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文案的7種誤區:用戶看得懂你的活動嗎?

本文會列出7種“看不懂”系列文案,再給出寫出“說人話”文案的三個原則,enjoy~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大概,可能有50%的互聯網活動文案讓人看不懂。

我真的認真在各大平臺找了幾十個案例數了,但這是意料和情理中的一個結果。

本文會列出7種“看不懂”系列文案,再給出寫出“說人話”文案的三個原則,其中會給到幾個文案工具。

文案策劃在傳統廣告行業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通常交由專業的文案專家執筆,通過層層審核才會最終面向用戶。因為文案是一個活動和產品傳遞信息,營銷用戶決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傳統廣告行業的文案策劃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和理論(如何引起關注,如何匹配預期,如何引起共鳴),也有很多文案大神創造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案神作——讓我看得懂又引起我強烈的情感共鳴。

話題來到了互聯網行業,近幾年的蓬勃發展讓大量教育背景起點不一的從業人員進入互聯網,工作一個月的畢業生開始負責策劃即將面對千萬用戶曝光的活動,工作兩年的畢業生開始指揮團隊脫離一線工作,這個就是所謂的快餐化的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的快餐化,從業人員的層次不齊、專業力缺失、審美力缺失,體現在直接呈現到前端的活動文案這個部分形成了一個集中的體現。一個被執行工作壓榨到喘不通氣的一線員工,用5分鐘時間倉促撰寫的活動文案,被粗暴交接給UI團隊以個人的審美解讀製作出來,倉促的上線,揹負著一個並沒有理解清楚的KPI,直接呈現給了千萬量級的用戶,然後下線隨風消逝。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從用戶的角度認真審視一下,您的活動用戶看得懂嗎?

一. 7種典型的“看不懂”文案

我們來看幾種典型的案例(因為電商平臺活動比較多且信息更復雜一些,所以案例大多以電商來舉例,但這些現象各種業務都真實存在):

1. 最低級的,文案和內容不對應

這種情況一般來自於推廣素材製作和頁面製作工作的割裂。引流的人用最刺激的文案和圖片吸引流量完成引流的KPI,毫不在乎引入流量的質量如何。

“以下示例,1折的噱頭非常吸引點擊,引入大量的想要撿漏的流量,但是落地頁面似乎是常規的商品列表頁?”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2. 文案優先級莫名其妙

認為方案PPT標題就應該是活動頁面最大的文案,毫不在意用戶實際需要了解的信息是什麼。

“我真的really不是特別在乎你幾週年慶,你左上角的標籤已經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了,現在我最需要知道的難道不是你在賣什麼產品的頁面,促銷力度如何,有什麼主打商品嗎?”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3. 毫無意義的氛圍營造

用氛圍營造為藉口放一些自認為很酷的文案,不僅不酷更多隻是造成了用戶懵逼。

“下圖示例,我真的不想怦然心動,我只想知道你到底是鞋子還是靴子專場?是不是促銷活動?力度如何?哪些品牌?雖然我還是浪費了一次點擊進去看了一眼發現全是一些大貨然後就走了”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4. 過時的追趕潮流

貼合潮流熱點確實能夠很容易抓住眼球,但是很危險的是潮流稍縱即逝,趕晚了就會顯得很土和過時(當然做到杜蕾斯一樣幾小時響應的就很棒),但是還是大量的活動運營同學在不斷的趕著過時的潮流。

“這個當下沒有找到很好的例子,但相信大家應該沒少看到過,比如說這兩天還在用宮廷梗就比較過時了,進入一個頁面大大的標題‘恭迎小主大駕光臨’,短短几個字揚起的塵土味讓我屁滾尿流關掉了手機”

5. 專業詞彙隨手寫

每個業務的具體從業者一定都非常瞭解你的這個行業和領域,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經常內部使用的一些簡稱和專業詞彙會直接寫出來,當你提出來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還會質疑你“公號誰看不懂了?你說”。常見詞彙大促,加購,預約,限秒……(當然線下用了幾十年的簡稱已經培養了用戶習慣的是可以大膽使用的,比如跳樓價……)

“業內人士當然知道加購不就是加購物車嗎,但在我一旁正在打遊戲的高級金融業知識分子以為是提前加油購買”

6. 我想說的全放出來你愛看不看

總有一萬句話想要給用戶說,那就全部說出來吧。

“以下案例絕對不算最誇張的,我曾見過十行文案的專題頁標題”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7. 粗暴數據導向的

點擊好就認為是好的文案,從此形成所謂的方法論,代代相傳,然後非常奇怪為什麼點擊越來越低沒有以前好了,從來沒有動腦子想過用戶只是被你欺騙了,但並不會有第二次。

常見案例:

“以下案例實際並沒有限量,刺激性的文案常常剛開始會吸引眼球欺騙用戶進入,但用戶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後用戶傾向於迴歸理性,刺激性的文案反倒造成壓迫感,感覺是無法回頭的一次點擊,和害怕這次點擊對我造成額外的成本,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查看詳情’而不是‘立即搶購’,這個其實稍微動動腦子就能想到”

文案的7种误区:用户看得懂你的活动吗?

以上只是部分情況的舉例,由於粗糙的文案造成的理解成本增高,用戶跳失,甚至對平臺的厭惡感增加每天都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不斷不斷的發生。

二. 文案應該“說人話”

實際觀察來看,文案撰寫的工作在活動運營專題策劃的過程中,投入時間佔比是極少極少的,往往就是一個固定套路倉促寫完就了事。但是有沒有想過你的活動用戶都看不懂,你的文案都沒有傳遞有效的信息,你做再做工作有意義嗎?

1. 為什麼要“說人話”

由於行業從業人員眾多,集中統一提升從業人員文案專業力並不是可行的方案(至少現在這個階段還不可行),在此想要倡導一個全新的文案策劃導向:我們不談概念不談感情不談X還是Y文案,先把話說清楚行不行。

簡稱:說人話文案策劃導向。

其中需要兩個部分的努力:

  1. 業務領導和各級負責人,請極大提升直接影響你們最重要用戶的每一個前端頁面和活動的文案;
  2. 執行人員,請以“我有沒有在說人話”作為唯一的文案策劃判斷標準,先把文案有效傳達信息的功能達到。

我認為統一一致的說人話文案策略有幾個益處:

  1. 通過細節文案滿足用戶預期的一致性,日積月累增強用戶對整個平臺的信任感。
  2. 接地氣明白看得懂的文案能夠在長線提高活動最終的轉化效率
  3. 容易形成整個平臺一致的文案風格,減少個人品味差異帶來的風格混亂(當然像yoho這樣由設計師把控的文案策劃和統一嚴謹執行的風格標準也很棒)
  4. 對個人來說,先掌握寫出直白看得懂的文案的能力,是能夠作為一個堅實的基礎開始,進階到如何影響用戶和引起情感共鳴的文案能力的(用戶都不懂你,你怎麼影響他)。
  5. 對用戶來說,所有的文案都是講人話不要欺騙,看得懂(但不代表不使用刺激性的促銷手段和文案),減少了很多的檢索成本,我會更願意在線上進行消費

當然不否認,用戶經過多年的粗暴的文案環境培養,已經自動進化出了在亂七八糟的信息中尋找有效信息,和把專業黑話轉譯成人話的能力,似乎文案垃圾一點價格便宜一點還是能把產品賣出去。

但如果在這種環境中能夠把一點一滴的體驗做好了,誰又能保證這些細節體驗的積累,不會是後期爆發的一個部分呢,至少作為一個優秀的活動運營,不要再拿出垃圾一樣的文案策劃了,這樣不專業。

2. 什麼是“說人話”的文案

先試想一下你要給你老家的母親介紹這個活動如何參加,你會如何描述:

“你先點擊這個關注按鈕,到活動促銷開始時候會提醒你”

“這個頁面是賣傢俱的,在最近的7天在做國慶節促銷活動,你只要買滿300元就能減去100元”

“而它這個是每滿300元就能減100元,也就是說滿3000元你就能減去1000元”

所以你應該知道,你的預熱頁面產品下面的按鈕不應該叫做“預約搶購”,應該叫做“促銷開始提醒我”。

我所定義的“說人話”文案就是:以日常解釋一個概念所用口述的邏輯和形式,考慮讀者立場和角色,對應轉化成為最簡單直接的文案。

不用浮誇,不用感情共鳴,就是講大白話,簡單說清楚一個事情。

“說人話”的文案策略:

  • 直接傳達信息,前置用戶決策,提升流量利用效率;
  • 緊貼用戶預期,不追求單點活動單次的欺騙性文案帶來的點擊提升;
  • 長期堅持同一種連貫性的文案風格,讓用戶習慣和你的活動對話。

理念如上,現在我們說點實際的,以下是我自己使用的其中一套幫助你寫出‘說人話’文案的檢查工具。非唯一的答案,但是對於毫無章法的活動運營來說,可以先套著這個工具來做,再衍生你自己的方法論。

3. 怎麼寫“說人話”的文案

原則一:說人話原則

說人話原則有兩個層面的解讀,在做完所有的文案策劃工作後,建議用這兩個原則審視你所有的文案:

(1)不要強加主觀意識給到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