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假使韩信为将征讨匈奴,是否还会有白登之围?

langman莘蒂


文|小河对岸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中唐诗人戎昱的一首《咏史》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屈辱和亲政策的愤慨之情。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和戎”政策,是由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绛一手促成的,但其本身却并无屈辱性质。而开创“屈辱和亲”政策先河的,则是源於汉初一场对匈奴作战的惨败,此即为“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发生於前200年,而韩信卒於前196年。韩信是汉初最为卓越的军事天才,关於韩信将兵,有一则成语典故,叫“多多益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受通讯、后勤等各方面条件所限,统兵数量的多寡更是对将领的统帅能力的考验。刘邦就曾与韩信讨论诸将的领兵能力,各有差不等。当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答道:“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再看,刘邦领导的两次大兵团作战。彭城之战,刘邦有五十六万之众却败於项羽的三万精兵。征匈奴之战,自将三十二万兵马却陷於白登之围。以韩信对刘邦统兵能力的了解,汉军之败於匈奴,固然有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刘邦的统帅能力也应该是很大方面的原因。那么,如果韩信是这场对匈奴作战的统帅,能否击败匈奴呢?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是时汉初定中国,徙韩王信於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即是说,刘邦是中了匈奴人的诱敌之计,在大军尚未集结齐,就率先追赶匈奴大军,才陷於匈奴大军的包围,而并非汉军的战斗力不比匈奴军。很多人认为匈奴多骑兵,正好克制汉军的步兵。其实并不然。彼时,匈奴人的冶铁能力还十分低下,匈奴人的箭头基本上还都是骨制的,杀伤力大受影响。这也是汉武帝时期,李陵能以五千步兵而与八万匈奴兵相抗八日八夜,并杀死万余匈奴骑兵的原因。

而至汉成帝时期,陈汤与汉成帝论兵时,还说道:“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故而,倘若韩信为征讨匈奴的主将,不至於轻易中了匈奴的诱敌之计。虽然,因缺乏骑兵,而无法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攻,但击退匈奴还是易於达成的。

参考史籍:《史记》、《汉书》等等;


有知社


给你个肯定的答复:会!

首先,白登之围不是正面战场上被打败的,而是刘邦率领小部分轻骑兵,轻敌冒进中了埋伏。换成韩信基本不会出这昏招,他都是给别人设伏的。

其次,刘邦被匈奴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布置清一色战马的行为艺术给吓破了胆,输给了人家的心理战。换成韩信也不会胆寒,因为四面楚歌就是他心理战的杰作,是这方面的大师。

最后,刘邦刚刚建国,加上连年平叛内部不稳,没有同匈奴长期对峙的基础条件。一旦被人夺了士气,基本就没有了再战的能力,所以才向匈奴求和。并不是真正打了败仗。

下面我们系统地梳理一下白登之围的前因后果,还大家一个真相: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匈奴攻击韩王韩信代地(今天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进围马邑(今天山西朔州一带)。韩王信不敌投降,胁匈奴南下太原郡,围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由于汉六年12月(公元前201年)刘邦刚以伪游云梦的手段,擒获楚王韩信。不敢以楚王韩信为将领,而嫡系将领又多不成器,所以亲自帅兵三十二万北上太原平叛。

高祖刘邦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败韩王信军。韩王信将领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国宗室赵利为赵王,一时间河北等地尽数叛汉。曼丘臣、王黄率领赵兵收拢韩王信散兵,与匈奴大部队合兵一处共同抵御刘邦。匈奴派左右贤王帅兵万余与王黄屯兵晋阳至广武(山西代县)一线,刘邦大破王黄、匈奴联军,追至离石,再破敌军。匈奴退至娄烦(今山西省武宁县),汉车骑兵又一次击败匈奴。

此时匈奴诱敌,半真半假的向北退却,逃到代国上谷(今山西大同附近)。在晋阳的刘邦借谈判之名接连派遣十几起使者,前往匈奴窥探虚实,回来的人都说匈奴都是老弱残兵,不堪一击。只有娄敬出使回来说两军交战应该示强,而匈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以老弱示人,这应该是诱兵之计(多浅显的道理啊)。刘邦不听,抛下冻伤的步兵主力,仅率领少数骑兵向今天大同一带追击。追至平城(山西大同西北)的白登山,遭到四十万匈奴精锐骑兵的包围。匈奴为炫耀自己的强大,骑兵以马的色彩分布,西方是白马、东方是花马、北方是黑马、南方是红马,给了刘邦巨大的心理压力。殊不知骑兵战斗力最强是骑乘自己熟悉的战马,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这样行为艺术似的布阵,必然导致士兵骑乘的战马都是临时调拨的,这是削弱自己战斗力的方式。但吓破胆的刘邦已经顾不上分析这么多了。

白登之围持续了七天,外援不至,粮草殆尽,用陈平的计谋,通过贿赂匈奴阏氏(王后),双方达成和议。刘邦趁大雾天气,成功从包围圈逃了出来。其后5、60年无人再敢跟匈奴一战,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出世才改变了这被动的形式。

我们能看出来,这仗不是打败的,汉兵的战斗力在正面对决之中,一直都处于上风。完全是一连串的小胜利冲昏了头脑,轻敌所致。被包围后又被匈奴的行为艺术吓破了胆,斗志全无,被迫和亲。假如换成韩信,这低级的错误根本不会犯。


所以然者


凭韩信的水准,不会支持刘邦主动征讨匈奴,因为这胜利的可能性太小了,有点像诸葛亮带蜀国打司马懿的魏国。但是匈奴进攻汉朝,韩信带兵防守还是有可能的,这种情况下胜利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更不可能有什么白登之围了。


天哥小凡


白登之围的真相还没搞清楚,绕来绕去都是废话。按逻辑看,白登之围,不算屈辱。能挡住匈奴10倍以上的攻击,保住皇帝是汉军的胜利! (据《史记》记载,白登之围,匈奴40万,围汉先锋部队数千,算1万。这样是,1汉抵40胡左右。可见当时汉军的军力相对是多么恐怖。起码至少,普遍1汉抵5胡。那,汉的国力强于匈奴是肯定的。)


H赵张刘关苏吕陈范杜


刘邦输在步兵打不赢骑兵。轻敌也是一方面,恐怕不是绝对因素。韩信能指挥步兵打赢骑兵吗?我印象中岳飞打赢过,但是那一战金兵骑兵不是太多。几十万骑兵对阵步兵,又不占地利,又不能入敌后断补给,只能仿效李牧,他也打赢过骑兵,但是,第一,李牧用时长,第二,敌人骑兵为抢夺财物有些下马了,号令乱了。韩信是人才,但是当时的汉军能做到直面生死砍马腿?不敢想。几十万人会战,不会轻易决战,谁也没必胜把握。只能说有可能不会被困白登,但不要绝对化。没系统如岳飞和李牧那样训练,步兵几乎没打赢的可能。诈败引敌会被追上,如果不惜兵力以大量伤亡引敌人骑兵入山西和河南交界的黄河附近,抗过冬天后能否利用春天凌讯,水攻破敌,也未可知。这是我这纸上谈兵的愚见。


很爱玩啊


肯定不会,因为韩信对国家的重要性没有刘邦重要,所以就算围也就是几万人,韩信得战术素养比刘邦强的多,就算被围,也能组织防守待援,而且韩信对地形的运用很好,要围他也不那么容易。而且韩信很重视情报工作,所以也不太容易孤军深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