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郭鬆齡為什麼反奉?

搜不盡的經典


郭松齡,字茂宸,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人,祖籍山西,郭松齡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奉系軍閥愛國將領之一。郭松齡畢業於奉天陸軍速成學堂,後又考入陸軍大學。郭松齡早年受孫中山先生影響加入了新軍同盟會,後來又投靠了奉系軍閥張作霖,深得張氏父子的賞識,成為了奉系軍閥中的骨幹優秀的將領。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受大帥張作霖愛戴的一個人,後來為什麼會倒戈開始反奉了呢?

郭松齡這個人呢,怎麼說呢,他這個人在那個年代,算是一個比較前衛的人,思想比較進步,在奉系裡面屬於革新派元老級別,郭松齡是個有民族大義的人,對孫中山先生也特別仰慕,作為張作霖的得力助手,郭松齡是極力主張革新,對於舊軍閥的作風很不贊同,尤其是後來看不慣張作霖的做法,對於張作霖主張進關內與國民黨爭地盤一事極力反對,郭松齡主張:息兵保民,閉關圖志,改革內政,訓練新兵,鞏固國防。他認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與張作霖的想法截然不同。張作霖是個土匪出身的一代梟雄,他的野心極大,擴張地盤和勢力是他一貫的作風,怎能聽得進去郭松齡的意見。


一點點郭松齡在軍政上,與張作霖的分歧越來越大,郭松齡也從張作霖最信任的手下大將慢慢的被孤立出來,以至於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都沒有郭松齡的份,因此郭松齡的怨氣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直到後來忍無可忍才爆發了郭松齡反奉的事件。

凡事都有因果,郭松齡反奉主要原因就是他看不慣張作霖的軍閥統治,希望建立民主政治堅決主張革新。同時也反對張作霖出兵關內,他認為保住東北這塊家園足矣,安定民生鞏固國防才是最主要的。

另外也不排除張作霖後期對郭松齡的排擠,敢跟張作霖唱反調,你想想會有什麼下場,雖然郭松齡有一定軍事才能,一意孤行仗著手下也掌控著不少軍隊,並且還聯盟了倒戈將軍馮玉祥一起反奉,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郭松齡不僅失敗了而且還被張作霖殺死暴屍街頭三日,以警示世人。就算昔日被視為與他同穿一條褲子的少帥張學良都沒能保的了他。

張作霖是什麼人,有恩必謝,有仇必報的主。敢於公開反奉,那不就是明著找死嗎,郭松齡出兵反奉此舉實在是做的太草率了,不僅丟了自己的命就連自己心愛的老婆也被一起槍斃,隨他共赴黃泉去了。




郭松齡反奉導致了人生一場悲劇,這真是“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名萬古枯”啊。


任馳贏天下


郭松齡反奉,有兩層原因。外因是中國共產黨的軍事統戰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內因是郭松齡一生追隨孫中山先生,他信奉三民主義,反對賣國投降,倒戈反奉是他愛國的生動詮釋。

導語

1925年11月22日,奉系軍閥將領郭松齡,在河北灤州發表通電,率領七萬精兵公開發動反奉戰爭,一路北進,直搗奉天,意圖推翻張作霖的統治,坐鎮東北的張作霖,曾一度打算棄城而逃。但不料在關鍵之時,日本卻卻公然出面干預東北事務,出兵援奉。在日本的全面干涉下, 郭松齡兵敗被殺、曝屍奉天,馮玉祥敗歸西北、被迫下野。 反奉戰線徹底崩潰, 奉張借日援,起死回生,日本藉此進一步加深了對華擴張。

郭松齡反奉原因何在?

內因:張作霖內戰賣國的行為,深深激怒了這位愛國將軍

郭松齡於1905年秋,考入了奉天陸軍小學堂,加入過同盟會。1913年,考入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北京講武堂教官。後來任東三省講武堂的戰術教官,少帥張學良也是他的學生。1921年張學良任第三旅旅長,郭松齡便被擢升為第八旅旅長,這兩個旅後來聯合組建了東北司令部,合稱為三八旅,張學良將一切軍事要務,都交由郭松齡主持。

在兩次直奉戰爭中,郭松齡治軍有方,指揮若定,身先士卒,衝殺在前。奉軍將士對郭松齡心悅誠服,公認他為軍中猛將。然而,大帥張作霖卻聽信楊宇霆等一班人的讒言,對郭松齡是“敬而遠之”,因此郭也並未受到重用。

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不久,接受過“三民主義”思潮的郭松齡,多次勸說張作霖罷兵息戈,用心經營東北,救民於水火。然而,他的善意不但徒勞無功,反還被群小誣陷,這可令郭是苦不堪言。1924年11月,張作霖命郭松齡率兵攻打馮玉祥國民軍,郭松齡對此予以抵制,險些惹怒張作霖,幸虧張學良從中掩護,郭松齡才得以過關。

(張作霖)

1925年,日本邀請奉軍派代表去“觀秋操”(軍事演練),張作霖便派郭松齡前往。郭松齡在日本期間,卻意外得知: 張作霖為了得到日本軍火攻打國民軍,擬承認袁世凱當年與日本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並已與日方達成了密約,派於衝漢到日本簽字。這件事,可以說,是促使郭松齡起兵反奉的最直接原因。

郭松齡證實此事後,憤慨地說道:“國家危殆到今日這個地步,張作霖還不惜為個人利益,暗地裡出賣國家,他這種做法,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苟同,我是國家的軍人,而不是某個私人的走狗,他若真打國民軍,那我就打——他!

當時,被奉系軍閥打敗的直係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在全國人民討伐奉系軍閥的高潮中,發起了反奉戰爭。郭松齡在張作霖的催促下回到天津後,並沒按張作霖的吩咐到奉天聽候命令,而是稱病住進了天津的一家法國醫院。張作霖多次拍電報,命郭松齡將所部集結於灤州,立刻回奉天聽令。郭松齡知道事已十分危急,於是連夜決定聯馮反奉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州倒戈反奉。他連續發出通電,要求張作霖下野,請張學良接管奉軍,並宣佈停止對國民軍的戰爭。接著,郭松齡將其統轄的7萬人馬,改編為4個軍,揮師東進,直搗奉軍老巢。七萬鐵軍在郭松齡的指揮下,士氣旺盛,所向披靡,衝破了張作霖以4萬兵力精心佈置的連山防線,郭軍攻下錦州後,又佔領新民,矛頭直指奉天省城。

張作霖見狀,膽戰心驚,為了阻擋郭的東進,張以80萬元的獎金懸賞郭松齡的人頭。此外,張作霖一面勾結日本關東軍出面干涉,阻撓郭進攻奉天; 一面在準備逃往日本佔領下的旅順的同時,開會佈置下野及議和之事,張作霖玩的這一套把戲,可謂是有模有樣。

然而,就在郭松齡反奉戰爭的關鍵時刻,日本關東軍像幽靈一般的出現了,日本人到處製造混亂,從中獲取漁利。日本以調停人的身份兩邊斡旋,期間不斷討價還價。要求雙方各自承認“日本帝國在滿蒙的特殊權益”。如果誰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與誰兵戈相見。郭松齡面對日本人的威脅利誘,是嚴詞拒絕,並說道:“豈有此理,日本人算個什麼東西,這是中國的內政”,他日本管不著!而張作霖,卻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日本人的“五項要求”,並在草約上籤了字。

張作霖還答應:“日本出兵4萬助張,日兵待遇及薪金,一如中國營長”。12月9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下達了“扶張抑郭”的命令,關東軍和守備隊立即移兵奉天,和滿鐵要地皇姑屯、塔灣一帶。日本又將駐朝鮮的兩個師團調入奉天省和吉林省,加入奉軍防線。同時,日本還警告郭松齡:滿鐵沿線20裡以內不準中國軍隊進入。

日本的此等做法,使郭軍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由於日軍的直接介入,郭軍不得已放慢了進攻省城的速度,這就為奉張贏得了集結兵力、組織反擊的時間。最終在日本人和奉軍的聯合夾擊下,反奉倒戈失敗,郭松齡暴屍奉天,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倒戈英雄——郭松齡將軍)

此外郭松齡倒戈反奉,也還受共產黨勸說的影響。

郭松齡早年跟隨於孫中山先生,信奉三民主義,他相信只有三民主義才能挽救中國,挽救於天下百姓。

1924年1月,國共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便以全部精力,與中國國民黨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從創辦黃埔軍校、培養軍事人才到平息商團叛亂、討伐陳炯明;從改組大元帥大本營,到組建廣東革命政府;從東征、南征到統一廣東。經過兩年生死與共的浴血奮戰,終於為國民革命打下了一隅江山,為北伐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廣東成為國民革命的根據地。

中共北方區委的李大釗,十分重視從內部分化和瓦解,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隊伍, 1925年8月,李大釗派中共黨員任國楨,和國民黨員錢公來、朱霽青等,到奉天與奉軍將領郭松齡聯繫,爭取他加入到反奉、反帝戰線中來。任國楨等人在奉天與郭松齡的接觸,無疑是加強了郭松齡“倒戈反奉”的決心。


文史議春秋


郭松齡(1883-1925),字茂宸,漢族,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漁樵村,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奉系著名愛國將領之一。

郭松齡倒戈反奉原因有四:

一、與楊宇霆的私怨

奉軍新軍裡一直分為兩派,一派是郭松齡為代表,在國內陸軍學校畢業的陸大派,另一派則是在日本陸軍學校畢業的留洋派,像楊宇霆、姜登選、韓麟春都在此列,兩派因軍事理念的差異一直看對方不順眼。而且楊宇霆一直建議張作霖挺進關中,統一全國,迎合了張作霖的野心。而郭松齡卻希望奉軍可以好好經營東三省,國人不要自相殘殺。

第二次直奉大戰以奉軍大勝結束。張作霖把各個省封給手下,其中把安徽封給楊宇霆,山東封給張宗昌,把江蘇封給姜登選。而此戰最大的功臣郭松齡卻什麼也沒得到。趾高氣揚的楊宇霆和落寞的郭松齡,成了讓兩派的矛盾迅速激化的鮮明寫照。其實張作霖是把郭松齡與張學良捆綁一起。等張學良徹底接班那一天,郭松齡在整個奉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惜他沒等到這一天。

二、奉系軍閥新舊兩派的矛盾

張作霖團隊裡有兩種人,一種是當年一起刀口舔血的把兄弟,這些把兄弟為張作霖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深受東北王的信任。隨著歷史車輪的轉動,他們陳舊的作戰思路和帶兵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的潰敗就說明了這一點。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奉軍內部逐漸形成了“老派”、“新派”。老派是奉軍中的實力派,絕大多數都是和張作霖一起出道的結拜兄弟,成員有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吳俊升,這些人在奉軍中都擔任軍政要職。新派分為“士官”派和“陸大”派,都是軍校出身的人,“士官”派大多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以楊宇霆為首腦,成員有姜登選、韓麟春、於珍、常陰槐、王樹常、於國翰、邢士廉等人,這些人對楊宇霆甚為依賴,視楊為“智囊”、“精神領袖”。

而新派則是張作霖蒐羅來的各處人才,以王永江、楊宇霆為代表。他們在軍事、政治、經濟各方面進行著革新,讓張作霖愈發器重。兩派的矛盾也在日益激化當中,不過郭松齡確是一個例外,他雖身處新派,但因其性格剛直、自尊心過強,落得個兩邊不討好,孤家寡人一個。

三、民族大義

郭松齡曾經參加過孫中山先生的隊伍,對三民主義很是認同。他的夫人韓淑秀也是同盟會會員。郭松齡有一顆救國救民之心,在得知了張作霖在日本大量採購軍火、準備大打內戰的消息後。郭松齡很反感。

郭松齡敢於起兵反奉,不僅因為他是一名民主革命者,與張作霖等舊式軍閥有本質區別,同時也與張學良的充分信任和縱容有著密切的關係。張學良秉承父親張作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作風,對郭松齡有著超乎尋常的信任,這在奉系集團內部早已成為美談。因此當郭松齡“對張作霖的軍政措施,時常表示不滿”時,張學良對郭松齡則“每表同情”,並不加以制止。

四、性格偏激

郭松齡自尊心太強,不屑與人交往,被楊宇霆擠兌後,兩人關係變得勢如水火。張學良居中調停,請兩人坐下來一起吃飯,郭松齡聽說楊宇霆也要到場,不顧張學良的好意,憤然缺席。

後來直奉大戰,郭松齡在作戰部被姜登選擠兌,竟然違抗軍令,擅自帶走部隊。戰場抗命,已經形同造反,可以就地槍決的。不過張學良卻沒有處罰他,只是找到他讓他把作戰部隊帶回去。後來郭松齡在背叛奉軍以後,把姜登引誘出來殺害了。後來楊宇霆失勢,郭松齡手握7萬精銳的兵權。按理說應該大氣一點,他卻在火車站當面譏諷楊宇霆,像一個報復成功的孩子。

郭松齡的這場兵變,雖說出發點是為了救國救民,消滅內戰,不過不難發現雙方背後有日俄兩國的影子浮現。


水木快快刀


郭松齡,這個人我就不單獨介紹了,專說他為什麼要反奉。

其實這個話不用我去猜測,他自己說的很明白,他和替張學良傳遞信件的日本醫生有過一番對話,把事情說的很清楚。

“我此次舉兵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現在不能中止,我42歲了,這樣的病軀,也許活不了多久,如果張上將軍(作霖)痛改前非而下臺的話,請學良到日本去留學三四年,自己的經綸抱負實現一部分後,就將位置讓給張學良,自己願意下野,靜渡閒雲野鶴的餘生。這不是假的,是真的,可請吉田總領事,白川司令官做保人。”

這說明郭松齡反奉,是急於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推翻張作霖,自己上臺掌權。

郭松齡在1925年11月22日打著張學良的名義起兵,訴求是清君側,懲辦楊宇霆,讓張學良上臺主持大局。他之所以能夠把張學良和所統帥的部隊都蒙在谷裡,是因為他和張學良的關係。

按張作霖的說法,郭松齡剛來東北的時候,是打著個行李捲,有倆個茶壺還有一個是沒嘴兒的。極慘。張作霖重開東北講武堂,郭松齡去擔任戰術教官,也就是在這裡他結識了張學良。而且很快成了莫逆之交,這一年郭松齡36歲,張學良19歲。張學良畢業後,極力向張作霖推薦郭松齡。



所以後來張作霖在郭松齡起兵的時候大罵說:“小六子和我說他是個人才,能吃虧耐勞,我就一次給他2000大洋安家,那時候他感激的把他媽給我當老婆都願意”

關於張學良和郭松齡的關係,他們倆各有一句評語。張學良說:“我的前半生全靠郭松齡”。張學良任新軍混成第三旅旅長,郭松齡任第八旅旅長。倆人合署辦公,張學良對郭松齡的信任到什麼程度呢?將指揮權和人事權都放心的交給了郭松齡。郭松齡也不負眾望,創建現代軍需制度,大力提拔受過專業教育的軍事人才。杜絕綠林習氣,把軍隊打造成模範軍隊。戰鬥力在奉軍中堪稱最強。在一,二次直奉戰爭中奪取山海關;石門寨和黑山窯戰鬥中都是負責突破直軍的防線,立下了大功。

郭松齡的一句評語是:“我一身所有,皆公之賜。”郭松齡的一路升遷,都離不開張學良的提攜和信任。郭松齡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比如在二次直奉戰爭中,郭松齡因與韓麟春,蔣登選口角僨而離開戰場。張學良來了個“蕭何月下追韓信”把他追了回來。才有郭松齡在二次直奉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當時人評價---張學良對郭是推心置腹,用人不疑。郭松齡對張是鞠躬盡瘁,全力報效。張學良和人說我就是松齡,松齡就是我。


有了少帥的信任,加上不斷的戰功,郭松齡的權力也越來越大 。但是奉軍中派系鬥爭很厲害,一派就是以郭松齡為首的“陸大派”,另外一派是以楊宇霆為首的“士官派”。倆派逐漸發展成水火不容的關係。郭松齡早在起兵前的1924年,就對張學良說:“上將軍被屑小包圍,腦筋太舊,我要推你繼任東北首腦,改革三省局面。”從這個話分析,他和楊宇霆等有矛盾不假,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政治抱負也是真的。

郭松齡是同盟會員,受過現代軍事教育,所以和張作霖發生衝突是必然的。


而張作霖這個人,也有他的特點,他初見郭松齡就說:我不管你是啥會,只要你在我這好好幹,我就給你升官。


所以郭松齡的“背叛”令張作霖很震怒,“我姓張的用人,向來賞罰分明,李景林,徐蘭州這些人是外來的,與我素無瓜葛,于學忠是吳佩孚的外甥,誰都知道我和吳佩孚對頭多年,可我對他外甥是重用的。”

“郭松齡他自以為有功,在座的誰不比他資格老,湯二哥和我穿一條褲子”從張作霖的表態中,可以看出他和郭松齡主要是理念上的差異。


張作霖一生信奉關公,講究忠義,信仰綠林,最恨反叛,所以事後不但將郭松齡處決,而且還砍掉雙腳,暴屍三日,並讓人將摻象拍成照片,全東北發放。

而反觀張學良,命令屬下把照片收集焚燬。


當時的輿論有二種評價,一種是認為郭松齡是改造東三省的為人,為民請命,奮不顧身。另外一種評價就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

回到題目,總結一下

郭松齡反奉,最主要的是因為他的政治抱負,直接的原因是和楊宇霆等人的根深蒂固的矛盾,進而認為張作霖昏庸,直接的誘因則是因為二次直奉大戰後覺得張作霖賞罰不公,加上身體不好,自覺實現抱負的時日不多,張學良的信任。眾多的原因合在一起,促成了他的反奉。


暖歷史


郭松齡是近代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和張學良的關係尤其親密。但是由於他在關鍵時刻發動了反對張作霖的起義,最後功敗垂成,結果被張作霖所殺。

要知道郭松齡一直是奉系的重要人物,張作霖和張學良可謂都是比較信任他的,給予他高官厚祿。那為何郭松齡非要最後起來造反,導致自己無法得到善終呢?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郭松齡和楊宇霆的矛盾。因為在奉軍中有兩派勢力互相鬥爭,郭松齡屬於國內陸軍學校畢業的,而楊宇霆等人屬於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雙方的理想,目標還有治軍理念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再就是奉系老大張作霖對這些人厚此薄彼,最終惹惱了郭松齡。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系軍閥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其中郭松齡在其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但是事後張作霖卻賞罰不公,把山東封給了張宗昌,安徽封給了楊宇霆,而作為最大功臣的郭松齡,卻什麼也沒有得到。而郭松齡本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問題,他過於自傲,不屑與人交往,本來張學良多次想緩和他和楊宇霆的緊張關係,可是一直不能成功。

郭松齡在開始起兵反奉的初期,形勢還是非常有利的,當時他還聯絡了馮玉祥等軍閥一起反奉。可惜後來馮玉祥等人也並不是真心為郭松齡出兵,所以打著打著他們就退縮了。而奉軍畢竟是張家的軍隊,多年來一直奉張家父子為主,所以在張學良出面之後,郭松齡的軍隊就不再那麼受郭松齡的控制了。而在關鍵的時刻日本人也出手,最終導致郭松齡功敗垂成。本來張學良還想保住郭松齡的命,但是張作霖卻搶先出手,殺掉了郭松齡夫婦。

所以郭松齡反奉主要是因為自身比較偏激,再加上張作霖賞罰不公,同時作為新派軍隊也不願意在參加軍閥之間的混戰,搞得民不聊生。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首先,東北王是印證北洋軍閥封建統治的稱呼,當時張作霖的稱呼其實是陸海空大元帥,東北保安軍總司令,冷不丁聽起來是管理保安的!

其次,張作霖雖然稱雄東北,卻是從底層摸爬滾打走向權力之巔,用了近三十年,從清末成為民團防練,直到皇姑屯事變,東北也並不全都是張氏一家之言!

如馮德麟,吳俊生都擁有自己的勢力,張作相,李景林也都各懷鬼胎並割據一方,只是張作霖代表的張氏,是其中勢力最強大,經濟實力最雄厚的!

張作霖善於籠絡人心,也善於經營產業,在各方勢力的角逐中成為東北的代表,和各方利益的庇護者!

郭松齡雖然在直奉大戰獲得奇功,被張學良委以重任並推薦為封疆大吏,但東北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因此張作霖並未完全滿足郭松齡的期望!

郭松齡反奉倒張,最開始是以張學良的名義,挾持部將回師東北,卻在勝利之時踢開張氏,而宣言民主主義思想!

東北軍中家眷皆在東北,錢糧供應全靠後方支援,奉系又有日本人的支持,郭松齡最終戰敗被殺!

但郭松齡的影響巨大,首先是東北軍中少壯派被大規模清洗,使得東北軍戰鬥力大幅削弱!

其次危難之時使張作霖求助日本關東軍,令日本對東北的滲透更加合法化!

此外東北多年未經戰事,此戰令奉系從軍事,政治,到經濟各層面都遭受重創,所以至今東北老人都對郭松齡不滿!為個人野心付出東北!


多臻貴


在東北王張作霖的奉系裡,張作霖,張學良,郭松齡三人可以說是關係極為親密的三人,其中張學良待郭松齡更是親如兄弟,在郭松齡起兵之後,更是蝴蝶效應改變了中國的近代史。

當時在郭松齡的手中握著的是張作霖東北軍中最精銳的七萬大軍,一個地方的軍閥,將手中最精銳的力量交付到了外姓人的手中,對於他的信任可以說是推心置腹了。

在當時郭松齡與張學良的關係中,張學良對於郭松齡也是親如兄弟,郭松齡的反叛也讓心思焦慮的少帥張學良從那時候起就抽上了大煙,張作霖更是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高利貸”條約,給以後的皇姑屯事件埋下了伏筆。

郭松齡有一個外號叫做“郭鬼子”因為郭松齡的身材高大,而當時的東北駐有俄國與日本的駐軍,被當地人不喜,統統的稱為俄國鬼子,而郭松齡與當時的俄國士兵相似,就被取了一個郭鬼子的外號。

張學良與郭松齡兩個人的關係也可以從很早說起,張學良在小時候就已經見過郭松齡,那時候的郭松齡也為張學良講解了自強救國的路線,後來張學良進入了奉軍自辦的陸軍學校講武堂學習。緣分讓張學良與教官郭松齡又一次見面了。

在講武堂裡,郭松齡不但教給少帥先進的軍事知識,還給他灌輸救國救民的道理。

而張學良本身就對於西方的思想並不是很排斥,於是兩人漸漸的發展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同時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和郭松齡的夫人韓淑秀也變得情同姐妹,韓淑秀遇到經濟上的困難,于鳳至也都會用自己的私人財產幫助她。

在講武堂中,郭松齡對於所有的學員都是一視同仁,張學良身上的少爺脾氣也很快的就被消磨掉,也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在畢業之後也將郭松齡調到了自己的“新軍”上任職,一起操練新軍整頓軍紀,這隻軍隊也很快的成為了東北軍的精銳。

隨著張作霖實力的日益強大,他的目光也望向了關內,很快就發動了第一次的直奉戰爭,但在直系軍隊的先進戰術以及大炮轟擊下,張作霖的軍隊也是節節敗退,甚至差點被直系軍隊端了老窩,最後在山海關前,還是張學良和郭松齡的三八旅最後頂住了進攻,最後直奉議和。

而張作霖在稍作休整之後,也很快就發動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簡稱復仇之戰,在這次戰爭中,郭松齡率領著新軍一鼓作氣打到了秦皇島,這場戰爭以奉系的勝利結束。

而這兩次大戰也奠定了郭松齡在東北軍內的地位,也得到了張作霖與張學良兩人的器重,張學良人前常說郭茂辰就是我,我就是郭茂辰,足見其厚愛(郭松齡字茂辰)。

甚至張學良還為郭松齡爭取到了指揮權,在張學良不在天津的時候,這隻七萬人的精銳部隊郭松齡一個人說了算。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郭松齡最後也在種種原因下打出了清君側,擁立張學良的口號徹底的背叛了奉軍。

1:與楊宇霆的私怨

這個恩怨還要說到當時的“復仇”之戰,在當時楊宇霆就迎合了張作霖挺進關中統一全國的思想,而郭松齡當時卻希望奉軍可以好好的經驗東三省,不要自相殘殺。

後來第二次直奉大戰以奉軍大勝結束,張作霖也開始大封有功之臣,把安徽封給楊宇霆,山東封給張宗昌,把江蘇封給姜登選,可作為“復仇”之戰最大功臣的郭松齡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所以在當時的奉軍內部,以楊宇霆為代表的“留洋”派總是在郭松齡為代表的“本土派”面前趾高氣昂,以現在的看法來看待這件事情,想必也是張作霖想要將郭松齡與張學良徹底的綁在一起,好給張學良鋪路。

2;中間人“兩邊沒逢源”的郭松齡

張作霖作為從老牌軍閥一直到新式軍閥,他的隊伍中有兩種人最為多見,一種是當年刀口舔血的兄弟,這些人為張作霖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深受張作霖的信任,而另外的一群人則是張作霖蒐羅來的各種新派。

但新派與舊派兩撥人經常的因為作戰思想與帶兵方式之間產生很多的矛盾,在形式的逼迫下,張作霖也越來越信任新派,所以兩派的矛盾也在日益激化中。

而在這兩派中,郭松齡卻是一個“異類”,因為性格剛直、自尊心過強,落得個兩邊不討好,成為了孤家寡人一個。

3:民族大義

郭松齡曾經參加過孫中山的隊伍,對於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也是相當的認同,他的夫人韓淑秀也是同盟會會員。

這樣的郭松齡在軍官學院的時候,也時常的會拉張學良兩個人一起討論強國之路,而郭松齡在得知了張作霖準備大打內戰消息的時候,也是頗為反感。

不過郭松齡的那場兵變,雖然出發點是救國救民,但不難發現雙方背後國外勢力的影子,並且在那場事變中,張學良也使用飛機散發傳單“吃張家飯,不打張家人”也在郭松齡的部隊中產生了一定的反戰情緒,這些事情疊加起來,也註定了郭松齡的敗局。


娛樂吃瓜主


我們知道,郭松齡作為張作霖的五虎上將,郭松齡是其中比較有軍事能力的一個人,看過李雪健老師主演的《少帥》的人都知道,郭松齡在一出場就和我們的少帥張學良攪在了一起,這也是張學良為什麼那麼信任郭松齡的原因了,而郭松齡最後的軍事權利也是非常大的,直接做到了軍團長的位置,那麼,為什麼張作霖給了郭松齡那麼大的軍事權利,郭松齡還是要率領自己的部隊反奉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郭松齡作為辛亥革命的殘餘的勢力,對於張作霖的統治自然是看不下去的,張作霖作為晚清時期出生的人,滿腦子想的都是統一中國自己當皇帝,而郭松齡就不一樣了,作為接受過新思想的人,郭松齡滿腦子想的都是解放東北進而解放全國,把人們從大清帝國的思想中解放出來,正是因為思想上的不統一導致了郭松齡要反叛的主要情緒!

其次就是張作霖對於直奉戰爭後的利益分配不均,我們知道,在第二次直奉戰爭過後,郭松齡作為戰功最大的人,按理說得到的利益應該是最多的,但是張作霖卻因為郭松齡是自己兒子的人,所以並沒有分給郭松齡更多的利益,原本屬於郭松齡的江蘇省督辦最後卻跑到了奉軍的總參謀長楊宇霆身上,這也是導致郭松齡叛變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最後卻讓人家當了皇帝,讓誰誰心裡也不爽!所以郭松齡的心理很不是滋味,最後還是決定要反叛張作霖!

然後就是郭松齡的實力已經膨脹到了一個無法企及的地步!我們知道在,東北的講武堂建立之後,郭松齡在擔任講武堂的總教官之後,為奉軍培養了一大批軍官的同時,還為自己暗中培養了很多的勢力,而在郭松齡反奉之前,他就提前做好了準備,把自己的心腹都一一提拔了上來,更是有的人直接連蹦三級。把自己的心腹提拔上來之後,郭松齡就開始準備下一階段的工作!郭松齡的反奉,跟他們有很大的關係!

還有就是張學良的不成熟和媳婦的蠱惑了,郭松齡作為新思想的傳授者,對於張作霖這樣的奉軍的老派人物當然是勸說不動的,所以郭松齡的妻子就建議郭松齡把目光放在張學良的身上,但是無奈張學良成長得太慢了,跟郭松齡的預期差距太大,郭松齡當然是等不及了,再加上妻子在耳邊不停的絮叨,所以最終郭松齡才下定了反奉的決心!

當然了,郭松齡反奉事件是以郭松齡失敗而告終的,對待郭松齡這樣的白眼狼,張作霖並沒有心慈手軟,抓到郭松齡之後就直接就地槍決了!而這也是郭松齡的最後的結局,其實小編認為,對待郭松齡這樣的人,唯有先殺之而後快,雖然張作霖做了東三省的老大,但是他並不像其他軍閥一樣魚肉百姓!相反的,張作霖還為東北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作為這樣的一個老大是很得民心的,郭松齡在民心方面就已經輸了!


熱血方圓


小雪微鑑:郭松齡為什麼反奉?這個問題要看當時的國內環境。其實,郭松齡反奉的原因就是以下三點:其一,傳統思想觀念的作祟,第二,就是自己想佔山為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串通馮玉祥,想成為東北王,第四,就是和民國政府有所交易。

郭松齡並沒有傳說中那樣賢明,一山不容二虎,郭松齡身為奉天督軍參謀長,不甘趨於人下

歷史上,郭松齡和張作霖兩個人的淵源其實並不很深,在大革命失敗後,在張學良的引薦下,才成為張作霖的左膀右臂,而張作霖也是一個愛才如子的人,自然順水推舟。

在日本人的眼中,張作霖是東北王,但是張作霖並沒有宣佈獨立,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滿清舊臣,自然也是中國人,又怎麼會鬧獨立呢。

在奉天,有三個勢力,一個是以張作霖為首的守舊派,張作霖是綠林出身,自然而然一身匪氣,但是,郭松齡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以他為首的陸大派在很多問題上並不同意張作霖的觀點,時間長了,兩人就出現了裂痕。

反奉是需要機會的,而直奉戰爭期間,給了郭松齡最好的機會,他認為,自己不甘做張作霖的部下,希望可以投靠南京站政府,其實,他是受到了蔣介石的口頭承諾,可以封他個東北王。甘做其下,自然而然不是郭松齡的作風。

東北軍一直以來,都是張作霖一手帶出來的,兵敗在所難免

郭松齡起兵反奉之前,張作霖待他可是跟親兄弟一樣,縱然有前般不是,也不能這樣做,事實證明,郭松齡的反奉主張是錯誤的,他是後來人,自然扳不倒張作霖。


明面上,當時張作霖答應了日本的條件,在幕後,日本人把張作霖看成是東北的合法政府,因此,日本勢力暗地裡還是幫張作霖的,後來是因為張作霖不想做漢奸,才被日本飛機炸死。

最後,就是跟著他一起反奉的兄弟們。在很多人眼中,張作霖是最高長官,對長官開炮,很多人都做不到,這樣的部隊肯定要吃大虧了。

綜上,張作霖是東北王,郭松齡是後來者,說一萬種理由也沒用,郭松齡必敗。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誰在吹捧郭松齡?

是蔣匪餘孽!

(一)

郭松齡1910年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參加過鎮壓四川保路運動。

1911年從武漢回東北密謀起義,險被處死,1917年參加孫中山叛亂護法,再回東北當教官,遇上策反對象張學良,成為少帥主子和心腹,實際是賣中國領土,滅亡東北軍革命黨臥底。

(二)

1919年11月北洋政府段其瑞派徐樹錚,帶3000河南安徽新兵收外蒙古。

1921年2月,一幫外蒙沒落貴族組織的800人游擊隊,把鎮守外外蒙的奉系郭松齡一萬多人正規軍追的沒處躲,弁蒙而逃,自此,中國軍隊再沒進過外蒙。

(三)

1925年郭松齡在日本,知道日本支持張作霖,郭松齡與善叛換主當代呂布馮玉祥共商聯手,消滅奉系,由於馮呂布失信掉頭回京逼宮,電請孫大炮當黨皇上,出賣了郭松齡,馮搶投奔革命黨頭功,弄得無後援郭被斬殺!

(四)

27年,挾倭傍俄蔣介石被趕下臺,東去日本求主子不要再扶植張作霖,被日本拒絕。

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蔣幹掉,張學良移幟,完成蔣統一中國,當倭俄兒皇帝夢,對內實行法西斯軍政府管制。

(五)

幾十萬東北軍,讓蔣難寑,鼓動張少帥打蘇俄,借力滅東北軍。

逼張少帥剿紅軍,消耗東北軍。

(六)

西安事變後,蔣終於徹底解決了東北軍,按照自已意願和浙江東林黨的嫡系支持,完成搶光亡淨中國意願,做為向他國父和主子的忠孝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