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太阳系是否存在第九颗行星?

用户2364083269737


对于太阳系之中运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之前虽然说是太阳系之中有九大行星,可是后来发现冥王星,并不能够称之为行星之一,因此决定将这颗星球除名,所以现在的太阳系之中准确的来说应该只有八大行星。那么太阳系之中除了这已知的八大行星之外,是否还有别的行星存在呢?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努力的探索,而且在最近科学家更是找到了很多神秘的现象,很有可能证明太阳系之中还真的存在着第九大行星。

其实在几年前,美国科学家就曾经提出过,太阳系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神秘的行星,而且有可能存在着体积非常庞大的第九大行星,这个概率甚至达到了99%以上,也就是说这颗行星几乎是存在的,但是这只是科学家的推测,却并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

虽然说可怜的冥王星已经被降级成为了矮行星,但是科学家认为其实太阳系刚刚诞生的时候,应该存在着上百颗的行星。不过这么多的行星拥挤在太阳系之中,不同的轨道上运行,造成太阳系之内可以活动的范围非常的小,所以这些行星不断运转的时候就会发生相互的碰撞,此时的太阳系不是很稳定,形成的时候引发了星球大战,当然这场巨大的星球大战之后,太阳系之内就剩下了很少的行星。

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太阳系之内存在着一颗神秘的新的星体,这颗星体有可能就是第九颗行星,科学家还将这颗神秘的行星命名为9号行星。而且推测来说,这颗天体的质量很有可能要比地球质量大十倍以上,在太阳系的外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非常奇怪和极度拉长的轨道,而这颗神秘的星球就是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

这颗神秘的行星,最起码要花1万年到2万年的时间,才能绕着太阳运行一圈,当然到现在为止,还并没有观测到这颗行星的存在,不过科学家却通过一些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推测出了这颗星球的存在。

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是冥王星质量的5000倍以上,而这颗巨大的行星引力也直接影响着太阳系外围很多矮行星,甚至是干扰到了海王星之外柯伊伯带中的天体运动。

也就是说,这颗命名为9号行星的巨大神秘行星,轻轻的推动着柯伊伯带中天体的运动,从而使这些天体与这颗行星之间一直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其实过去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猜测,太阳系之中很有可能会存在着一些神秘巨大的行星,而且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科学家也是为此不断的努力寻找探索,虽然说我们现在的科技不断的在提高,但是对于太阳系的普查工作真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太阳系之中肯定会存在着很多神秘的天体是没有被科学家发现的。

因为科学家通过对柯伊伯带的不同天体的运行发现,包括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天体等五颗天体的运行,在近日点都是非常的一致,从运行的距离到轨道倾斜度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巧合,也不可能是偶然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偶然的一个巧合可以称之为纯属的巧合,如果很多的巧合叠加在一起,甚至保持完全的一致性,那么它的几率就会非常的小,甚至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巧合,那么就只能够有一种解释,就是在这些天体的背后,肯定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导致这些天体出现了这样奇异的一致现象,科学家认为在这些天体的背后一定会存在着引力,正是这个神秘的引力导致这些天气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而且为此还专门的使用了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模拟,认为这些天体应该是受到了一个未被发现的巨型天体的影响,而这个神秘的天体很有可能,质量会非常的大,现在科学家为了证实这一想法,已经不断的通过各种的方法来检测,确认这颗行星是否真的存在,当然在科学家确认其存在之前,这一切还都只是科学家的一些理论推测。

而如果真的发现了这颗行星的存在,那么它将是继太阳系之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后的第五位成员,有可能也是形成于40亿年前,由岩石和冰的内核膨胀而形成的气态巨星,只不过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所以并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已。


三丰


自冥王星被确定为是一颗矮行星之后,人们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理论也就变成了八大行星理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太阳系的边缘就没有其他什么值得人们发现的。实际上,关于第九行星或X行星的理论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而最新发现的一颗天体很有可能能够支持这一理论。

这颗天体官方名叫2015 TG38,它有一个昵称叫“妖精(The Goblin)”,是一个被称为极端外海王星天体的组织成员,这意味着它的轨道距离跟太阳非常遥远。

据了解,当2015 TG38被发现的时候,它离太阳非常远--是冥王星跟太阳距离的两倍多,轨道呈长方形。

像2015 TG38这样的天体对天文学家来说是特殊的存在,因为它们的行为不会受到太阳系内更大天体--比如木星、海王星等的影响。如果它们没有被人们已知的行星拖曳,那就意味着为人类寻找第九行星或其他尚未发现的天体作用敞开了大门。

在研究2015 TG38的轨道时研究人员发现,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天体作用于它。在没有看到行星本身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只能通过对轨道上其他天体的运动来进行判断。此前的一些例子已经表明,一些大的天体似乎正在影响着海王星以外天体的运动。

当然,这还算不上什么确凿的证据,但这却是向发现第九大行星又迈出了一步。


cnBeta


太阳系究竟有几大行星?也许在十来年前我们能确信的说有九个,但是自从可怜的冥王星被科学家们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范畴之后,大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了,但是第九行星真的不存在吗?这可不一定……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布朗(Mike Brown)最先提出在我们的太阳系中还潜伏着一个巨大的行星,他将这个行星假设为“第九号行星”,它影响了大约六个比冥王星还远的小行星的运动轨道,他认为在过去的170年中,有太多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所谓的行星,但是最后总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布朗对他这次的发现深信不疑。

布朗也被人称为“冥王星杀手”,在他的领导下将冥王星排除了第九大行星的行列,他和合作者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在没有明确的证据下又提出了“第九号行星”的假设,这使得天文学家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分歧,其他的天文学家们认为他俩的数据不能证明,除非真的有天文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这个神秘的“第九号行星”……

在布朗和巴蒂金的假设中,这六个遥远的小行星的奇特聚集是极其不可能发生的,除非有第九号行星存在才能解释。

他们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推测,该行星大约为地球10倍大小,其运行轨道到太阳的距离是海王星到太阳平均距离的20倍,它的存在将使得其他行星的轨道倾斜到侧面或者倒转,所以太阳系的形状在之后也会发生改变,将不再是之前那样的类似于薄薄的CD的形状了。

但其他专家仍有质疑,他们认为布朗和巴蒂金的数据实际上受到恶劣天气和望远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所观测的东西,从而引发一种虚假的趋势,这些小行星的聚集大部分看起来是随机的,也许并不能被看成是由一个看不见的力量所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就根本没有什么“第九号行星”的存在。

维多利亚大学的天文学家科里·珊克曼表示,虽然她对这个行星是否真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行星真的不存在。她主张应该继续在不存在偏见的情形下寻找这颗行星存在的证据,这将是一个缓慢而艰苦的工作。

对于“第九号行星”是否真的存在,巴蒂金等天文学家们援引了奥卡姆剃刀定律,这个定律认为最简单的解释可能是最正确的。但在这个定律之后,他们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也许在看似简单的原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解释,所以是否存在着“第九号行星”目前依然没有定论。

看到这里只能表示心疼冥王星,看来不管存不存在“第九号行星”,冥王星都只能妥妥的待在一边当一颗委屈的矮行星了……


果壳视频


那么为什么冥王星被划归为矮行星呢?被称为行星(大行星)的天体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二是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三是该天体须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冥王星不符合第三条条件。


地理沙龙


如果这个问题在十多年前提出,那我们就只能用冥王星来回答了,然而冥王星已经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级为矮行星,所以目前我们的太阳系的行星是八颗,由内向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那么太阳系中只有这八颗行星吗?其实一直以来,科学家都没有停下寻找第九大行星的脚步。



然而在远达海王星以及冥王星的轨道以内,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是没有其他行星了的。那么在冥王星的轨道之外呢?其实仍然有一些挺大的球状天体,比如阋神星,它比冥王星的个头和质量还大,天文学家甚至一度想把它当做第十大行星,然而它终究被划归到了矮行星的行列,直到2016年的时候,有天文学家看到了第九大行星的蛛丝马迹。

2016年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者迈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在《天文物理期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柯伊伯带中6颗天体的运行轨道异常,这6颗天体虽然以不同速率运转,但其运行轨道却拥有相同的倾角,且朝向太阳的角度相近,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出现这一情况的几率只有1/14000(0.007%),所以这不像是一种巧合,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后,这两位天文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一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那里造成的。



用数学的方法推算行星的存在是有先例的,天王星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都与数学算有关系,因为相邻的行星的轨道会受到比较微弱的相互影响,但是数学可以计算出来,通过行星在轨道上的细微变化来确定另一个行星的轨道、质量以及速度等,所以布朗和巴特金推测,可能存在的"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4500倍,为地球质量的10倍,因为有这么大的质量,所以其引力可显著影响位于柯依伯带几颗矮行星的运行轨道。

这个行星的轨道半径特别大,影响其他矮行星的位置在距离太阳500多个天文单位附近,推测其轨道与太阳的距离为240到870亿公里之间,被认为是远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环绕太阳公转一圈或需要2万年。至于它的来源,一般认为它是太阳捕获的一位太阳系外闯入者。


那么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颗具有成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潜质的星体呢?如果上述两位科学家真的没有计算错误,这颗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的话,我认为发现它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行星矮行星这样的天体都是不发光的,要想看到它需要特大型的天文望远镜,并且只有对它的轨道计算准确,并且确定它的大致位置才有可能发现它,但是这五年之内恐怕做不到。


人类的方向


我小时候接收到的教育还是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地球,还有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后来大概是我小学的时候(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太小了,不能够算作是一个行星,所以降级为矮行星,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太阳系里面就剩下了八大行星。太阳系全家福如下图所示:

但是,实际上太阳系还真的有可能存在第九颗行星,这是天文学家们根据相关证据推测出来的。

证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系行星的轨道盘面跟太阳赤道面有大概6°的差异,这表明可能在海王星以外的地方有一颗质量不小的行星在作祟;2,海王星轨道外的“柯伊伯带”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转方向显示在太阳系的更外层应该是有一颗质量不小的行星在影响这一片的小行星。

所以天文学家估计,这一颗被称为Planet Nine(九号行星)的天体可能具有十倍于地球的质量【这样的质量也算是不小了】,离太阳的距离可能是海王星距离太阳距离的20倍——所以在这颗行星上度过“一年”的时间可能需要长达一万五千地球年。如下图所示,就是科学家预测的这颗九号行星的运转轨道【虚线】。

当然了,因为行星本身不发光,而是依赖于太阳的反光,所以我们虽然能够拍摄到几万光年外的恒星,但是太阳系附近的行星我们却很难拍到,这颗“九号行星”依然只是一个猜测。

但是正好比海王星的发现是纯粹依靠数学推演出来的一样,我们也许可以从太阳系其他物体的运动上推测出这颗“九号行星”在哪里,并且最终发现这一颗行星。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太阳系存在第九大行星,也就是Planet X行星,这个天体2015年10月首次被发现,当时科学家利用夏威夷的一座休眠火山Mauna Kea山顶上的日本望远镜发现了这个未知的天体。根据卡内基科学研究所所说,智利和亚利桑那州的天文望远镜后来证实了它们的真实存在。它的内部是岩石。外部覆盖的甲烷冰层使得星球外表呈偏蓝色调。直径为 9400 英里,质量为 0.76 个地球质量。轨道的半长轴为 70AU,倾角为 40度。

大家可以想象我发现日本天文学家 Patryk Lykawka 在 2008 年发表的论文的时候是有多么喜悦和惊讶。他‛假设‛有颗由岩石和冰组成的 X 行星。直径约为 6200 到 9300 英里之间,质量在 0.3 到 0.7 个地球质量之间。轨道的半长轴约为 100 到 170AU,倾角达40度。小编需要解释的是,Planet X行星并不是苏美尔人在6000面前记载灾难之星尼比鲁,按照苏美尔人记载的尼比鲁行星每隔3600年就会绕太阳系一圈,而美国科学家和日本科学家发现的Planet X行星每隔大概一万到两万年才会绕太阳系一圈。所以苏美尔人记载的只是一个谣言而已,我以前也在其它平台发过这个Planet X行星的详细资料包括央视前几年报道的Planet X行星的视频也发过。我过两天会在西瓜视频上发这个信息并澄清尼比鲁是假的根本就不存在。







全面揭露真相事实0


类似问题此前也做过一次解答,有部分科学家认为第九颗行星是存在,并找到了疑似行星九的证据。

2016年1月,麦克·布朗(Mike Brown)带领的研究在《天文学》杂志发表文章说,他们通过海王星轨道以外6颗已知天体的奇特聚集方式推测,在距太阳600A.U.~1200A.U.位置,应该还有一个“X行星”,其质量约是地球的10倍,和冥王星一样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存在一定的倾角。

布朗团队解释称,在已发现的柯伊伯带众多天体中,至少有12颗总是几乎同时穿越太阳系平面。这当中最古怪的6颗,近日点不仅都在黄道面附近,而且其空间位置本身也很聚集。如果这两现象均为偶然,其偶然概率不倒0.007%,而更大可能性是某处有一质量很大的行星存在,也就是所谓行星九。

麦克·布朗是何许人也?他的论点和论据又有几分可信呢?单听这名字,或许你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他的“战绩”你一定不陌生。还记得原本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于2006年被降级为矮行星这个事情吗?冥王星被降级,是由于它看起来比矮行星阋神星(Eris,又称“厄里斯”或“齐娜”)还小,虽然后来证实冥王星比阋神星直径要略大50km,但质量还是不敌阋神星。而阋神星的发现者之一,就是麦克·布朗,因而江湖人送外号“行星杀手”。
另外,五大矮行星中,还有另外两个(妊神星、鸟神星),也是由布朗直接领衔或参与的团队所发现。大名鼎鼎的小行星塞德娜、创神星、亡神星,布朗依然是发现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麦克·布朗在太阳系行星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而在他“杀死”冥王星之前的2004年,就已着手寻找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冥王星降级后,这个项目自然变成寻找行星九。

长期从事研究行星九项目的团队远不止布朗一个,瑞典兰德大学天文学家亚历山大·马斯蒂尔也曾表示:第九行星很可能存在,但或许是太阳捕获的系外行星。

(行星九 艺术想象图)

虽然现在的科技水平有很大提升,但即使行星九真的存在,要想直接发现也是非常困难的。科学家们通过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卫星扫描确定,在太阳系10,000个天文单位范围内,不存在木星同等大小或质量的天体。这也就注定,假设的行星九若存在,其因更小质量和体积而又处于更遥远的奥尔特云边缘带,很难通过设备观测发现。


一周刊


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藏着一颗比地球更大的行星。

在神秘的柯伊柏带有少数天体的轨道非常奇怪。它们环绕太阳的轨道特别扁长,和大多数行星类天体的近圆轨道迥然不同,这些特别的天体(4个或12个)还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特征:它们在最靠近太阳的时候穿越行星平面。也就是说(专业术语),它们的近日点角距(AOP)都非常接近。不过按常理来讲,这些天体的近日点角距应该是随机的才对。

柯伊柏带

这样的原因是:可能是某个因素导致这些天体进入奇特的轨道——而这个因素可能是一个未被探测到的大行星,其质量超过地球。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它到太阳的距离至少是海王星的10倍(但它依然属于太阳系)

人们对于太阳系隐藏的行星的搜寻在19世纪早期就开始了。当时科学家们坚信天王星的轨道并不符合牛顿引力定律的预言,科学家们也猜测这种异常是一颗尚未发现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导致的。1846年,科学家们成功发现了气态巨行星——海王星。

计算机模拟显示:在由尘埃和气体组成,围绕新生太阳运动的原行星盘中,行星逐渐生成,在这之后太阳系曾陷入一片混乱。在这个动荡时期,木星,土星,天王星等很可能从初始轨道向外移动了数百万千米。而它们的引力作用把柯伊柏带推向了太阳系外侧。有些模拟甚至显示可能存在第五个气态巨行星,在其他气态巨行星调整位置时,这个行星被彻底弹出太阳系。

赛德娜

2003年,科学家们就发现了一颗轨道神奇的天体——赛德娜。它的轨道式前所未有的,它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是最近距离的15倍。

“没有人会想到有这样的天体存在。”它被发现时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天然天体。赛德娜是太阳系中颜色最红的天体之一。它大部分由水、甲烷、氮冰及托林所构成。国际天文联合会目前并未将赛德娜视为矮行星,但是有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应该是一颗行星,并且它的行星身份很可疑。

2014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颗冰质天体,虽然质量只有赛德娜一半,但行踪依然诡计。

尽管科学家用可能存在第9大行星,也就是隐藏的X行星来解释赛德娜和类似天体的奇特轨迹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但这并非唯一的解释。这种狭长的轨道也可能是由银河系的潮汐作用导致的。

在只有12个这种特殊天体的情况下,科学家现在不能确认我们的太阳系是否存在一个超级地球。这种假设的确和观测相符合。为了进一步推进发现X行星这一研究,行星科学家正在积极申请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2018年在智利完工)的机会。

或许一个超级地球你抬头就能看见。


蚂蚁科学


大家都知道太阳系有8大行星,原先一直把冥王星当做第九颗行星,经过天文学家近些年的计算和探测,原先第九行星的冥王星被降级了除名了,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新的证据。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数学证据,表明太阳系深处可能存在一颗“行星X”。这颗假设的海王星大小的行星围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行,轨道高度拉长,远超冥王星。这颗被研究人员戏称为“九号行星”的天体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其轨道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海王星的20倍。大小与天王星或海王星相似。绕太阳作一个完整的轨道可能需要10000到20000地球年。


这一宣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太阳系中有一颗新行星。在这一点上,这个遥远世界的存在只是理论上的,仅发现一个巨大行星的一个不寻常的细长轨道的证据,暂时的预测是基于详细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还没有对绰号为“行星九”的物体进行直接观测。对行星的数学预测可以解释柯伊伯带中一些较小物体的独特轨道,柯伊伯带是一个远离海王星轨道的冰层碎片的遥远区域。天文学家现在正在寻找这颗预测中的行星。


现在断言存在所谓的行星九还为时过早。我们所看到的是基于有限观测建模的早期预测。这是一个探测过程的开始,可能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