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论金庸江湖里的“拿来主义”

论金庸江湖里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谓之“拿来主义”。

由此,这一至理名言被国人视为破解一切难题的法宝,延伸出了诸多定义。比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市场换技术……

美其名曰:后发优势。

可毕竟“拿来”这件事,太过简单,无需太多思考,习惯了总是张开五指,信手拈来,难免使人产生惰性,失去了创新精神。

只是一味的拿来,不去消化再创新,终究会陷入困境。“缺芯之痛”当头棒喝,如梦方醒;拿来的“洋垃圾”堆积如山,举国震惊。有幸的是,我们在行动、在改变。

以上话题略显沉重,有敏感妄议之嫌,就此打住。回到我的主业读金庸。

话说在金庸的江湖里,也有“拿来主义”。比如段誉、虚竹、鸠摩智,当然肯定少不了任我行。段誉虚竹的“北冥神功”、鸠摩智的“小无相功”、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都是标准的“拿来主义”武功。

论金庸江湖里的“拿来主义”

先来看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原著《笑傲江湖》里关于吸星大法神功,是这么讲的:

“这‘吸星大法’,创自北宋年间的‘逍遥派’,分为‘北冥神功’与‘化功大法’两路,后来从大理段氏及星宿派分别传落,合而为一,称为‘吸星大法’,那主要还是继承了‘化功大法’一路。只是学者不得其法,其中颇有缺陷。”

任我行所说的修练“吸星大法”缺陷——吸取别人的内力越多,内力反扑之力就愈大,若不能妥善处之,则五内俱焚,走火入魔,反噬僵瘫而亡。

看来,所谓的“吸取别人内力,散入百穴之中,尽为我用”,其实是一种假象。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吸收了不能消化,伤害的还是自己。令狐冲当时才练了数日,“玉枕穴”和“膻中穴”就经常隐隐作痛。

小说里,任我行之死任盈盈对令狐冲说:年老体衰,寿数已尽,无疾而终。这明显是个谎言。任我行的猝死,明摆着就是吸星大法的反噬所致。

拿来主义的“吸星大法”,让一代枭雄任我行终自食其果。

论金庸江湖里的“拿来主义”

那么其他的几人又怎么样呢?

段誉的“北冥神功”,也是专吸取别人内力的神功,“吸之一分,贮之一分,皆为我用”。结果却不是这样。

段誉空有吸过来百年内力,用起来就“卡顿”了,在少室山与慕容复一战中,被慕容复打得狼狈不堪,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直到天龙八部结束,这个缺陷金庸还是没有替他解决。

虚竹从“逍遥三老”那里拿来了几百年内力,又能怎样。从金庸江湖里,以后再也难觅逍遥派的身影,说明虚竹的结局也不会太乐观。

而鸠摩智、慕容博、萧远山之辈,从少林寺拿了那么多的“七十二绝技”之后,没有彻底消化吸收而变成自己的武功,终日饱受“武学障”的反噬之苦,生不如死。

但在金庸的江湖里,也有一位奇人,他正确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内涵——拿来、借鉴、创新、发扬,成了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他就是张三丰。

论金庸江湖里的“拿来主义”

张三丰从少林寺觉远大师处,习得“十之六七的九阳神功”后,隐居武当之巅,潜心专研,饥食野果,渴饮山泉,浸淫在武学的世界里,苦思冥想,时光飞逝,转眼数十年。

他融会贯通了所学的九阳神功,更有所创新:

纯阳无极功——防身护体的神功,可以与扫地僧的三尺气墙媲美。

三花聚顶神功——无坚不摧的攻击,金刚不坏的防守。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意到气到,浑然天成。

武当纵云梯——进退自如,身形灵活,提气纵身,树高丈许。

流云飞袖——飘飘然如神仙,如天女散花,曼妙之极,可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七十二路绕指剑法、意形拳、倚天屠龙功、武当七截阵……等等。

金庸的张三丰,从一个少林弃徒,到领袖群伦的武林至尊;从一个江湖末学后进的张君宝,到近似神人的张真人。

他的武学成就,从拿来到借鉴到创新,成了金庸江湖里永远的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