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关于卡扎菲、萨达姆的死,他们的人民后悔吗?

我就胡说八道了


卡扎菲保证了利比亚内部稳定和一定的生活水平,人嘛,都是满足一个需求进而提出另一个需求的,当过得还行的时候,利比亚人发现他们的上校卡扎菲同学竟然是过着黄金垫道,珠宝泼街的生活。这下子利比亚人可炸了锅了,好你个卡扎菲,不是说好要带我们过上幸福日子吗?结果为啥我们刚刚吃饱吃好,你却锦衣玉食,是不是还藏着三宫六院?这不公平!

在网络时代,这种不满迅速传播,于是怨气化成了行动,席卷了整个利比亚。卡扎菲总是跟欧美叫板,所以美国和欧洲本就十分憎恶卡扎菲,一看卡扎菲家里起火,于是顺势赶紧浇了桶油,砰地一声,火星四溅,利比亚风云骤起,大家纷纷起而反抗,大小山头林立,毫无组织性可言,就连一个帮派内部都没有严格纪律性,期中一帮人发现了卡扎菲,在各种起哄中,一代枭雄卡扎菲就这么“香消玉殒”了。

消息传来,欧美拍手称快,盛赞利比亚人民:厉害了,这是民主的胜利,你们要过上自由民主的日子了~利比亚人民也着实嗨皮了几天,结果高兴劲还没过去,就发现,自己国家已经乱成一锅粥,到处是山头,谁都不服谁。卡扎菲虽然不咋地,但是作为大哥还能镇住场子。现在根本谁都没有做大哥的本事,咋办,打吧,于是军阀和部落还有小股部队互相攻讦。利比亚人忍不住问:说好的自由民主呢?没人回答,不仅没要到自由平等民主,连最开始稳定的秩序都没了,以前怎么着也有吃有喝,现在,没准自己还没吃完就挨了枪子儿。你说后悔不后悔?

也许,他们后悔的不是推翻卡扎菲,毕竟卡扎菲确实是存在大问题,造成了巨大的不公,他们只是后悔太过激进,国家变革完全可以缓步进行,不然太过激进,不仅不会满足新的需求,原来的基础也被连根拔起,确实还不如卡扎菲时代。这也给了那帮美粉一个教训,现实是不如意,但是如果完全听美国的忽悠,你会连这点不满意的现实都没有。所以,变革是需要的,但是不是美国忽悠的那种。

这是利比亚,其实伊拉克,也是同样的逻辑。我没有认同卡扎菲和萨达姆的意思,亲美人士可不要喷哦~希望你们醒醒。


北玄武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第一,无论萨达姆还是卡扎菲,都是独裁者,这一点是没有悬念的。两人都是通过政变上台,萨达姆统治伊拉克24年,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而且,因为这种独裁,将国家命运放在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身上。如萨达姆,凭借自己的好恶,和野心,不断发动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等,将一个本来富强的国家,打成赤贫,因此,从世界大势来看,独裁者都是应该被推翻的。这一点是基础。


第二,作为民众肯定后悔。无论独裁,战乱,最受苦的还是百姓。这是毋容置疑的。而萨达姆,卡扎菲死后的伊拉克和利比亚百姓,可以说从相对安稳的生活进入了地狱。战乱不断,犯罪横行,通货膨胀严重,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毫不夸张。所以对于百姓来说。可能卡扎菲或者萨达姆时代没那么好,没那么十全十美,但是现在是差到了极点。以前可能受点压迫,但现在自由,安全都没办法保障了。所以,如果让他们选,我觉得他们肯定都后悔,还不如回到萨达姆或者卡扎菲那个相对安稳的时代去。

第三,民众自己推倒了国家。从萨达姆和卡扎菲的倒台来看,除了西方的打击,更多的是自己的民众推倒了自己。也就是说,是民众摧毁了自己安稳的生活。这其实就跟古代改朝换代一样,民众起来推翻政府。只不过不同的是,古代的推翻,国家获得了新生,而现在伊拉克和利比亚有的只是混乱。这个战争的创伤至少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才能愈合,这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四,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其实我们看中东这个地区,宗教信仰严重,教派冲突千年,每个国家都是部落酋长制度的国家,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分裂性,很难统一。因此只有强权或者独裁才能稳定局势,才能发展经济。你看中东发展好的国家,哪一个不是独裁,沙特,伊朗,科威特,卡塔尔等等。因此,独裁在中东是有土壤的,如伊拉克,利比亚都是几百个部落,如果没有萨达姆,卡扎菲怎么可能统一稳定。因此,民众推倒了独裁,带不来民主,带来的只有混乱。这是中东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历史真相背后


先说说萨达姆,2003年3月,美国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很快就把萨达姆政权推翻了,当时69岁的萨达姆在2006年底的宰牲节被绞刑处决,新时代来了。

1.美军占领伊拉克后,萨达姆的残余势力与什叶派武装都在袭击美军,致使数万美军伤亡,迫使奥巴马于2011年宣布撤军。但派系矛盾很激烈,现在的什叶派政府迟迟不重建逊尼派的摩苏尔。

2.萨达姆政权倒台后,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肆虐,一度逼近巴格达。虽然极端组织被消灭殆尽,但化整为零的独狼进攻仍未断绝。当今伊拉克人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就连首都巴格达,也是三天两头的爆炸。

3.萨达姆时期的住房、医疗和教育福利很高,结婚就有大礼包。在半夜开车可以畅行无阻,女性基本与男性平权,总体状况比海湾土豪国都好。现在未成年女性都可以嫁人,权益大幅受损。

4.萨达姆时期国家主权完整,但现在库尔德人按照宪法规定事实上控制着北部领土,还有部分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控制着辛贾尔山区。

5.萨达姆时期伊拉克的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在中东是头等大国,但现在有美军和土军等外国驻军,主权和独立都受到了挑战。

综上,逊尼派肯定是无比怀念萨达姆时期,曾拉倒萨达姆像的贾布里感到懊悔,想再立萨达姆塑像。因而有人怀念萨达姆时期,也不奇怪。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还真一文不值了。

再说说卡扎菲,萨达姆被捕后,卡扎菲曾想去营救,但没成功。萨达姆死后,全国降半旗默哀。不久后,卡扎菲政权在2011年倒台,未经审判就被折磨致死,终年69岁。

1.卡扎菲生前的社会福利比地面都要好,医疗、教育和住房福利丰厚,每人都能获赠上万元的现金福利。

2.卡扎菲在利比亚兴建了纵观全国的输水管网,但现在被破坏的很严重。

3.现在利比亚东西分治,大小军阀并立,极端组织竟仍在海边有据点。现在利比亚人起码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和平成了奢望。

4.利比亚流传着一段民谣,本以为利比亚会成迪拜,没想到成了索马里,表现了利比亚人的无奈,同时也表明卡扎菲时期纵有缺点,但怎么着也得比现在强吧。


全球不知道


这个问题不能回答的太绝对了,有人直接说不后悔。我却不这么看,只能说有人后悔,有人并不后悔,不后悔的肯定是已经握有一定权利了,通过推翻他们自己才能得到的更多,后悔的肯定也有,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普通民众的的确确是后悔了。

他们后悔的是推翻卡扎菲和萨达姆之后自己的日子过的并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一个一个说,先说说卡扎菲,众所周知瑞士的福利制度是非常好的,实际上卡扎菲在位时期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比瑞士还要高。男女结婚政府直接给六万第纳尔,换算的话是五万多美金。至于教育和医疗直接就是免费。有趣的是,卡扎菲刚刚执政的时候,他为了让百姓安稳听话,他直接把一部分石油收入固定时间打入百姓的卡里。

利比亚是个非常缺水的国家,卡扎菲便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工程,无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人称这个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今利比亚人民还享受这个灌溉工程带来的好处,可惜随着卡扎菲被推翻,这个功绩便被抹黑,没人去提。试问一下这样的福利和现在的情况相比,说没人怀念肯定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看看萨达姆,他统治时期有四大免费,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免费住房。有人结婚政府给钱,最夸张的是伊拉克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车,因为政府会给钱。国民生活水平非常的高。当然了萨达姆也有残暴的一面,可是呢?在当时这种好福利和现在的战乱相比,大家觉得有没有人会怀念萨达姆呢?

历史告诉我们有什么问题,一定要自己解决,让别人帮忙无异于是引狼入室,这两个国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推翻了独裁者的国家,事后会否出现威权怀旧症?答案是:肯定部分人会有,但几乎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

无论是萨达姆和卡扎菲,都不是一个“独裁者”标签可以完全概括的。在上台之初,拜石油美元所赐,他们其实都做过不少好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他们任内,高压之下的社会是很稳定的,虽然人民没有多少自由,但至少人身安全有保证,大部分人也有足以糊口的工作。但这些人被推翻后,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又没有新的力量可以填补,社会大乱是必定的,有人怀念当初的稳定安宁也是可以想象的。但这种怀念更多是希望现任政府做得好一些,而不是真的希望萨达姆和卡扎菲复生来继续统治他们。

事实上,无论是萨达姆还是卡扎菲,其统治的特点都是一方面高度集权,横征暴敛;另一方面残酷打击异己,务求把一切反对力量消弭在萌芽状态。社会是一种“极少数既得利益者VS大量原子化存在的个人”的状态,少数人长期把持者统治者地位,不容其他人插手,反对党、社会自治、非政府组织等中间力量无立锥之地,无法获得政治经验。这样一来,他们被推翻后的混乱简直是必然的。这是独裁者的高压统治造成的,并不能说这些国家就只配拥有独裁者。直面困难向前看,闯过这一关,这些国家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世界灵敏度


古人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利比亚、伊拉克人民而言,何尝不是呢?

两国人民分别在卡扎菲总统和萨达姆总统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克勤克俭,挑战难关,历尽艰险,终于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其间,两位总统的行事风格不免带有“独裁”的味道,但还是能够默然接受的。

但好景不长,若干年后,两位总统却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嫉恨,原因无非是没有对美国言听计从,马首是瞻。在北约联军的狂轰滥炸下,两国人民辛苦建立起来的美好家园毁于一旦,只好一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一边颤颤巍巍地背井离乡,苦难再次降临到人民的头上。当然,卡扎菲与萨达姆两位总统也未能幸免。

要问两国人民对于两位总统的死是否感到后悔,这该如何作答呢?毕竟他们并非死于人民之手,而是罹难于域外大国之手,而战争中人民“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又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总统呢?

这样说来,两国人民无所谓后悔,但是与总统在世时的国家稳定、百业兴旺、安居乐业相比,内心必然会充满难言之苦衷、痛惜之悲情。



江淮圣手


萨达姆,卡扎菲的死表面上是美军的军事打击,但是根子上还是失去了民心,被人民抛弃,萨达姆,卡扎菲被抓时,两个人很巧合的身边都是只有一个保镖,都是在家乡,这个时候他们的人民在哪里?卡扎菲不是有著名的女子保镖队的吗?跑哪了去了,没看到一个为卡扎菲殉职,

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是有着丰富的石油储备,仅仅只是卖石油就足以让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两个国家却是民不聊生,失业率奇高,大量青年无所事事,伊拉克当时是因为国际制裁,那利比亚呢?卡扎菲把利比亚石油当成私人资产,任意挥霍,国外银行有大量的私人存款,大权独揽却不顾民生,最终激起民变,让美国找到极好的出兵理由,而且伊拉克的国际制裁也是萨达姆进攻科威特自己招惹的,可是货真价实的联合国制裁,连中国都投票支持的,

有人拿伊拉克和利比亚战后的动荡说事,这是打倒独裁者的代价,萨达姆和卡扎菲时期的平静其实是爆发前的火山,各种矛盾积累,并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稳定,否则萨达姆和卡扎菲就不需要镇压人民,封闭言论了,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造成几十年的社会动荡怎么没有人说辛亥革命是错误的?为了不用下跪,不用当奴才,再大的代价也值得,

利比亚和伊拉克经历战后初期的动荡社会已经逐渐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因为他们有石油,卖石油从技术上很容易操作,有多久没从新闻上看到这两个国家的恐怖袭击了?

所以说,伊拉克和利比亚人民是顺应历史潮流,走了正确的方向,很幸运的抛弃了独裁者,


万事皆空70


后悔是肯定的,只是已经来不及。这两个国家盛产石油,正是丰富的石油能源导致卡扎菲和萨达姆的死。2011年8月22日,这一天利比亚人民因为推翻卡扎菲而感到骄傲,而现在他们将为自己的反动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战争前的利比亚,卡扎菲当政时期,经济繁荣,丰富的石油产量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和就业岗位,人民安居乐业。而现在的利比亚陷入一片混乱,人们为温饱担忧,为安全担忧,为以后的日子担忧。这时利比亚人才想起几年前横尸街头的卡扎菲。


有资料说,卡扎菲死前手握机枪却没有开枪抵抗,他有多次可以离开利比亚的机会都没有选择逃亡,他说他永远不会离开利比亚,他的最后时刻是和几个儿童在一起,然后被怒不可遏的青年拉上了皮卡轿车,他只是问我对你们做了什么,回答他的却是无情的子弹。
再来说伊拉克,伊拉克石油储存量排名仅次于沙特,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原本可以过上比迪拜沙特更土豪的国家,由于美国的怂恿,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伊拉克就陷入无休止的冲突,老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许多人逃往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控制区,唯一的谋生方式是捡垃圾。

他们这时候开始怀念萨达姆。在80年代伊拉克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居民有自己的住房,煤气,水,电,电话费等费用都是政府承担,那时的伊拉克的人民生活质量非常高。在1989年,伊拉克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40美元,同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1536元人民币。差距啊!利比亚和伊拉克的人们以为推翻了卡扎菲和萨达姆会得到自由,没想到却生活得不如他们当政时期,所以他们才想起卡扎菲想起萨达姆,可是一切都晚了。


松花江之歌


卡扎菲、萨达姆的死,本质上是中东民族主义复兴浪潮的失败。


失败是内因和外患相互作用导致。


内因是卡扎菲、萨达姆等民族主义者革命不彻底,制度体制法律改革不彻底,宗教势力无法压制。


外患是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国家不允许这两个国家以民族主义强国。


内因和外患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通过两国国民体现。


两国领袖太过强势,政权独大,军政府现状导致国民难于从国家发展成果中分一杯羹。


因此国民极容易被本土宗教势力和国外势力诱导。


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组织领导,国民在推翻萨达姆卡扎菲后就失去了方向。


成了宗教势力和外国势力刀俎上的鱼肉。


以往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如今去个市场买个菜都会被炸死。


他们一定是后悔的。


卡扎菲和萨达姆倒台太快,以至于国民无法做出反应。


来不及知道自己经历了民族复兴主义失败、宗教复兴主义抬头的分水岭。


幸好这几年叙利亚给全球所有有此倾向的国家国民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民族复兴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的一次旷日持久的对决。


叙利亚人经历了一千多个枪与火、血与泪的日日夜夜后,最终选择站在民族这一边。


他们做出了正确选择。


一战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国家陆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


中东以及非洲部分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已经失败了,如埃及、伊拉克、利比亚等等。


有的则正在赶往失败的路上,如国中哈士奇。


失败的国家统统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宗教势力盘根错节。


一旦民族运动出现少许差错,这些国家的国民就容易回到宗教的老路上去寻找旧日辉煌。


由于宗教的桎梏和迷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也许还不知后悔为何物。


斯国民


卡扎菲在国际上的名声非常臭,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一个长期霸占政权、对利比亚分而治之的人,不断给国内人民制造恐惧感,利比亚各界对他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利比亚本身就是个部落社会,国内有140余个部落和氏族。卡扎菲生前,用利比亚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来“拉拢”各部落。对于忠于他自己的部落,就赏赐大量金钱和就业机会,还通过部落内部的联姻来强化认同。他还采取各种下三滥的手段,挑拨部落之间的冲突,自己好分而治之。在二十一世纪,民众都不傻,部落领导也不是不知道卡扎菲恶贯满盈,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但是,利比亚爆发起义后,民众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卡扎菲充满恐惧了。

卡扎菲掌权时不断排斥异己,警告律师不要跟他作对,让他们关掉自己的脸谱账号。在他生前,很多寻求变革的年轻人都绝望了,因为他掌权时间太长了。随着卡扎菲死亡,利比亚人重获自由。利比亚人真正行使遭压制40年的投票权利。正如有选民所言,“能够以民主的方式投票,感觉跟结婚一样。”这番话,道出了很多能够自由投票的利比亚人的心声。如此看来,大部分民众为何会后悔呢?

萨达姆生前也是恶贯满盈,他的儿子们也是鱼肉伊拉克百姓。生前他们家族聚敛了巨额财富,这些都是伊拉克人民的民脂民膏。民众焉能不知?根据媒体的报道,听闻萨达姆死刑判决后,伊拉克不少地方的民众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近几年来,伊拉克不断收复被极端组织占领的领土,剿灭极端组织残余势力,伊拉克政府为实现和平稳定、民族和解和经济重建所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后悔的,只是当年在萨达姆政权中的既得利益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