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e周行百科:為什麼國家不允許P2P平臺進行線下融資?

早幾年前,P2P平臺線上和線下業務均可以開展,後來政策落地,仍有一小部分平臺遊走在法律的邊緣。隨著這兩年監管力度的加大,至2017年以後,P2P平臺線下模式大量減少,基本合規。監管部門為什麼對線下業務有如此偏見呢?整治的好處又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就是控制風險。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統一於線上,便於管理。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有效組成部分,本應所有業務都在線上進行,但為了安全起見,將相關的借款人信息審核等風險管理在線下進行,投資者身份大多不需要審核,可借款人的資料肯定是要仔細審核的。P2P平臺將業務統一到線上開展,不僅能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轉效率,而且也便於管理,相關監管部門可利用互聯網高效、便捷的優勢,時時注意平臺的一舉一動,時時監管平臺是否有違規現象,以便於甄別不良平臺,畢竟線上內容觀察更直接,線下很多保證無法證實。而線下理財本是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如果網貸平臺也涉足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雙方爭奪利益市場而出現惡性競爭,不便於行業管理。

第二,劃清界限,利於行業規範。不允許P2P開展線下業務,實際上是希望將線下財富管理公司與P2P劃清界限。目前有很多平臺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資金端或資產端建立了自己的線下團隊開展業務,不少線下業務非正規運作,像是前期EZB、DD等線下理財公司涉及非法集資的事件讓理財市場烏煙瘴氣,使投資人投資信心大減。為了防止,限制線下業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P2P線上與線下業務劃清了,有利於行業規範,恢復投資人信心。

第三,保障中老年投資人的利益。從以往的經驗來看,P2P線下資金端業務主要對象是中老年投資者,一是因為手中有閒錢,二是因為風險防範意識差,且容易受慫恿。一旦發生跑路事件,損失最嚴重的便是他們,而且他們在蒙受損失時較容易發生極端的行為。線下業務的取消,則利於保護中老年投資者的利益。線下業務主要是由銷售人員拓展市場,通過自身的銷售技巧拉攏融資,所以防範意識差容易被忽悠的中老年就成為了首要目標。

其實,P2P平臺的根本角色是以金融信息中介平臺的身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瓶頸難題併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理財服務,但是,由於監管的漏洞,一些不良商家沒有堅持自己的本心和初衷,鑽法律的空子以獲取灰色收益。所以在理財時,擁有線下業務的根本就不是正規的P2P平臺,投資者要擦亮雙眼,不要變成不良商家牟利的工具,面對P2P線下理財,堅定的”Say n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