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現在百家講壇不火了?

小蟻水上漂


如果你知道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字,而你又不是學者,那麼你肯定多少看過一點《百家講壇》。話說當年百家講壇也是真紅火,捧紅了一大批電視學術明星,帶動了全民讀史的熱潮,這些學者的書、光盤一時之間炙手可熱,賺得盆滿缽滿。但大概從2009年左右,《百家講壇》的收視率開始下降,最近趨於平穩,是人們都看膩了嗎?也不全是。



在2015年左右於賡哲老師的微博上澄清了百家講壇收視率跌入谷底的謠言,當年平均收視率在0.2左右。根本沒淘汰的可能,現在錄製計劃已經拍到明年了,不高但也不低。整體來看確實風光不再了,要知道這個節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保持央視10套收視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學術明星,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文化事件。


搬搬手指頭,易中天、于丹、酈波、王立群、蒙曼等一大批學術明星都直接受益於《百家講壇》的收視紅利,但這種專家清口相聲式的宣講在媒介較為單一的時期還可以佔得頭籌,但如今卻大不一樣。微信公眾號、知乎、頭條文章、悟空問答、梨視頻動歷史等大量自媒體平臺活躍在網絡世界,歷史知識的獲取、傳播更為廉價,其中不乏優秀作品。傳統的宣教和政治史、軍事史、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口味。大家確實是審美疲勞,聽膩歪了。



從2013年前後國內多家出版機構集中引進了大批海外優秀的歷史科普類作品,點燃了非虛構社科、歷史作品的新時代。一時之間《縱樂的困惑》、《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哈佛中國史》、《維梅爾的帽子》、《天國之秋》、《奧斯維辛:一部歷史》、《人類簡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等書強勁盤踞新書暢銷榜和預售榜單。這些國外漢學家、記者、傳記作者為主體的寫作群體的特色是語言平和易懂,文筆流暢,視角獨特新穎,一時之間擁躉甚多。


目前國內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叢書;後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國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歐洲史、世界現代史系列、三聯書店的新知文庫都不斷花樣翻新,更新刺激了國內優秀歷史讀物的翻譯引介。在此基礎上,部分讀者的口味提高了,素養提升了,以往的快餐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這些作品因為其裝幀精美、內容優質、活動策劃細緻而廣受好評,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電視+簽字售書模式。


更為影響深遠的則是2016年以來的知識付費浪潮的興起,許多平臺推出了有聲書,解放人們的眼睛,同時也打造了很多名家歷史課。這些課程設計更有針對性,更加個人化,服務周到,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和學習習慣。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百家講壇》後期發展過程中思路的走偏,為通俗而通俗,甚至不惜歪曲史實,罔顧細節,割裂了嚴肅學術研究的基礎,弱化了人們對其信任。(代表事件是北大學生對於丹的排斥。)


1、https://www.so.com/s?ie=utf-8&class="lazy" data-original=360chrome_toolbar_search&q=%E7%99%BE%E5%AE%B6%E8%AE%B2%E5%9D%9B%E6%94%B6%E8%A7%86%E7%8E%87%E4%B8%8B%E9%99%8D

2、百家講壇節目介紹

3、http://sh.qihoo.com/pc/968257af4d7750533


歷史研習社


現在幾乎不看《百家講壇》了,而且已不記得從何時開始不看的。

自2001年7月開播的央視品牌欄目《百家講壇》,堪稱紅極一時的“造星機器”,作為一座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的熒屏橋樑,打造出易中天、紀連海、于丹、袁鵬飛、閻崇年、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專家型熒屏明星。一時間,這些學者明星所擁有的粉絲甚至可與歌星、影星比肩。

然而,15年過去了,曾經風光無限的《百家講壇》不僅已喪失了“造星”功能,收視率也逐年下降,恐怕已成為不爭的現實。有一陣,由於《百家講壇》收視連續跌出央視10套所有欄目前十名,其地位岌岌可危,甚至一度傳出了將停播的傳聞。

當年受到萬眾矚目的《百家講壇》為何出現收視冷落,對此觀眾議論紛紛。

有人歸納出《百家講壇》存在著節目偏娛樂、解讀顯淺陋、題材不夠新、講解太枯燥、話語權霸道等五大問題,說她過快地完成由“純學術”到“泛娛樂”的轉型。過度的包裝、過度的炒作,歪說戲說多了、懸疑與噱頭多了,讓講壇充滿了媚俗氣息,越來越像娛樂類脫口秀節目,難免遭遇到瓶頸。

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百家講壇》品位過高,帝王將相的故事說多了,選題變得越來越窄。同時,像易中天、于丹那般善於演講的學者就那麼可遇而不可求的幾個人,因此新人難以推出,形式又多年不變,再加上全國各地類似節目一窩蜂競相模仿,時間久了,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也是情理中事。

《百家講壇》的收視冷落,令人想起了央視另外兩檔講壇類節目《開講啦》、《青年中國說》的興起,同時也證明了講壇類節目唯有創新、與時俱進才有出路。

《百家講壇》是專家、學者“一桌、一人、一口”的自我演講與單向灌輸,15年來從未改變,既沒有觀眾的互動環節,也沒有彼此爭論的空間。就是這麼一座單向通行的橋樑,阻礙了觀眾互動交流,在“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顯然有點落伍。

而登上《開講啦》、《青年中國說》講壇的嘉賓都是現身說法,而臺下眾多聽眾可與嘉賓積極互動、討論甚至爭執,猶如網上的點贊、點評、爭論,充滿了互聯網的平等、互動、寬泛、多元、參與、挑戰等特點,如此的自由碰撞,無疑比單向說教更具吸引力。何況,後者更貼近當今時代,話題也更接地氣。由此可見,講壇節目潮起潮落,其實反映了節目創新與守舊的巨大落差。

《百家講壇》的遇冷是一個值得反思的話題。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百家講壇》能走出過於精英化、學術化的束縛,將自己定位的更加通俗化,更加接地氣,還是可浴火重生的。因為老百姓對歷史文化、國學知識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一檔電視欄目單靠簡單的複製,必定會走向滅亡。所以《百家講壇》要想有新的發展,就必須創新,一定要推出新人、新選題、新思路,那就是培養一批具有號召力的主講人,開拓更多的講壇話題,挖掘更多的講座內容。

同時,不少觀眾也強烈要求繼續保留這一檔學術性文化節目,不能因講壇節目收視率低了就末位淘汰掉,讓其成為一段歷史。他們強調,電視熒屏上不能全是泛娛樂化的東西,純文化節目的可以被擠壓,但應該有自己的位置。


不二文旅


最開始的易中天,紀連海還是有實料的,尤其是他們二人的治學態度,講究史必有出處。史必有依據,不清楚的知識點寧願不講,態度嚴謹,令人敬服。

後來的錢文忠教授,更是國內大牛,季羨林的學生,國內乃至世界上少有的古梵文學者,其講述通俗易懂又不失高深莫測,乾貨十足,誠意滿滿。

等閻崇年來了就開始夾帶私貨了,什麼揚州十日民族融合啊,剃髮易服歷史進步啊,脫離史料,胡編亂造,是百家講壇下坡路的開始。

後面的袁騰飛就更信馬由韁了,觀點前後矛盾,立場分外可疑,屁股歪出了天際。

最後最出名的于丹,堪稱雞湯學鼻祖,開創了一種說了很多叼的不行的話就是沒屁用這種文章形式,是今天很多雞湯公眾號的祖師奶奶。 從這些人物上,你就能看出百家講壇怎樣一步步從講學權威,一步步變成了地毯大雜燴。


扣毛


第一,江郎才盡,沒有更多的話題了。百家講壇開講至今,可以說從文學講到歷史,從軍事講到政治,從生物講到經濟,從遠古講到未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九流三教,前後幾千年的時代中和人有關的,無關的,該講的都講了,不該講的也基本上都講了,也沒什麼更多的好題材可講了。

第二,部分學者炒作學術,為了標新立異而立異,只為了出名而已。多數學者的觀點應該講都還是比較客觀和中肯的,但是也有很多的所謂學者為了抬高身價,故意語出驚人,弄出一些不一樣的觀點,覺得說出一些別人沒說過的,或者不敢說的就是有學問。學術自由應該提倡,帶有自己的主觀態度去理解文化也沒有原則問題,但是個別所謂的學者利用百家講壇出名之後,沒有下限的整出一套又一套沒有原則和底線的觀點,譁眾取寵,顛倒黑白。不僅影響了學者自身的形象,也抹黑了講壇的光輝形象。

第三,審美疲勞,吸引力下降。講壇剛剛開講時,新穎的模式吸引了很多觀眾的關注,同時配上各種雜誌書刊的印刷,社會知名度極高,百家講壇上的觀點成為很多文化人引經據典的來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看久了一種模式,慢慢的也就覺得沒意思了,搞來搞去就那麼一套,而且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天一集一集的看個什麼劇,也沒什麼耐心。加上主要的熱門都講完了,剩下的也沒什麼意思了。

最後,民眾文化素質的逐漸提高,有穩定的價值觀世界觀。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基礎教育的長期鞏固,民眾的文化素質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擁有自己穩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像過去,聽到什麼都覺得有道理,百家講壇上說什麼都覺得是真理,百家講壇上講了什麼和自己想的不同的,就會反思是不是自己錯了。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會在通過百家講壇來端正自己的歷史觀,價值觀,世界觀,家庭觀了。用有的網友的話來說,可以概括為,就是容易被洗腦,隨意被灌輸思想的人越來越少了。


徽南城意


《百家講壇》最火的那兩年我剛上高中,算是一個忠實粉絲。對於那時的我而言,《百家講壇》為我打開了一扇文史的大門,擴展了知識面,尤其是于丹和易中天,一個讓我學會了說話的技巧,一個讓我走近了美學、李澤厚、錢穆、呂思勉、鄧曉芒、樊樹志。後來到了北京上大學,還參加過一年《百家講壇》的錄製,親眼見過了易中天、錢文忠、袁騰飛、蒙曼、王立群、閻崇年、康震、鮑鵬山、馬未都、酈波,也在2009年春節特別節目裡以觀眾發言的形式露過一分鐘的臉。從大二開始,對於《百家講壇》就不再怎麼關注了,對於幾位主講人也有了新的思考和評價。

《百家講壇》的崛起與沒落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蕭何。最初的《百家》請的都是周汝昌、葉嘉瑩、楊振寧這樣的大家,在大學禮堂裡開講,講的都是各個學科的嚴肅學術,收視率自然不會太好。後來《百家》做出了調整,定位“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宗旨,用專門的錄影棚打造一人、一桌、一課堂的錄製方式,專攻古代文史內容,授課內容強調故事性和普及型,在起伏懸念的情節中插入少量評論。這是一種類評書的模式,最符合大眾的審美和接受能力。參與錄製的那一年,我看到影棚裡最多的觀眾就是老年人,帶著保溫杯一坐坐一天,全當聽書,聽膩了直接在座位上打個盹兒,有時一直睡到那句“請看下集”時才醒過來。

大約是在閻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漢代風雲人物》開始,《百家》火了,隨後的孔慶東、于丹、紀連海、王立群、錢文忠、袁騰飛、蒙曼、馬未都都成了紅極一時的文化明星,各大媒體重點關注。孔慶東曾有一句誇讚《百家》的話:“《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不僅概括了這一節目彼時的精彩,也點明瞭節目的通俗性、娛樂性和消費性。

正因此,《百家》講壇的走紅也引來了不少批評和質疑。私以為,那些敵視大眾傳媒形式、拒絕文化走向大眾的學院派聲音實在沒多少意義,指出各種學術硬傷的嚴肅批評倒確有重要價值。

如日中天的《百家》講壇顯然對這些聲音沒太當回事,也沒能力當回事,畢竟節目組無力給學術水平把關。更要命的是,從那以後講課模式和選題就再沒有做出太大調整。從講課模式來說,類評書形式對主講人的依賴性很高,語氣語調、節奏表情、故事編排,甚至氣質和風格都有極大限定。所以自從最火的那幾位漸漸退出之後,就再也沒有哪位主講人脫穎而出了。從選題來說,翻來覆去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三國明清、史記論語,又都浮於淺層化通俗解讀,聽得多了自然會膩。當綜藝崛起、網絡奪位時,《百家》自然就風光難再了。

觀眾都是喜新厭舊的,大眾總是喜歡新鮮刺激的,一檔老節目的沒落屬於正常規律,連快男快女、《中國好聲音》這種綜藝節目都會過時,更不用說一個文化節目了。所以就此說觀眾水平提高了、文化鑑賞力提高了,我是不以為然的,不信看看如今流行的那些知識付費,難道不就是另一種《百家講壇》嗎?甚至還不如《百家講壇》,畢竟百家主講人都是學校里正經的老師。


徐鵬遠


花無百日紅。

這世上哪有長虹不斷、筵席不散的道理啊?

當然,除了盛極必衰這種難以克服的規律外,百家講壇的衰落還與節目口碑的下滑有關。

百家講壇捧出了許多學術紅人,但這些紅人的爭議太多,最終帶累了節目的口碑。

最好的例子就是于丹了。于丹曾因為在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受到觀眾的追捧,並且聲名大噪。

但是,她也因此而遭到批評。許多專業人士都因為于丹的講解太過天馬行空、太過心靈雞湯而嫌棄她的專業素養。

2012年,于丹到北大某崑曲專場大放厥詞時,甚至被北大的同學們嗆聲轟下了臺。

百家講壇面對的是文史愛好者,主打的招牌是:專業學者來科普。

觀眾什麼都不懂,就是希望能夠讓老師講解來學習知識。現在這個老師被她的同行如此質疑,那還有何威信可言?普通人也會質疑這些人是不是仗著觀眾不懂,就索性胡說八道。

久而久之,觀眾就會留下這樣的印象:來百家講壇的人都是二流、三流學者。

一個節目的口碑就這樣坍塌了,觀眾自然也就不愛看了。


HuiNanHistory


歷史是過去的今天,今天是過去歷史的延續,歷史與今天是沒有明顯界限的。講史其實是在分析人物,古人和今人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性。

百家講壇已經存續了十餘年了,真的已經江郎才盡了,從一開始的三國史記論語,再到後面的王侯將相,再到唐宋八大家這樣的知名人物。能講又能吸引觀眾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歷史雖然是講不完的。但可惜讓人感興趣的歷史卻已經寥寥無幾了。哪怕同為三國,後三國時期的歷史瞭解的人也遠不如前面的部分。


百家講壇剛出來的時候,確實是火爆異常,在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國民歷史知識普及的節目,再加上百家講壇前期講的都是吸引大家的題材,很有權威性。百家講壇颳起了這一陣知識宣講的風氣,各地紛紛效仿。並與時俱進。如開講啦等節目就開創了一種新的宣講模式。而百家講壇這十幾年來,一如既往的類似於單口一般。看的久了,也就累了。

百家講壇的講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易中天,王立群,蒙曼,錢文忠等老師都講的十分出彩,原本晦澀難懂的歷史從他們口中娓娓道來,結合現世的知識,令人茅塞頓開。他們將自己半生的研究成果搬上講臺,為觀眾普及知識,令人敬佩。眾多講師之中,爭議最大的絕對是于丹老師,倒不是說于丹老師講的不好,而是講的太“好”了,單論演講應該是百家講壇最強的一位,但是問題就在於她對論語的解讀是雞湯化的。且不深入,論語變成了論雞湯。


百家講壇也一度想要轉型,但是卻適得其反,近些年還在看百家講壇的觀眾應該也能感覺到,百家講壇的學術性已經不比當年了。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向娛樂化轉變。但卻又拋不下學術權威的理念。變成現在這樣一個兩不像的局面。私以為,百家講壇並不需要迎合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將學術做到極致才是重要的。


簡族


很多人在成功成名之前,做人誠惶誠恐,做事兢兢業業。然而,一朝功成名就之後,便做人膨脹、做事浮躁。《百家講壇》既然是人做的,自然也帶有人性的弱點。

《百家講壇》的口號是“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初衷是好的,但是發展到後來,所謂的“創新”、“個性”便成為不顧史實、拋棄前人的“為創新而創新"、“為個性而個性”,這一點在蒙曼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蒙曼的《女皇武則天》我沒聽,據說裡面錯誤百出。我只聽過她的《大隋風雲(下)》,說實話,才聽了兩講,就聽不下去了。她竟然把隋煬帝拔高到“千古一帝”的高度,實在讓人無語。

在蒙曼看來,隋煬帝“營長城安華夏萬眾;開運河利中國百代;破突厥而賓服四夷;通絲路以威震殊俗”,創下了千秋功業。只怪當時的隋朝人民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這麼偉大的皇帝,這麼超前的眼光,這麼宏偉的抱負,你們應當心甘情願、感恩戴德地幫助他實現才是啊,怎麼反而推翻他呢?

建議蒙曼教授抽空讀一讀網絡小說《江山美色》。隋煬帝創造的那些所謂的千古功業,都不過是他好大喜功的見證罷了。再說了,這些功業是隋煬帝自己創造的嗎?錯!是隋朝人民創造的!上位者只要下幾道御令,剩下的工作便全交給了下面的官吏百姓。隋煬帝這樣竭澤而漁、勞民傷財的結果就是:“修運河造成千萬民夫的死傷;徵高麗騷動天下;遊江都揮霍無度;輕民生視同草芥。”對此,蒙曼居然選擇性失明,都輕輕帶過了。

作為一名統治者,如果不能為人民創造當下的幸福,他就是不合格的。而後世對一些歷史人物的翻案,通常都是站在當代人的視角,而忽視或淡化了人物的時代背景。所以有人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幸乎?悲乎?

這樣的《百家講壇》,不走向沒落才怪呢!


非白非黑


《百家講壇》當年之所以火,是因為國學熱,學者明星,文化通俗化等元素的合力造成的。但時間久了,新鮮感過去,節目又沒有創新,就出現了疲勞期,遭遇了瓶勁。像易中天,于丹那樣善於演講的學者可遇而不可求。就那麼幾個,可謂鳳毛麟角。再說,有的學者即便很能講,但學術界對這種通俗化的表達評價不高,甚至引來爭議,不利於學術地位的提升。如果《百家講壇》還是過於精英化,學術化,若將自己定位成更通俗化,更接地氣,還可浴火重生。因為,老百姓對歷史文化,國學知識的需求很大。這點,可從《十萬個為什麼》這套叢書發行量近一億冊並影響了幾代人,從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熒屏熱播等現象中得到佐證。同時,也證明了講壇類節目唯有創新與時俱進,才有出路。


論明


我是百家講壇的忠實聽眾,對於那些名家的演講如易中天,王立群,蒙曼,康震等我是反覆聆聽,易中天的品三國,先秦諸子百家我聽了三遍。但是,我對目前的百家講壇欄目已不感興趣,原因有以下幾點:1.重大熱門的歷史題材已基本講完。2.百家講壇的幾個明星教授已退出講壇,目前還沒有出現易中天式的人物。3.審美疲勞。4.欄目還停留在原來是模式,沒有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