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文王拘而演繹《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過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關於傳祺,最近有兩件重要的事:

第一件,7月21日,廣汽乘用車十週年總結大會暨品牌發佈會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盛大舉行。

第二件,截止6月30日,廣汽傳祺2018年上半年銷量數據定格在268204輛,同比增長僅6.9%,距離6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對於十週年慶典而言,這樣的成績未免不夠祥和溫馨,令生日Party在歡慶之中夾雜著一絲隱憂與緊張。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但對於意氣奮發的少年傳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銳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這句出自傑出革命家李大釗鼓勵青年的話語,送給當下之傳祺再合適不過。於逾百年曆史的汽車工業而言,傳祺甚至算不上一名青年,充其量還只是個少年。

在十週年慶典暨品牌發佈會上,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鬱俊大聲喊出了傳祺未來的品牌願景——“追尋偉大”。當下的傳祺距離偉大還有多遠?暫時沒有答案,但是傳祺一直想要進入的——美國市場有一個擁有類似志向的品牌說了:“所有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追尋偉大”,這樣的品牌願景,對於意氣奮發的傳祺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勇敢的開始。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上篇:偉大之前】

01 降臨:翩翩少年 款款而至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站在2018年的時光舞臺上,回顧10年前的2008年,遠如隔世,又近若昨日。

2008年初春,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暴發了罕見的雨雪災害,舉國抗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舉國抗災,舉國哀悼;

2008年8月,第29屆奧運會首次在中華大地上——首都北京舉行,舉國歡騰;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發,食品安全信譽體制幾乎被毀,舉國懷疑;

2008年9月,世界範圍爆發金融危機,加入WTO後的中國市場波及嚴重,舉國艱難。

……

2008年的車市又發生了些什麼?

2008年,中國汽車產銷超過900萬輛,實現自1980年以來的完全連續增長。第二年,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年產銷量即擊敗美國奪得全球銷冠寶座。

2008年的車市,還發生了一件在當時看來不怎麼大的事兒——廣汽集團旗下傳祺品牌誕生。

“十年,廣汽傳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眾多胸懷中國汽車夢的人才,以發展自主品牌為己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傳祺事業之中。十年間,立足自主創新,專注正向研發,引領中國品牌向上突破,佈局海外,推進國際化進程……”談到這十年的光陰,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鬱俊如數家珍。

誰也沒有料到,10年之後的中國汽車市場會發展成現在的樣子:2018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逼近3000萬輛大關,以吉利、傳祺、長安等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開始揚眉吐氣,與外資、合資品牌展開正面較量,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愈戰愈勇。

在這場史詩般的戰役中,傳祺品牌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傳祺用十年時光,讓整個世界看見了中國汽車品牌的身影,感受到了傳祺品牌的力量,書寫了一場少年時代的傳奇。

02 擔當:連發三箭 誓捅天花板

過去十年,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越來越大的同時,屬於中國品牌的領地卻少之又少。

“中國汽車品牌”,這面大旗需要人來扛。

吉利、長安、長城、傳祺等,它們都是優秀的旗手,開拓進取,歷經艱難險阻,用智慧和汗水,為中國品牌換來一寸又一寸的市場佔有。

傳祺品牌是如何演繹這個攻城略地的傳奇故事的?

2015年4月,首款SUV GS4上市,作為廣汽傳祺光影雕塑2.0造型理念的首款車型,上市當年銷量即超過13萬輛,力壓途觀、CRV等合資車型,穩坐SUV榜單前三。

2016年10月,廣汽傳祺大七座旗艦SUV GS8正式上市,月銷過萬,真正意義上引領中國汽車品牌成功突破“20萬元價格天花板”,揚眉吐氣。

2017年8月26日,廣汽傳祺再次祭出兩記重磅絕殺——傳祺GS7和傳祺GS3雙子星聯袂上市。

從GS4的驚豔亮相,到GS8的重磅出擊,再到GS7和GS3的合力出擊,在SUV領域,傳祺與長城等中國品牌一起,為中國汽車品牌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城池。

說到“自主品牌天花板”這個敏感而艱難的話題,大多數自主品牌選擇逃避、繞道而行,只有少數真的勇士,敢於直面這個慘烈的市場,吉利、長安都是好樣的,當然,傳祺更當得起這一讚美。

2016年北京車展上,傳祺品牌三“8”齊發,GS8、GA8和GM8(i-Lounge)集體上陣,宣告衝破合資重圍、引領品牌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從GS8的強力出擊,到GA8的引領向上,再到GM8的重磅登臺,這三個“8”的每一個都雄心勃勃,已經實現、並繼續實現著打破中國品牌20萬元天花板的夢想。

除了車型擔當,在中國汽車品牌向來積貧積弱的汽車設計領域,廣汽傳祺同樣不甘示弱,成為中國汽車品牌設計毫無爭議的擔當之一。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為主導的廣汽設計團隊塑造了傳祺品牌新一代產品高端大氣、極具辨識度和潮流的視覺形象,從設計造型上奠定了傳祺車型高品質的基礎。與此同時,傳祺品牌也是最早將“以人為中心”的理念融入汽車設計的中國品牌之一,“我們所有的設計都圍繞如何讓人的駕乘體驗更好、空間更多、駕乘更舒適。”張帆說。

這與在傳祺十週年品牌發佈會上廣汽傳祺宣佈的品牌使命——“創造愉悅的移動生活”高度吻合。

【下篇:發憤之後】

03 成長:荊棘之路 苦心勞骨

《真心英雄》中有一句詞非常具有普世價值:“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即使是過去的十年,傳祺的發展也絕非一帆風順,堅持正向研發,讓起步異常艱難,但是,長期的虧損與低迷未能動搖傳祺致力於自主高端的決心和信心。在經歷了合資合作多年的積累之後,廣汽人打心底裡堅信——傳祺一定能夠成功。這是來自心底的自信與決心。

十歲之際,廣汽傳祺沒有辜負每一位付出汗水的員工,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

2017年廣汽傳祺以50.86萬臺銷量完美收官,提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同比大幅增長35%,遠高於乘用車市場3%的平均增速,領跑國內汽車市場。

十歲,對一個人而言,大約在讀小學三、四年級,足夠勇敢,富有想象力,但也叛逆、偏科、脆弱,性格不夠和善,對世界的認知還懵懵懂懂。在強者林立的世界,用自己獨特又略微幼稚的方式爭得一席之地。

十歲,是傳祺遇到的第一個較大的門檻,如何跨越這個門檻,開啟下一個十年的光輝歲月?

時間會給所有傳祺人一個答案。

但有些事情是一定的,它一定會成長蛻變為一個更加敢於夢想,敢為人先,勇於擔當,求真務實,精益求精,保持初心的傳祺。

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經驗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鍊能夠使它成熟。”

法國思想家盧梭有言:“磨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則是生髮壯志的泥土。”

少年傳祺,早在年初便定下了2018年挑戰60萬輛的目標。既然定下目標,那麼只顧風雨兼程,一往無前,愈挫愈折,再接再厲。向貝多芬說的那樣,“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成就卓越。”

失敗了怎麼辦?

失敗了就失敗了,有意義的失敗正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

更何況,“暫時的失利,比暫時的勝利好很多。”

04 雄心:仰望星辰 征服世界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廣汽傳祺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當全世界的汽車品牌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國市場時,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年輕中國汽車品牌,傳祺的野心卻遠遠不止於這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傳祺就是要“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品牌、做產銷研全球化的國際企業,躋身世界級汽車品牌之林。”

因此,從創立品牌的第一步起,傳祺已經規劃佈局好了後面的好多步,這樣的詳細規劃讓它前行的步伐更堅定。據廣汽集團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鬱俊介紹,在“世界級品牌,全球化企業”的目標指引下,廣汽傳祺將進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形成“全球化研發、全球化採購、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銷售“的新格局。

乘著“一帶一路”和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東風,廣汽傳祺將繼續深耕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等全球五大板塊的15個國家,並擇機進入北美、歐洲等世界成熟市場。

今年,廣汽傳祺將首次參與莫斯科車展和巴黎車展,為進入歐盟市場積極準備。

與此同時,廣汽傳祺還將在年內在香港設立廣汽乘用車國際有限公司,在美國設立廣汽乘用車北美銷售有限公司,持續推進海外品牌導入和渠道開拓的進程。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十年淬鍊,傳祺充分吸納廣汽集團改革開放、合資合作過程中積累的資金、製造、管理、人才等優勢資源,開啟了自主品牌發展之路。經過十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重大成果。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培育了自主創新能力,造就了一批懂技術、善管理、熟生產、會營銷的優秀員工隊伍,為廣汽自主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廣汽集團總經理、廣汽乘用車董事長馮興亞如此闡述傳祺品牌在廣汽集團中的地位和使命。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心中,傳祺是中國汽車品牌品質的代名詞,“沒有品就沒有牌”,廣汽傳祺“以品質提升帶動品牌提升”,從汽車設計、生產流程、銷售流通以及售後服務全方位細節管控。公司上下每個員工在每項工作、每個領域都充分貫徹“品質優先”意識,以“四心”品質(動心的設計品質、放心的零件品質、安心的製造品質、暖心的服務品質)打造了全生命週期質量管控體系,不斷提供超越客戶期待的高質量產品。

05 傳奇:使命驅使 追尋偉大

7月21日的十週年晚會,從主持人到演員再到每一位幕後工作者,全部來自廣汽傳祺內部員工的智慧和力量。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如果能夠以使命貫穿戰略和決策,就能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統一起來,形成積極正面的壓力,讓員工重新振奮精神!”在《建立使命型組織》一書中,對於企業管理的精髓如此闡述。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企業中有看得見的部分,也有看不見的部分。看得見的部分指的是資本金的數額、財務的穩健性、擁有多少包括不動產在內的抵押物,以及技術開發和人力資源等用數字可以量化的內容。看不見的部分指的是領導者的信念或人生觀,還有員工營造出的氛圍,也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事實上是企業員工內心的反映。或者說,員工的內心意識營造出的氛圍就是企業文化。

在他看來,與可用數字量化的資本實力、技術實力和人力資源等看得見的部分相比,看不見的部分對經營的影響要大得多。

7月21日的天河體育中心,就是傳祺企業文化最好的演繹。也唯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方能達成鬱俊心中的企業發展目標:“身為中國新一代汽車人,廣汽傳祺一直肩承產業和民族使命感,奮力推動汽車強國建設,積極向全球傳遞智慧和幸福。”

廣汽傳祺確立整體發展目標為“世界級品牌,全球化企業”,面對全球化發展,廣汽傳祺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格局胸懷,以致力為消費者和公眾“創造愉悅的移動生活”為使命,為更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廣汽傳祺認為,所謂“偉大”,絕不是跟隨,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勇敢地面對挑戰,發現創造,是定義標準,是全心投入與全力以赴。廣汽傳祺相信,偉大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變得偉大。

如果每個人都擁有“敢夢想,勇擔當,恆進取”的心,就已經踏上追尋偉大這條路。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侃車觀點: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滿前盡兵刃戈矛,銷膏糜骨而不知。”此時此刻,對於傳祺這個意氣奮發的少年而言,逆境絕對不是壞事,換個角度,恰恰是磨鍊意志、鍛造自己的絕佳機會。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珍惜這黃金般的少年時代,“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這句出自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話,也是華為的掌舵者任正非欣賞和踐行的事業格言,送給少年傳祺:發憤之後,偉大之前!

少年傳祺說:“偉大之前,發憤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