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朱棣打个半死才攻下越南,他的孙子一继位就放弃,原因令人惋惜

之前写了一篇《 》,很多读者对朱棣“守土有责,未雨绸缪

”的机智深感赞赏。实际上,朱棣的一生,南征北战,无不为大明的领土完整和稳定而努力,尤其是对越南(古称安南)战乱的平叛,前后近二十余年,即使朱棣去世,都在为争取越南归入大明版图而努力。但是朱棣死后没多久,他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一继位,就做出了和朱棣截然相反的决定——从越南撤兵,放弃对越南的领土主张。而做出这一重大战略决定的原因也是令人扼腕叹息。

朱棣打个半死才攻下越南,他的孙子一继位就放弃,原因令人惋惜

朱棣一生,都在为大明南征北战

一、朱棣征讨越南的背景

朱棣南征越南的背景简单概述如下:公元1400年,越南大臣黎季犛发动政变,废黜了越南国王陈少帝,篡夺了皇位,建立胡朝;并以虞舜的后代自居,改国号为大虞,复祖姓改姓“胡”。后陈氏子孙陈天平找到朱棣,请求帮忙复国平乱。朱棣思虑再三,决定将陈天平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但当护送陈天平的明军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越南政权胡军的突然袭击,明军面对这种突袭,方寸大乱,兵败不敌,陈天平及部份明军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越南政权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朱棣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决定派兵征讨越南。

朱棣打个半死才攻下越南,他的孙子一继位就放弃,原因令人惋惜

明军在支棱隘这个地方受到越南军队的伏击

二、朱棣征讨越南的过程

1406年,朱棣派遣征讨越南的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非常重视,亲往龙江饯行。远征军一边向越南方向行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1407年年初,明军俘获胡氏父子,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收复,朱棣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取得征讨越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但1408年,远征大军刚刚班师回朝,以简定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不同于第一次,这次越南叛乱的平叛,明军打的非常辛苦,主将沐晟在生厥江与越南叛军激战,因轻敌遭到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刎而死,交趾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也都战死,越南形势大乱。由于朱棣自己忙于北征,无法对此处越南平叛投入百分百的支持,于是这次战争打了好几年,直到1414年才算平定下来

明朝虽然取得了二次平叛的胜利,但明军不善于安抚越南本地官僚地主势力,地方叛乱始终不绝,一直到朱棣去世,都没有完全平息。

朱棣打个半死才攻下越南,他的孙子一继位就放弃,原因令人惋惜

直到朱棣去世,都没有将越南叛乱完全平息

三、朱棣子孙一继位就放弃越南,原因令人惋惜

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继位后,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于是下令从越南撤兵。明军撤兵后,越南终于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脱离明朝统治,自行建国,建立了后黎朝。再之后,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1年),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朱棣努力一生的南征越南事业,终于还是付诸东流

谈及明宣宗放弃越南的原因,史学家认为明朝首都北迁后,一方面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迁都事宜,耗费金钱物质巨大,在越南持续的驻兵,对大明朝廷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基于此,越南还是从中国版图脱离出去了。

朱棣打个半死才攻下越南,他的孙子一继位就放弃,原因令人惋惜

明宣宗正式决定从越南撤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