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張憑欄|蓮花堰在哪裡

蓮花堰在哪裡

張憑欄|蓮花堰在哪裡

蓮花堰在哪裡?蓮花堰在湘北華容綠色的畫卷和鳥啾蛙聲的稻香裡。

清早,與文友結伴而行,去感受“空心房”拆除後,蓮花堰村那片錦山秀水帶給我們的新看點。

推開車窗,蜿蜒的山嶺上飄浮著乳白色的晨霧,籠罩著剛剛醒來的鄉村和朦朧的青山碧野,遠山淡墨,近山蔥綠,公路兩旁是正在拔節生長的禾苗。此時,我彷彿聽到了小橋流水的稻田深處傳來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柔美詞句。

張憑欄|蓮花堰在哪裡

車子自松木橋折東北而行,在漸漸前行的視野中,綠色更濃,蛙聲、鳥聲、流水聲從綠色的田野如同搖滾的樂章響起。鄉音繚繞,令心胸舒爽,蓮花堰應該到了,它應該就在眼前。

人在大自然面前,總有一種表達超越感觀尺度的能力,當這種感覺融入自然時,頓會感受到心與自然的律動,如同飛瀑與流泉不期而遇,那是最美的融合,自然的流露。

踏進蓮花堰的村口時,青磚黛瓦,錯落有致,掩映在綠樹翠竹裡。依山而建的住宅,沒有繞開那條小溪,溪邊的野花野草,倒映在溪水中,小溪挾著花香,在村邊環繞,帶著歡快,似有幾分醉意,奔向村外的田野。多美的山村,像一幅畫,吸引著我們悠然地走進“畫中”。

蓮花堰在哪裡?蓮花堰在精美的傳說和現代文明的歌舞裡。

張憑欄|蓮花堰在哪裡

蓮花堰村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這裡曾經有寶蓮一池,出現祥瑞時,滿池蓮花盛開,霞光萬道,紫氣環繞。蓮花堰因此而名揚湘鄂。

據一些老人回憶,百餘年前,蓮花堰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蒼翠的樹木,幽靜的蓮池,美麗的祥雲,古老的村落,山水交融,渾然一體。居住在這裡的村民視村莊為世外桃源。

我固執地認為,在蓮花堰一切傳承的文字,或者可用文字表達的事物,包括民俗、文明風尚、村場建設,還有屬於蓮花堰的那縷陽光、雨露、阡陌、田園、樹木、花草,似乎都與這方水土有關。

是啊,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當熱情的村黨總支部書記陪同我走進村級服務中心時,呈現在眼前的是黨員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便民服務廳、村民娛樂廣場。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那個古老的蓮花堰正在向著現代文明的新村邁進!

見我驚異的表情,書記笑著說:“我們往村子裡頭去看看。”他引領我走到一家村民的門前說:“像這樣的小別墅,我們的集中建房點上有31幢呢。老百姓以戶為單位集中建房,分戶結算,大家都積極參與建設”。

我們邊走邊聊,那一幢幢匠心獨具、古色古香的農民新居,真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路邊的亭臺、水榭、蓮池,還有那石板和青磚鑲嵌鋪就的村道,不由得讓人歎為觀止。

村子的盡頭是廣場,大媽、老漢在歡快地跳著健身舞,一對對牽著孩子的父母在那兒散步,大家親暱地打著招呼。孩子們五彩的衣裙,像盛開的花朵,他們在追趕、在嬉鬧,一首首舞曲在廣場上回蕩。

蓮化堰在哪裡?蓮花堰在千畝油茶的果香和搖曳的竹影裡。

當千畝油茶樹環繞著蓮花堰的山丘,那是由85戶村民種植的2500畝油茶基地,那可是農家人自己成立的合作社,利用荒山開闢出來的茶園。一壟壟綠色的茶樹,把一坡的亂石、土地掘得生疼,所有的枝杈一律十分用勁地向上、再向上,枝杈相依相偎,纏纏綿綿,把昔日的荒山點染得生機無限。據茶農們說:“今年投入,第三年就有收益,畝產果300斤,每年增產30-50%,不過七年豐產可達2000斤,照市場茶籽7元1斤的單價,預計今後畝收入可達2萬元呢。”

與茶山為鄰的是常見的果樹林和竹林,村民們一把鋤頭,或一把鐮刀,穿行在果木和竹山之間,他們是山林的主人,待幼林如同哺育自家的孩子那樣細心、珍愛,盼望它們早日成熟、成林。

那些茂盛的果林、茶園、竹山,它們以纖細的身姿,堅定的內心與信念,在四季的風雨中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它們在明媚的陽光裡,輕揚著無限的綠色和生命的蓬勃,搖曳著滿山茶香和翠竹的芬芳,用它們全部的生命感恩土地的饋贈和莊稼人的勞作。

蓮花堰在哪裡?蓮花堰在母親的菜園和父親的酒杯裡。

在新居的後院,依然保留著自家的菜地。四季的瓜果蔬菜種在園子裡,依然是母親的“傑作”。南瓜藤繞著菜地,青青的豆角,嫩嫩的絲瓜,紅紅的辣椒都是春夏最可口的蔬菜。而在住宅的前院都依著主人的喜好栽著不同的樹木和花草,那些紅的、白的、粉的、黃的花兒正趕上盛開的季節,一群鄰里間的小娃聚在一起,在花草中捕捉那些蜻蜓和蝴蝶。那兒是孩子們的天地。

年輕的媽媽從田地回來,走進菜園裡彎下身子摘下幾個瓜果,割一把韭菜,丈夫早從雞窩裡取了幾個新鮮雞蛋遞給媳婦,一家人豐盛的晚餐在自家的餐桌上正香,誰也不會去羨慕誰,滿滿的一個村子,日子都過得那樣光鮮、快樂……

張憑欄|蓮花堰在哪裡

蓮花堰在哪裡?蓮花堰在落霞的雲朵和夜霧的纏綿裡。

當夜的腳步向我們悄然走來,漫天的雲朵在落霞中變幻著身姿,夜霧從山谷裡瀰漫開來,一時間淡淡地掩蔽著村莊、山丘、小溪,彷彿是那把盞交杯之般羞澀。夜幕下的蓮花堰,和白天比較更多了幾分嬌羞和嫵媚,夜霧裹著大自然溫柔的體香,向我們飄來,纏纏綿綿把我們半夢半醒地留在了這山村,不忍歸去。

不知是誰在自語:“世上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是啊,蓮花堰太嫵媚、太古典、太深邃、太壯美了!這裡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聲鳥的吟哦,每一脈溪水的淺唱,或是沐浴著朝陽,或是暮歸於晚霞,或嫩芽初上,或落葉飄然,一切都是那樣天然,那樣天香,誰能解得這使人心醉的萬種風情呢?

蓮花堰在哪裡?

我想告訴你,就在蓮花堰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追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