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日本原子彈爆炸現場的中國人,3個原因使她倖存下來

1945年8月6日的廣島核彈,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於實戰的原子彈,爆炸現場,頃刻間7萬人死,7萬人傷。

傷者中,有1名中國女孩幸運躲過一劫存活下來。她的名字就叫初慶芝。

日本原子彈爆炸現場的中國人,3個原因使她倖存下來

(配圖:日本核爆後)


初慶芝1920年生於吉林省公主嶺一個普通農民之家,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她在偽滿洲上學。

在日本險惡用心的奴化教育政策下,她在1934年“有幸”通過層層選拔,被公派到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留學。

1943年9月,她考入廣島文理科大學學世界史。

原子彈爆炸的當天上午,他早早地來到學校,8時15分,一陣防空警報和往常一樣響起。在閱覽室的初慶芝還未及躲藏,就看到一道紅色的亮光在窗外閃了一下,接著就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可怕轟鳴聲。

瞬間,窗戶玻璃都震碎了,書架全部倒地,正在讀書的她被身後的書架砸倒。

幸運的是,她所在的閱覽室是比較堅固的鋼筋水泥結構,不像其他木質房屋都倒塌了。

日本原子彈爆炸現場的中國人,3個原因使她倖存下來

(B29投放原子彈)


初慶芝掙扎著從書架下爬出來,跑到屋外,發現廣島城市幾成地獄:剛剛還晴朗的天空變得灰暗一片,煙霧裹者黑雨落下,刺鼻的空氣,火光四起的街道,被燒著衣服亂蹦亂跳的人們……

自己白色上衣上也是血跡,而自己的左胳膊也不能動了。

她跑到附近的救護所,發現那裡缺胳膊少腿的人多的很,自己的傷太輕了,醫生給她接上脫臼的胳膊時說:“多虧你穿的是白色上衣,又是在衝擊波和輻射光後才出了樓,所以才倖免於難。”

醫生一句話解釋了她倖免於難的3個原因:

日本原子彈爆炸現場的中國人,3個原因使她倖存下來

(配圖)


①穿淺顏色的衣服

原子彈爆炸瞬間釋放強光和衝擊波,是它殺傷力的第一波,光輻射對不同顏色有不同程度的傷害,相對而言,淺顏色的物體吸收光少,而反射回去的多。這也是太陽光下黑色衣服穿起來被白衣服熱得多的原因。

即便同一件衣服,有黑白相間的花紋的話,在原子彈爆破一瞬間產生的光輻射,花紋下的皮膚受傷程度也不一樣,如下方一名日本婦女受傷的圖片。

日本原子彈爆炸現場的中國人,3個原因使她倖存下來

(在核爆中受傷的日本人,身上留下衣服花紋傷痕)

②在衝擊波後才外出

原子彈爆破瞬間,由於高溫導致空氣壓力增大,迅速形成狂風,據說中心最大風力是12級颱風的10倍。

如果在裸露的建築物外,人肯定瞬間化於無形,不被燒死也被刮沒影了。而初慶芝當時是在結實的鋼筋水泥樓房裡。

③被書架保護了

在強光強熱、強衝擊波、狂風的衝擊下,廣島街頭萬物成廢墟,此時多一道保護就多一道生存希望,鋼筋水泥建築物內,初慶芝書架下被重壓著,被書本堆裡包圍著,風吹不到,衝擊波傷不到,光輻射還有限,所以看似被砸中了,實際上是被保護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文獻參考:《中國人留學日本百年史》(1997年,遼寧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