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如果你不是DC漫粉,那對於與“超人”齊名的“神奇女俠”的認識,大概也只限於《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神奇女俠》和《正義聯盟》這3部電影。

至於“神奇女俠”是如何誕生的,以及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就更加不清楚了。

最近就有這麼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關於“神奇女俠”的創造者-馬斯頓教授的傳記電影《馬斯頓教授與神奇女俠》,給我們講了這麼個故事。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看完電影,我打賭你以後再看到神奇女俠時,就不是現在的感覺了。

這位哈佛的心理學教授,全名是威廉·莫爾頓·馬斯頓(盧克·伊萬斯 飾),生於1893年,是個有著兩位長期伴侶的BDSM愛好者,一個是他青梅竹馬的妻子伊麗莎白·馬斯頓(麗貝卡·豪爾 飾),一個是他從前的學生兼助理奧麗芙·伯恩(貝拉·希斯科特 飾),三人在組成家庭後,不僅和諧共處,還一起養育著他們共同的孩子。

【BDSM,即綁縛與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即B/D),支配與臣服(dominance & submission,即D/S),施虐與受虐(sadism & masochism,即S/M),其它的請自行搜索】

所以,這也是一個關於多角戀、雙性戀和SM的故事。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先wtf一下了,不要激動,我們接著往下講。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電影採用了雙線敘事,分別是馬斯頓夫婦與奧麗芙·伯恩相遇的開始,以及馬斯頓教授因早期的神奇女俠漫畫裡涉及大量“超綱”內容(比如:捆綁、打屁股、折磨、同性戀和其它變態行為等),遭到美國兒童研究協會審查的兩條線。前者是在後者的對話中以倒敘的形式展開的。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奧麗芙·伯恩與馬斯頓夫婦的相遇,始於1928年的哈佛-拉德克利夫學院。當時它還是一間女子學院,後來1977年與哈佛簽署正式合併協議,但直到1999年才整合到哈佛大學。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馬斯頓夫婦當時就在這間學院任教,從事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和相關研究。

奧麗芙就是在這時進入夫婦倆的世界,一開始是以學生兼助理的身份協助他們進行學術研究。

這項研究,就是後來測謊儀的原型。通過在人體上捆綁能夠測量“收縮壓”的設備進行測試,因為人在情感起伏的時候總會影響血壓的收縮,比如當你說謊了,這時你的身體總會選擇“背叛”你。

而正是這臺還處在雛形階段的測謊儀(後來其實也沒被官方採用),捅破了三人之間的關係。

在第一次進行實驗的時候,結果並不理想,奧麗芙提出了“或許謊言需要更有意義”的假設。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於是重新實驗,伊麗莎白先是試探性地問了馬斯頓兩個問題,“你愛你的妻子嗎”和“你第一次見到奧麗芙·伯恩小姐是在什麼時候”,之後出人意料地問出了第3個問題“你愛上了奧麗芙·伯恩嗎”...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這時的氣氛簡直是比“最怕空氣突然安靜”還尷尬。

猶疑了幾秒後,馬斯頓無奈地回答了“No”,可測謊儀上劃針的劇烈抖動無情地揭穿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更想不到的是,追著伊麗莎白出去的奧麗芙直接跟她表白了...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三人的關係到這裡雖然有了短暫的切斷。

然而註定在一起的人終究還是會在一起。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3P的那場戲用的BGM是Muse翻唱版的《Feeling Good》。

為了確定這段三人關係,電影用了三人的三次實驗,來表明各自的真實想法,結果三人是完全一致的。

當最後一次馬斯頓問了奧麗芙“你愛我嗎”、“你愛伊麗莎白嗎”、“你想和我做愛嗎”、“你想和伊麗莎白做愛嗎”這樣四個問題時,都得到“No”的回答,也都毫無疑問地再次被測謊儀的結果打臉。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關係的確定,換來的是奧麗芙與未婚夫的分手,以及馬斯頓夫婦因不良行為被學校解僱的後果。

這時,奧麗芙的懷孕了也給了三人一個同居的理由。

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馬斯頓和伊麗莎白不得不去見工,屈尊低於自己身份的工作。

“神奇女俠”的靈感也漸漸在馬斯頓這階段的生活中萌芽。

1940年萬聖節前,馬斯頓為了給生活增加情趣,想到給她的妻子買件特別的服飾。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於是走進了一間特別的服飾店,店家為他推薦了這麼一套“亞馬遜”風的裝束。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這造型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

隨後,馬斯頓帶著她們去到這家服飾店,觀看了一場怪異的“服裝秀”。店家也闡述了一個觀點,男人和女人一樣,都渴望控制別人,同時也渴望被控制,這是人的天性。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從上面3人的肢體和表情來看,伊麗莎白明顯是感覺不適的那個人。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可但當奧麗芙穿上這身“情趣”裝束後,他們都震住了。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這時,馬斯頓腦中“神奇女俠”的形象和性格特點也基本成形,並把他推薦給了發掘出超人的出版公司。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馬斯頓筆下的神奇女俠,是亞馬遜人的公主,生活在一個只有女人的島上-天堂島。她穿著一身希臘式的盔甲,戴著一對守護銀鐲,能反射子彈,還有真言套索等武器裝備。

所以,神奇女俠是一個結合了馬斯頓教授DISC理論、BDSM愛好、測謊儀和他的兩位伴侶外形、性格,還有來源於他們生活等的元素塑造出來的女性超級英雄人物。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讓我們把神奇女俠的性格、著裝細分出來講...

性格上,奧麗芙來自一個女權世家,她的母親是女性節育及女權運動先驅之一的艾索·拜恩,而姑媽更是女性節育運動的創始人瑪格麗特·桑格,所以奧麗芙本人絕對有繼承到她們的女權思想。另外,伊麗莎白性格中的強勢,以及馬斯頓本人提倡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勸導能力和掌控力。這些都在神奇女俠身上體現著,她生活的天堂島上只有女性,代表著女權至上,之後對抗納粹又體現出她能夠獨當一面的強勢和領導能力。

著裝和武器上,她的亞馬遜人身份和服飾,來自奧麗芙的那套亞馬遜風的情趣裝束,能夠反射子彈的守護銀鐲則是來自奧麗芙平時佩戴的飾品,還有她的真言套索,除了來自情趣裝束的配飾,也和他們的測謊儀和長期需要被捆綁,甚至後來的BDSM愛好有關。

因此,早期的神奇女俠漫畫上,充滿了捆綁、打屁股、折磨、同性戀和其它變態行為等的元素,才會受到美國兒童研究協會的審查。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甚至有了開頭火燒漫畫書的這一幕。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然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神奇女俠,早期的這些兒童不宜的元素已經完全看不到了,這些元素是在馬斯頓去世後才被從漫畫中剔除的。

1947年,馬斯頓因皮膚癌去世後,伊麗莎白和奧麗芙也繼續撫養著他們的4個孩子,兩人又一起生活了38年,直到1985年奧麗芙去世,伊麗莎白活到了100歲。

看過這部電影后,恐怕你再也無法直視“神奇女俠”了!

3人當時保持的多角戀、雙性戀關係、一夫二妻生活的超前意識,絕對是不被社會所接受的,這樣的價值觀,即使是放到幾十年後的現在,也是非常前衛的。

這部電影裡探討的,也絕不只是馬斯頓的生平和神奇女俠的誕生,還有心理學、女權、BDSM和LGBT等方面的內容,信息量非常大。

而真實生活中,馬斯頓甚至還有另外一個情婦,電影裡鑑於篇幅,以及可能情婦並未他生子的原因,所以並沒有改編進來。你可以聯想一下,一夫三妻的四口之家和諧共處是種什麼樣的情景。

看完這部電影,也刷新了我對神奇女俠這個超級英雄人物的認知。

等下次再在DC的電影裡看到神奇女俠時,肯定是另一番的感受了。

- END -

作者:小輝叔影社(Hui-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