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本片於 2001 年上映,距今已經快 16 年,所以帶有很明顯的時代烙印,比如「辦理結婚,離婚時需要的手續」,「家庭問題,夫妻雙方單位領導出面溝通」,還有據謠傳的「男女開房需要結婚證」等。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這都是一種時代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有些事物也變得不是那麼難接受。我覺得這符合中國大部分家庭的現狀,夫妻二人有了孩子,感情之間儘管有了裂痕,顧及到孩子這樣一個感情的「羈絆」,遲遲不肯離婚,湊合過著,夫妻之間自然不會高興,吵架,冷戰,勉強維繫下來的婚姻關係也早已名存實亡。對孩子的榜樣教育也就更談不上了。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孩子呢,應該也是不高興的。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的關係,吵架的苗頭,是生氣還是高興,甚至雙方是否有第三者,其實孩子心裡是很清楚的,這樣勉強維繫下來的婚姻,我覺得對孩子的幫助並不是很大。這在本片的末尾也有體現。我很少談「兩性」和「愛情」話題,只不過最近的身份出現了波動,所以對這些以前並不太愛關注的事情也多上了很多心。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婚姻」對我的感覺就像公交車的一站,它既不是始發站,也不是終點站,它的前邊可能還有無數站。但我們每個上了車的人都是希望這輛車儘快開到頭,別翻車。但要是真要不得不中途下車,那也沒辦法,並且挺難受,畢竟這和一開始上車時預想的不一樣。也希望下車的人別太依戀,車上的人也別太牢牢不放。這和「買賣」一樣,得雙方心甘情願才行。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社會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結婚也好,離婚也罷,別看家裡嚇的,社會嚇的如何如何,其實根本沒想象的那麼後果嚴重。「婚姻」絕對不是在那一紙的證明下來之後就可以掉以輕心,麻煩的事情才剛開始,「修成正果」也只不過是從愛情這個階段跳到下一個階段。原來一個人的問題矛盾,現在需要兩個人去承擔,原來一個人的家庭,現在變成兩個人。複雜度上來了,麻煩也就更多。

《誰說我不在乎》本片想表達很重的一點就是,過不下去可以離婚

這都是一種時代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有些事物也變得不是那麼難接受。 既然是心甘情願,現代社會也不存在強買強賣,一個人的事也好,兩個人的事也好,都要雙方苦苦修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