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牧野之戰:決戰紫禁之巔(下)

牧野之戰:決戰紫禁之巔(下)

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奔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鹹會。曰:“孳孳無怠!”武王乃作太誓,告於眾庶:“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史記·周本紀》

三、戰爭的契機及戰前動員

1、戰爭的契機

所謂天命,就是實力的對比,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對周武王來說,天命就是微子啟等商朝叛逃的貴族帶來的信息,商朝國內兵力空虛,很多貴族都有反叛的想法。殷王帝辛罪孽深重什麼的都是鬼扯。

2、戰爭的準備

(1)遵循文王的遺旨。持續走套路。

(2)武力裝備:

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披甲戰士四萬五千人。留意其中的戰車及其數量,跟後面的商朝的軍隊裝備做對比。

牧野之戰:決戰紫禁之巔(下)

決戰之武力裝備

(3)聯合諸侯的力量,共同對付商朝。

這次不敢裝13了,恩威並施,諸侯全都來了。但看周朝在牧野之戰勝利後的行為動作來看,應該也只是周朝控制的關中地帶的諸侯全來了,沒辦法,得罪不起,好漢不吃眼前虧。但這些諸侯多也是用來壯大聲勢,搖旗吶喊的,並沒有太多的軍隊投入,也不會投入太多的軍隊,更多的是政治表態。

3、關於《太誓》

(1)帝辛的罪過: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但這些罪名根本不叫事兒,詳細分析見歷史文章 及 。

(2)明確目標: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

哪個上天給他的命令,怎麼給的?等了好多年,上天為什麼不直接不讓帝辛登上王位,或者有點好生之德,讓他剛開始變化的時候就滅了帝辛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惡貫滿盈的時候,才懲罰呢?之前給點警告也好啊。為什麼一定要在不能挽回的時候,才用極端處理方式來處理呢?既然是上天的懲罰,為什麼上天不像親自降下懲罰?如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傳說,天神降下大火、洪水、疾病等呢,還要藉助人的力量來實現上天的旨意呢?

(3)提出要求: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武王對當時的形式判斷很清楚。必須一戰而畢其功。商朝還是很強大的,僅憑自身的力量很難消滅商朝,這次也只是鑽了空子,趁虛而入。諸侯們雖然聯合起來了,但都有各自的想法,如果戰敗了,那些諸侯國可就不一定站在自己這一方,後果不堪設想。

牧野之戰:決戰紫禁之巔(下)

武王作太誓,也稱孟津之誓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遠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國冢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今予發維共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勉哉!不過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羆,如豺如離,於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爾所不勉,其於爾身有戮。”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

——《史記·周本紀》

四、誓師大會

1、明確對象

有友邦的國君們、卿大夫們、將領們和其他部落的民眾等。

(1)很多是關中地帶及周邊的少數民族,所以可以定性為這是野蠻對文明的衝擊。

(2)宣誓的人不包括士兵們,從這一點看,周朝的等級觀念非常嚴重,所謂的“仁德”都是服務於政治目標,並不是真正的尊重民眾。

2、數落帝辛的罪狀

把周朝的軍隊說成是正義之師,是替天行道。

3、明確行為準則

對外招降,對內更多的是恐嚇威脅。因為是天命,士兵征伐是義務,所以沒有激勵機制。

4、最終的武力裝備

共有戰車四千輛。

牧野之戰:決戰紫禁之巔(下)

牧野之戰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走,反入登於鹿臺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覆軍。

——《史記·周本紀》

五、戰爭的過程及結果

1、軍事的過程

周朝是有準備有計劃的攻打,商朝是臨時組織抵抗。周朝人數雖少,但都是專業的將士,裝備精良,戰車4000輛,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戰車都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指標。而商朝則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全部是步兵。牧野是個開闊的平原地區,非常適合騎兵作戰。商朝的軍隊臨陣倒戈。

說起來,帝辛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了錯誤的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他完全可以依託朝歌城進行防守,拖延時間,等待商朝的軍隊回防。也可以戰略性放棄朝歌,向東撤離,與軍隊匯合之後,再回來與周朝征戰,勝負未可知。可能是他對周朝實力的判斷出了問題,也可能是過於自信,也可能是面子問題吧,誰知道呢?

2、戰爭結果

商朝戰敗,帝辛自殺身亡,周朝及其聯盟軍隊進入朝歌。商朝滅亡,周朝登上歷史舞臺。

評論

兵者,兇器也。不能輕易動用,但用的時候,就要做到“戰爭還沒開始之前,勝負就已經決定了”

友友們怎麼看這場“牧野之戰”的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互動,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本號特點:英雄權謀+厚黑歷史+現代商業

歡迎友友們關注、互動及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