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從美團上市看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從美團上市看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今天,美團點評(03690.HK)在香港上市,市值突破3900億港幣,比小米的4000億市值就差了100億左右。

有些朋友在討論要不要去買美團。之前,閱文、小米這些新經濟熱門公司他們一個沒落下。我們不討論具體某個股票是不是值得買,從美團這個典型案例,可以看看影響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1、企業家溢價

在朋友圈裡,真真假假的王興語錄出現的頻率僅次於馬雲。王興的語言風格透徹、直接,富有哲學韻味,又有勵志雞湯,深受朋友圈歡迎,他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

創始人就是公司最大的一張名片,一個公司創始人或者CEO的公眾形象,對公司溢價有著直接影響。比如說,馬雲史玉柱這些已經封神的企業家,已經讓很多粉絲成了股東。

我還記得10多年前巨人去紐交所上市時,一些朋友無腦買。我問為什麼,他們說,因為是史玉柱的公司。那時候,史玉柱因為東山再起又還掉歷史舊賬而成為企業家中的傳奇人物。

雷軍之於小米,應該也有了類似的價值了。

反之,如果企業家的公眾形象不好,也會給公司帶來估值的折價。

2、曝光度溢價

很多人買美團、買小米,並不是他們有多瞭解這些公司,而是由於所有人都在討論它們,所以自己就自以為“熟悉”它們。越知名的公司越容易有這種效果。

股票的本質也是一場群眾運動。2C公司的估值往往比2B公司高,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就是一個重要原因。聚沙成塔,一人買一手,就是一個巨大的購買力。放在美團身上,我們應該人人都用過美團的服務吧。

這種曝光度也可能是負面的。比如紅黃藍、拼多多這種,在輿論環境變得很差時,它們的業務可能其實沒被衝擊多少,但是股價出現了暴跌。散戶投資人,在負面信息的狂轟濫炸下,會先跑為敬。

3、稀缺性溢價

物以稀為貴,稀缺的股票也容易受到追捧。最近一個月,美股裡一個加拿大大麻公司漲了十倍,就是因為這種稀缺性。

這種稀缺性,可能是一種特許經營權,一種特殊資源,更多的是一種壟斷能力。所以在各個市場都可以看到,那些處於行業龍頭的公司,都會享受到這種溢價。

美團如果當年能把餓了麼給並了,它的估值應該會比現在更高。

影響股價漲跌的核心因素還是利潤的增長,但是這三種因素會影響股價漲跌的幅度。

在這三種溢價中,很難簡單地說哪種有用沒用,但是創始人和曝光度這兩個因素,經常給投資人帶來誤導

越知名越絢爛的公司,追捧的人越多,但是人多的地方輕易別去,即使是好公司,也不會便宜了。我們統計了一年來在香港IPO的知名互聯網領域的公司,計算它們IPO首日開盤價到昨天的漲跌幅,發現如果誰買了這些知名公司的話,會虧得比較慘。

從美團上市看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而如果一個公司壟斷性突出,業績增長迅猛,但是它的創始人和曝光度都是負面的,出現了折價,那麼反而可能是機會。

比如拼多多,上市以後迎來輿論危機,股價大跌,從27美元左右跌到17美元左右,但是沒過多久,漲回29美元。

從美團上市看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這就是投資反人性的地方,人多的地方一定是賺不到錢的。機會一定是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的。

一個卓越的企業家與它的企業是值得追隨的,只是也得看看,得花多少門票。


作者有話說

通過持續高成長與強股價股票量化統計,我篩選了一批公司進行長期跟蹤。我僅僅在這裡做一個每天的跟蹤總結,不做任何推薦和投資建議,請勿作為投資依據。

從美團上市看股票估值的三種看不見的溢價

注:

漲跌幅為:選入股票池之日的收盤日至最新交易日收盤價的漲跌幅。

相對上證指數漲跌幅:選入股票池之日的收盤日至最新交易日收盤價的漲跌幅減同期上證指數漲跌幅。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