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葉是人們最喜歡的天然健康飲品,是美好生活的最佳伴侶。但是,多年來,由於科學飲茶的知識普及不夠,導致飲茶存在不少誤區,影響著茶葉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1、越老越好--茶葉真的越老越好嗎?答案是否的,剛剛好才好。

(1)茶樹的生長與人一樣,分為青年、壯年、老年,青壯年期營養最豐富,到衰老期,茶樹鮮葉中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等主要物質越來越少,製作出來的幹茶內含物也是越來越少;

(2)實驗數據表明,老茶存放到適當的年份時,會轉化出多種有益健康的物質,這時會出現峰值,但到達一定的年份後,茶葉主要營養物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飲用價值也就越來越差。幾年來,由於越老越好的誤導,一餅普洱古樹茶被炒到幾萬元十幾萬元的現象,是茶葉科學的悲哀。科學地說,任何茶類都有最佳飲用期,越老越好、越陳越香都是誤導。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2、越嫩越好--芽頭越多越好,對嗎?答案是否。實驗證明,茶鮮葉中的第一片葉子營養物質大於芽,且太嫩的鮮葉做成的茶葉口感淡泊,香氣不足。越嫩越好的說法不科學,這是對茶樹資源的極大浪費。實驗證明,一芽一葉比單芽做出來的茶葉營養物質更加豐富,口感也更醇厚。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3、越早越好--越早上市的茶葉就越好嗎?答案是否。茶樹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光合作用和代謝,營養物質尚未全部形成,提前採摘猶如拔苗助長。科學的說法是,每棵茶樹都有最佳的物候期,甚至早三天或遲三天採摘都不行。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4、越貴越好--幾萬元的茶就是寶貝嗎?比如近年來牛肉炒到天價。從飲用價值來講,茶並沒有貴賤之分。根據檢測數據,幾萬元的茶與幾百元的同類茶,化學成分差異並不大,人們沒有必要去追求太奢侈的茶;當然,從產品稀缺的層面講,有特殊的風味和特殊的賣點,貴點也無可厚非。 從營養學的角度講,你的體質決定你喝茶的種類,其中,綠茶性偏涼,適合陽性體質,紅茶性偏熱,適合陰性體質,烏龍茶性平,適合所有人群。只要對口了,任何茶都可以喝。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5、越鮮越好--其實,剛製作出來的茶葉比較鮮銳,口感比較刺激,有些人會引起腸胃不適。正確的做法是新茶做出來之後放置10~15天再喝,味道更加醇爽。

中國茶葉常見八大誤區 你瞭解嗎?

6、洗茶--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頭遍茶湯營養物質最高,洗茶就相當於把大量好東西浪費了。當然,你如果有醒茶、潤茶、燙杯的習慣也是可以的,但必須快速倒出。不過,泡飲黑茶或一些老茶類,還是要洗洗的。

7、茶葉農殘--相對其它食品,茶葉是最健康又安全的食品。茶葉有農殘是正常的,只要在標準值以內都是安全的。茶葉農殘不等於茶湯農殘,用於茶樹使用的農藥是脂溶性農藥,並非水溶性,只要正規廠家生產的茶葉,茶園有規範的管理,幹茶衛生指標合格,茶湯中是沒有農藥殘留的。因此飲茶是非常安全的,只要你選對品牌、選對購買渠道。

8、傷胃--茶葉從未有傷胃之說,只要科學飲茶,不會傷胃。但長期喝濃茶也不好,特別不建議早上空腹喝濃茶。也不提倡一直喝一種茶,比如廣東一帶有些人長期喝老茶的習慣,建議多種茶類輪換著喝。(林榮溪,資深茶人,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政府特殊支持雙百人才,高級農藝師、高級工程師、高級評茶師,深圳市食品藥品風險交流專委會專家委員,泉州市首批刺桐科普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