車型的紛紛上市,SUV車型的整體價格在不斷的下探。如今在10萬元以內,我們可以選擇的SUV車型非常的多。這其中有很多車型的品質還是非常不錯的!至於那些說10萬元以內的自主品牌SUV車型都是破爛的人,恐怕是沒有實際的深入瞭解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SUV車型吧!


價格在10萬元以內的國產自主品牌的SUV車型數量非常的多。這樣的價格,我們基本上都可以任意的購買到小型,緊湊型或者是中型SUV!顯得非常的多。其中,緊湊級SUV車型有如今比較暢銷的哈佛h6運動版,哈佛h4,哈佛m6。來自長安旗下的緊湊級SUV車型長安cs75,cs55。來自廣汽傳祺的gs4,來自上汽榮威的RX5。來自吉利旗下的吉利博越,吉利遠景SUV。其中哈弗m6,哈佛H4,長安的cs55以及吉利的遠景SUV,我們可以購買到其中高配的車型。這幾款車型所搭配的動力基本都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或者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還是比較強的,而燃油經濟性表現也中規中矩!外形大氣時尚,車身長度則是在4.5米上下,內部空間也非常的寬敞和實用。底盤懸掛系統採用的都是四輪獨立懸掛,行駛品質也有一定的保障!整體配置上,像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也基本都是標配!而在做工品質方面,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在這些年裡進步也是非常快的!根本無需擔心!


具體來看,在以上的車型當中,來自長安的cs55就是其中品質最為優良的一款緊湊級SUV車型。其外形大氣高端,採用的是類似於目前新款的路虎神行者的設計風格。極具辨識度,細節做工也非常的考究精緻。車身長度則是4.5米,相比很多國產自主品牌的緊湊級SUV車型稍短一些。但內部空間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的充裕和實用了!而四輪獨立懸掛,則在長安的調教下,擁有非常高級的行駛品質。其動力則採用的是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六速手動變速箱和來自愛信的6at手自一體變速箱。由於長安集團長期和愛信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所以對於愛信變速箱的調校,長安也頗具心得。在長安這款緊湊級SUV車型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整體的動力加速和平順性表現都可圈可點。可以說,長安的這款車型是一款10萬元以內,我們可以購買到的非常具有品質感的緊湊級SUV!


所以,那些說10萬元以內的國產自主品牌緊湊級SUV車型就是破爛的人,根本不值一駁!隨著我們國產自主品牌的實力不斷增強,汽車整體售價再不斷地走低!即便是這樣的價格,我們也可以購買到品質非常優良的國產自主品牌的緊湊級SUV。不過,如果您是把10萬元以內的國產緊湊級SUV車型和幾十萬的合資品牌的緊湊級SUV相比,說它品質不行!那我也無話可說!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又怎麼可能在如此價格的情況下,製造出和成本不相符的車型來呢?但即便是這樣,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10萬元以內的SUV車型仍可以來給我們足夠的驚喜!而作為國產自主品牌萬萬不可妄自菲薄!


樂見花


十萬以內的自主品牌SUV都是破爛?這種說法難免有些以偏概全,無論是什麼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不要一刀切;很多自主品牌十萬以內的SUV品質還是很好的,但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品質不行的,所以這兩方面要分開來說;這種說法可以表現出一部分觀點、合理的推測,但並無法代表全面性,問題只存在於個別品牌上!


自主品牌最大的特色就是,外觀華麗、配置超高、價格便宜,所以很多朋友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主品牌更實惠?當然實惠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認一部分自主車品牌在看不見的地方處理、用料都不怎麼樣,華麗、豐富的配置只是表面,而隱藏在華麗之下的東西往往會令人匪夷所思,無論怎麼去造車、也跳不出成本的限制,這也就是成本守恆定律,在有限的預算之內,不可能盡善盡美,有突出點、就必然存在糟粕之處,如果全部完美?那麼就不是有限預算可以搞定的了!

自主車的成本不低、售價卻很低

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問題,只是部分朋友對自主車成本高、售價低的質疑,這是一種反常態的現象!不能否認現如今咱們自主車企的造車水平突飛猛進,很多品牌已經具備了自主研發的能力,但仍然存在部分自主車企沒有這樣的能力,但他們依然可以打造出外觀華麗、內飾豪華、配置超高、價格超低的車子,這難道真的是自主車企良心麼?實際上商者逐利是天性使然,所以商者不存在良心、厚道,那麼為什麼各別自主車企的產品那麼豪華、而價格又那麼低呢?


對於一些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小自主品牌,平臺是外來的,發動機恐怕連逆向的能力都不存在、只能外採,變速箱就更不用說了,愛信或者格特拉克已經準備好了,除這三大件外、其餘部分依然要靠採購,比如電控部分、比如四驅部分、比如懸掛等等,絕大部分的主要零件都需要採購,這就是一筆不小的成本;而面對供應商,又沒辦法壓低價格,因為無法保證足夠的銷量,所以拿不到低價、供應商也不願意為量少的單子去開模,所以想拿貨就需要用高價,這樣一來成本又提高了!

為了佔據市場,自主車必須要有優勢,三大件想產生優勢太難了,最簡單的就是在車內多媒體方面、內飾方面、各種花裡胡哨配置方面多下下功夫,這樣成本在次被提高,這時車子被造了出來,為了產生銷量、就必須在價格上佔據優勢,所以還得低價賣,這樣的車子、是否還有利潤?當然會有利潤,沒利潤商人還靠什麼活呀?所以這就產生了一系列疑惑,這樣的車子該如何盈利?而結果卻是依然盈利,是不是很詭異?

1.大量外踩零部件、拉高成本;

2.由於不保量,往往以高價拿貨;

3.配置超多、內飾豪華,牛皮厚如三合板;

4.輕量化不到位,往往依靠堆料解決;

5.價格要低廉,還要做到十萬以內;

6.廠家居然還可以盈利?

寫到這,您是否也會覺得疑惑呢?上述前四條大幅度的提高成本,在這種條件下、要賣到十萬以內、廠家依然獲利,這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華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些問題並不是一句良心、厚道,就可以解答的,鄙人也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厚道的商家,商人最求高利潤才合理、才天經地義,又不是慈善家對吧?所以花低價、買更好的產品只是我們美好的願望,世間很公平,哪有那麼多便宜讓我們佔呢?


所以各別小自主品牌、十萬元以下SUV,的確很爛,鄙人遇到過某高仿超跑車型的自主品牌SUV不到二百公里、油箱漏油的例子,是不是挺嚇人、油箱都能漏;這就是因為,面子做的太光鮮、耗費了幾乎全部成本,那麼裡子就只能埋汰了,道理簡單吧?但這只是一些各別現象,而那幾個自主大品牌幾乎是不會出現這類問題的,因為已經有了自主研發能力、銷量足夠高、配置越發理性,所以成本是可以很合理的控制下來的,所以這些品牌十萬以內的SUV還是很靠譜的,有銷量、有保有量的自主SUV肯定沒問題;但那些小自主品牌、配置高到離譜、價格低的沒邊的SUV,建議朋友們要慎重購買!


非專業車評


有一個詞叫做“言論自由”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管不了別人說什麼,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一個可以不用負責的地方來,隨心所欲的吐槽,儘管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說的話根本站不住腳,但是也要肆意的宣洩。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沒人願意聽他們說話,沒有存在感,更不會被別人重視。所以對於一些“網絡噴子”的話,認真你就輸了!


十萬內的自主品牌SUV都是破爛?這句話很明顯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主觀情緒。平心而論,十萬內有一些SUV車型我覺得還不錯,比如吉利繽越、長安CS55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確實不太好的SUV車型,比如:內飾材質環保不達標、傳動系統不匹配、以及質量有缺陷等等,具體名字咱們就不提了,以免有招黑的嫌疑!

任何東西有好就有壞,所以我們自身要有最基本的判斷能力,最起碼要設身處地的深度試駕和了解一輛車之後,才能把它列入準備購買的清單當中。講真,SUV車型近幾年特別火爆,很多朋友也比較喜歡SUV車型。但是喜歡歸喜歡,跟隨潮流和對SUV車型有需求是兩個概念。要知道SUV車型在設計和研發的時候,成本要比轎車高。但是國產車的配置又不能低,畢竟價格低配置高,是國產車的優勢。


但是廠家要賺錢呀,成本越高,利潤越少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那麼這些所謂的利潤一定要從車輛本身當中產生,所以有些廠家就會“動歪腦筋”,在您觸手可及的地方壓榨利潤,那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區別。所以會在大家看看不到的地方做一些“小動作”!比如使用環保和質量不達標的材料和材質等等。

巖哥的觀點:大家選擇車輛的時候,要抓住車輛的核心部件和重點配置,別被那些花了呼哨的配置帶亂了節奏。堆砌配置是最簡單的和吸引人的方式,但有些東西並不實用,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而已。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垃圾也好,豪車也好,什麼人開什麼車都是根據各人的思想品味和經濟實力決定的!嘴上唱高調是沒用的!開國產車被人說幾句有什麼大不了的?人家大老闆開輝騰不是照樣被人噴嘛?再說了,車是不上檔次,可是能遮風擋雨啊!夏能吹涼風冬能有暖氣啊!出個門買個東西方便啊!本來就是幾萬塊錢的東西你還想能奔月不成?我十幾年買車時是別克,後來是雪佛蘭,現在年紀大了買的是奇瑞,感覺很不錯啊!我沒覺得比外資車差啊?我們家除了轎車,現在有本田SUV車,有奇瑞SUV,出去旅遊都是開奇瑞車的,只要自己覺得舒服,你管人家說什麼呢!


半世人生半壺酒


這樣的問題,不削回答,基本上兩種人會說這樣的話,一是買不起車的,這樣說是給別人感覺,不是我不買,而是國產車不好,合資太貴,

還有一種是高收入人群,看不上國產車,總是各種瞧不上國產,

其實這麼多年過來,國產車有了長足的進步,性價比非常高,好像從比亞迪S6出來之前,一般收入的人對SUV只能是望洋興嘆,敬而遠之,

再說,沒有這些國產,合資品牌的車依然高昂的腦袋,

沒有國產車,很多創業者只能選擇電瓶車,自行車,


貝奧特


其實呢這話說的太絕對,並且含有鄙視的感覺,個人不敢苟同,也不認為說的對。現在汽車市場的格局你還不得不感謝國產車崛起帶來的利好。試想以前想要買臺合資SUV起碼不得20萬靠上?而國產SUV的崛起一度把合資拉下了水,試問如果沒有這個所謂的“破爛”,我們現在也買不到實惠的國產車和放低姿態的合資車。


說這種話的可歸納為兩種人:一是家裡有礦,起步都是進口車,合資都不入眼更不提國產車了;二是本來就對國產車持偏見,看不到優點還總抓住缺點不放。第一類人我不表態也沒啥好說的,畢竟人家有錢又不在乎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再說人家買的進口豪車或者性能車國產車還真沒那實力,再者十萬對人家來說根本不在乎,人家不買國產是人家條件高,追求高。(這就如同你月薪百萬你還去考慮買海鷗手錶嗎)

第二類人其實就是所謂的偽“懂車”,認為合資技術就是牛,國產技術就是菜,菜到沒任何優勢。不否認現在的國產車技術不如主流合資品牌,但你也得對比價格呀?國產緊湊車才賣十多萬,合資緊湊都得十大幾、二十多萬甚至近30萬,差價都能多買一輛車了就沒可比性。不過這個價格差也從側面反應了技術差,顯而易見也不用裝糊塗,但國產車的配置一般都比合資車豐富,算是“技術不夠,功能來湊”。國產車技術一般,但是定位低、配置豐富、門檻低等優勢對於預算有限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選擇。


如果說十萬內的國產SUV是“破爛”,那麼幾乎可以說所有國產SUV都是破爛了。國產SUV的主流定價區間就是10萬左右,多數車型基本使用相同三大件主要從配置和功能上區分價格差異。那哈弗H6、CS75、GS4等這些“破爛”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其實作為平民家用車很多人看到的是實惠,在有固定的支出的前提下能買到更多功能。他們不懂也去不管什麼所謂的新技術“GDI”、“CVVT”、“熱效率”等等還是什麼牛X的DCT、CVT之類的。只能說想法不一樣、購車觀念不同,花同樣的錢有的人就喜歡國產寬大的空間和豐富配置不願意狹小、配置寒酸的合資車。當然並不是10萬國產車就比合資車好,在三大件領域整體技術和性能把控上國產車仍是落後世界主流汽車品牌廠商的,這個觀點我拒絕反對也拒絕抬槓!目前很多國產車都通過摸索可以“正向研發”自主發動機了,這只是一個好的開端,但跟技術成熟和新技術應用包括以後的性能升級和穩定性還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對!是需要時間,需要磨合、需要市場歷練的,這個過程可以彎道超車減少時間跨度,但要想躋身世界品牌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不要無味的盲目捧也不要一味的盲目黑,一定要理性看待。


旋轉的方向盤


這話沒毛病阿!


夜晚的真


我剛買的第一輛車,幾萬塊。就被村裡一個人這樣說過,關鍵是他連電動車都買不起。氣死老孃了。一般這樣的人,都是看不得你好。我平時會戴些金飾,每次回村裡,金光閃閃的。他問我一條鏈多少錢,我直接說幾千塊,其實也就一兩百塊,但表層是真金,誰都看不出是假的。這種人就得懟回去。


海月香


對於天天騎電車的我來說,誰要是送我一輛十萬以內的這垃扔,我定以身相許(限女性),我說到做到。



Jackey龍龍


這樣的破爛請給我來一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