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四大名硯之一澄泥硯 四十八道加工工序中有三道工序至關重要


在古代,無論一介書生或賬房先生,家中必備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在當代工作生活中,硯臺已遠離公眾視線,但其複雜的工藝流程以及文化傳承依然受到收藏界的極大興趣。近日,來三門峽陝州地坑院參觀,有幸見到永興堂澄泥硯第五代傳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馳先生。年近60的王馳先生自幼跟隨以做澄泥硯為業的祖父,從小耳濡目染喜歡上了製作澄泥硯的手藝活。

陝州澄泥硯是唐宋時期的澄泥貢硯,也是明清時期的重要硯種。澄泥硯有著極其複雜的工藝流程,大小工序四十八道,其中澄泥、壓實硯坯、柴窯火候三個最為重要。在這四十八道加工工序中,首當其衝的“澄泥”至關重要。製作澄泥硯的泥土取自陝州火燒陽溝,因為只有這裡的泥細膩異常,少有雜質。取回的粘土塊經風吹日曬兩三年,用錘子敲擊成粉末狀,再用籮篩去除雜質。

從一捧雜土到一團“筋道”的細泥,不知要經過多少次的揉搓和摔打方可使用,在澄泥硯加工過程中,尤其是細節部分容不得馬虎。一團質地上好的細泥是製作澄泥硯的基礎和關鍵所在。一塊泥土經過王馳先生的反覆摔打基本成型,從外觀看光滑細膩粘性十足。真正的好泥,質地細膩,如嬰兒皮膚般油潤光滑,做出來的硯臺,貯水不涸,歷寒不冰,光澤滋潤,發墨而不損毫。也只有這樣的泥土燒製成品後,觀若美玉,擊若洪鐘。


澄泥硯的製作分為手工捏塑和模具成型兩種。就模具成型而言,根據要加工成品的大小,在方形泥塊上用鋼絲切取需要的泥塊。

把鋼絲切取後的泥塊放在木板上,用一光滑的木棒反覆碾壓,把泥塊碾壓成泥餅,目測泥餅厚度達到所需要求時,即可停止。

把厚薄均勻的泥餅放入模具中,雙手不停按壓泥餅讓其和模具充分接觸而不能留有間隙。

把剛剛壓實了硯坯的模具反扣在木板上,用鋼絲在底部切除沒用的多餘部分。

鋼絲切割多餘部分後,再用手反覆按壓並保證力度均勻,使硯坯內側光滑細膩沒有裂口。這一步看似簡單,卻是三個最重要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如果硯坯和模具中間按壓不實有間隙,燒製後的硯臺多有裂口或外觀粗糙成廢品。

壓實以後,要用手慢慢把成型後的硯坯從模具中取出來,這個過程需要有耐心且不可用力過猛。從模具取硯坯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最初摔打揉搓泥巴的重要性,如果泥巴太柔軟則取不出來硯坯,如果泥巴太硬取出硯坯時則易破碎。

從模具中取出來的硯坯,要放在陰涼處陰乾,在硯坯半乾時,要用利刀對硯坯底部四周進行削刻修整,以保證工藝的完美性。一般小一點的硯坯要陰乾半個月,大一點的硯胚甚至需要一個月的陰乾時間,在陰乾期間絕不能見太陽暴曬。

精修乾透後的硯坯放在陽光下稍稍曬一下,然後放入柴火窯裡,焙燒七八天後方能出窯。澄泥硯的色澤由窯變而來,古人以黑為最美,常常稱之為“嗆窯”,也就是燻黑的意思,黑色的澄泥硯燒製過程尤其複雜。柴火窯的溫度一般掌控在1000度左右,不同溫度下窯變出來的顏色也各不相同,陝州澄泥硯常見的顏色有硃砂紅、鱔魚黃、綠豆砂、檀香紫。澄泥硯燒製過程中控制火候最為關鍵,其中以硃砂紅和鱔魚黃最為名貴。

陝州澄泥硯的最後一道工藝流程是沁蠟,這裡用的蠟並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蠟,而是蜂蜜裡上面結的蠟。沁蠟的作用之一可以使硯臺外觀油光發亮有美感,二可以使硯臺少有滲水的作用,以保發墨而不損毫。澄泥硯造型獨特,其樣式有“金蟾硯”、“伏虎硯”、“臥牛硯”、“荷葉硯”等。澄泥硯是歷史上四大名硯之一,與端硯、鑫硯、洮硯齊名,被皇宮列為貢品,是四大名硯中唯一以泥為原材科製成的硯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