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代全國無人可及,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李鴻章出身鄉野,以科舉入仕。青年時期曾在晚清名臣曾國藩麾下效力,成為曾國藩的得意門生及幕僚。曾國藩亦曾對其評價道:“才大可用”。李鴻章早年正逢太平天國起義之時。此時的大清國處在內憂外患之中。李鴻章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深諳忠君之道。他以書生帶兵。不出幾年,經過在曾國藩帳下及自己的團練生涯。逐步懂得了為將之道,即不成匹夫一時之勇,而在於用謀略。

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代全國無人可及,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對晚清歷史走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評價他為:“大清帝國之中,唯一有能耐能與西方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代全國無人可及,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李鴻章得到權利和地位後,著眼看西方列強海軍建設,他就開始提出"海防論",積極倡議建立近代化的海軍。李鴻章在海防大籌議中上奏,系統提出以定購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並輔以沿海陸防,形成了中國近代海防戰略。中法戰爭後,鑑於福建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清政府決定"大治水師",李鴻章力推大力建設清國海軍,也就是後來的無敵亞洲的“北洋水師”。

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代全國無人可及,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公元1896年,李鴻章出訪美國時,有一位美國記者這樣描述:他的面龐有一種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雙眼明亮,閃爍著睿智的光彩,目光裡包含了幽默和機智。李鴻章在美國所受到的接待的規格、禮遇和受歡迎的程度,不僅當時許多國家同級別的官員不能望其項背,也是一些訪美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難以企及的。而李鴻章對美國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國人的好感,終於在後來八國聯軍事件的談判中得到了回報。

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代全國無人可及,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在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的淮軍與北洋艦隊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旅順與威海衛軍港的陷落使北洋海軍損失殆盡,陸軍則在朝鮮與遼東被日軍追的丟盔棄甲,全沒有鎮壓農民起義時的風光,這不由得讓人唏噓。因此,李鴻章實力的強弱既與他個人的努力有關,也離不開晚清特殊的政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