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明代宗朱祁鈺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明代宗朱祁鈺,宣宗皇帝的次子。談起景泰帝,大家不免想起任用於謙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英宗復辟等一些傳奇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來大致瞭解一下明代宗的一生。

朱祁鈺的生母,本是漢王府邸的一位侍女,這位漢王就是著名的永樂皇帝的二子朱高煦。宣德朝,宣宗皇帝對叔父漢王朱高煦用兵,御架親征生擒朱高煦父子,並將漢王宮的女眷充入後宮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漢宮侍女吳氏,並深深被吳氏的美貌與聰靈所打動,於是吳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 回京後,由於封建禮教的阻撓,身為罪人的吳氏是不能被封為嬪妃的,於是宣宗皇帝將她安排在了一個緊貼宮牆的大宅院中,並時常臨幸,終於,吳氏珠胎暗接,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鈺,這就是後來的景泰帝。吳氏也因此被封為賢妃,但繼續住在宮外。

宣德八年,宣德皇帝病重,派人將朱祁鈺母子召進宮,並託付自己的母后張太后善待朱祁鈺母子,託孤之後,一代帝王朱瞻基架鶴西去,由於時逢皇帝的大喪,無人顧及吳氏母子的身世,他們就這樣被大家接受了。孫皇后也並沒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鈺為成王,併為他們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們母子居住。 本來成王母子可以平靜地度過一生,但是土木堡的狼煙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先是成王奉命在御架親征期間擔任監國,後來由於英宗被俘,太子朱見浚(即後來的朱見深)才兩歲,國無長君,成王朱祁鈺就被推上了前臺,在孫太后的受意下成王繼承了皇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立英宗的長子朱見浚為太子。

早在朱祁鈺擔任監國的時候,就爆發了關於“南遷”的爭論,翰林院侍講徐呈(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了南遷,並得到一些膽小的大臣的支持,但是由於祖宗的宗廟,陵寢都在北京,于謙當即否決了他的提議,並得到了朱祁鈺的支持。朱祁鈺非常欣賞于謙的能力與魄力,于謙也很欣賞眼前這位年輕人的當機立斷,兩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產生了對對方的傾慕。緊接著發生的午門血案,更加深了兩人的這種感情。 英宗皇帝寵信宦官王振,搞的整個朝廷烏煙瘴氣,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群臣的心中早已醞釀著一股洪流,終於,英宗被俘,王振被殺,群臣的怨氣得以傾吐,眾大臣跪在午門哭諫,要求成王懲治王振的黨羽,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群臣打死。 成王見狀唯恐發生譁變,準備逃走,這時于謙站了出來,他拉住成王的衣袖,對成王解釋大臣門並不是衝著成王來的,只要成王能夠懲治王振的黨羽,群臣願意輔佐成王供圖大業。於是,朱祁鈺下令將宮內的兩個王振的死黨帶出來,交給群臣,這兩人也被群臣當場打死,由此可見王振積怨之深。

景泰帝即位之後,許多被王振排擠的忠志之士得以重歸廟堂,吏治為之一新,同時在於謙的指揮之下,開始了京城保衛戰的準備工作,通州的糧食被搶運進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圍的防禦工事都被加固,于謙還親自遍練了新軍,並放出了石亨參加戰鬥。 同時景泰帝下明詔,各邊守將不得私自與也先接觸,這樣,也先妄圖利用英宗騙取明朝財物,城池的計劃失敗,於是氣急敗壞也先率領大批瓦剌騎兵鋪天蓋地向京城湧來。由於于謙戰前準備非常充分,北京軍民的空前團結,領兵將帥作戰勇猛,終於在北京城外給瓦剌騎兵以沉重打擊,也先不得已退回草原。風雨飄搖的明政權終於在這一戰之後穩定了下來。

景泰朝的政治與正統朝相比應該說是比較清明的,但是景泰帝在處理英宗與太子的問題上犯了重大的錯誤,這也導致了他後來悲劇性的結局。景泰帝在座穩帝位之後,就犯了宋高宗的毛病,不願迎接上皇回京,生怕會影響自己的地位,並因此與朝臣發生了一些齷齪之事。這時又是于謙站了出來,他保證上皇歸來不會影響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終於被說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並沒有提出迎接。 誰知派去的使臣楊善隨機應變,竟將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飯,景泰帝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禮儀上,景泰帝也減了又減,將英宗迎回了北京,並軟禁在南內。在處理英宗迴歸的問題上,景泰帝表現的心胸過於狹窄,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英宗迴歸之後,景泰帝派人嚴加看管,果然如於謙所說英宗的迴歸沒有影響到景泰帝的帝位。但景泰帝並不滿足,他不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兒子朱見濟能夠取代英宗的太子朱見浚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於是他一手導演了賄賂朝臣的鬧劇。 景泰帝授意太監去賄賂當時的重要大臣,希望他們在重建儲君的問題上能站在自己這邊,朝臣門不願公開反對景泰帝,只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樣,太子朱見浚被廢為沂王,景泰帝的親子朱見濟被立為太子。


誰知,天揹人願,朱見濟早夭,景泰帝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不過好在景泰帝還在壯年,子嗣的問題對他來講還不用非常發愁。轉眼已是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得了重病,建儲的問題又成了熱點問題被擺上了朝堂,可眾大臣的意見也並不統一,有的主張復立沂王朱見浚,有的主張立襄王,突然內宮傳來景泰帝病體好轉的消息,於是眾大臣準備第二天上朝與景泰帝商議,但是景泰帝由於大病初癒,第二天早上起床後不久就又睡著了,這一覺即改變了景泰帝的一生,也改變了大明王朝的命運,更改變了歷史車輪的走向。 群臣沒有等到景泰帝,於是相約明天早朝再來,誰知就在這天夜裡,爆發了著名的奪門之變英宗復辟,景泰帝也於不久後去世,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于謙、王文被殺,明朝歷史上景泰帝的統治時期就這樣宣告結束。 景泰帝支持于謙反對南遷,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重用正統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瀾於即倒,並對明朝戰後的恢復做出了貢獻,但對待迎回英宗的問題上他顯得過於小氣,同時在太子問題上他又顯得得寸進尺,最後景泰帝的一生以悲劇告終,他的功過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明憲宗朱見深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明憲宗朱見深,原名朱見浚,英宗土木堡之變後,兩歲的朱見浚就被孫太后立為太子,誰知命運與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後,隨著政局的逐漸穩定,就開始考慮如何廢掉他,而用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

經過一番精心的謀劃,朱見浚被廢為沂王。但是上天好像只垂青於他,此後不久先是被立為太子的朱見濟早夭,然後是著名的“奪門之變”,這樣不僅他的父親奪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復得,他父親改元天順,也將他改名朱見深。但由於幼年卷在皇位之爭的漩渦中,精神壓力非常之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

天順八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見深繼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為了明朝第八位皇帝。憲宗即位之初任用李賢為相,閣臣之中還有彭時、商輅可謂是人才濟濟,朝政也曾比較清明,但只是曇花一現。

不過最值得一題的是,憲宗皇帝的撥亂反正做的還是不錯的,他先是為于謙昭雪,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稱頌之聲,之後,他又不顧景泰帝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報怨,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對景泰帝的陵寢進行了整修。由於名相的輔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成化皇帝在即為之初還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現的。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但是隨著明朝土地兼併的嚴重,官吏對百姓的壓榨,許多農民流離失所,大規模的內亂正在醞釀之中。成化朝,這種情況不斷惡化,百姓終於忍無可忍,荊襄爆發了劉千斤起義,廣西爆發了少數民族起義,雖然這些起義都歸於失敗,但已經為明朝的政治敲響了警鐘。

更值得一提的是廣西的少數民族起義雖然被鎮壓了,但是它的影響卻非常“深遠”。因為成化朝最顯眼的兩位人物都出自這次戰鬥的俘虜,其一就是一手遮天的大太監汪直,另一個就是孝宗皇帝的生母紀氏。

先說大太監汪直他本是廣西少數民族,由於起義的失敗成年男子被殺,小孩與女人被送往宮中為奴,汪直就這樣進宮做了太監,由於他善於鑽營,而且又攀附上了當時宮中的實權派萬貴妃,因此官運亨通。成化十三年,憲宗皇帝設立了著名的特務機構“西廠”,使得明朝的廠衛制度達到頂峰,而汪直就掌握著西廠的實際指揮權。汪直也憑藉特務機構不斷排除異己,樹立親信,朝廷被他搞得烏煙瘴氣。

汪直還多次作為監軍隨軍出戰,所到之處官吏都小心侍奉,加緊搜刮百姓,購買大量珍寶取悅汪直,可以說汪直所到之處,就像鬧了一場蝗災。由於汪直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的交相彈頦,憲宗皇帝也因此對他失去了興趣,在汪直的最後一次監軍過程中索性將他留在了邊關,之後又將他貶到了南京,大太監汪直漸漸在歷史中消失了。

汪直走後,朝廷並沒有安定下來,憲宗皇帝開始寵信佛道,任用奸佞,許多社會無賴,騙子打著XX法師、XX真人的旗號得以混進宮中,而朝廷的重要官吏也腐敗到了極點,當時百姓就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說法,將這些朝廷的蛀蟲貶得一錢不值,這些大臣不但貪贓枉法,而且為了取悅憲宗經常以房中術進獻,明朝政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

明朝那些皇帝之六(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

成化皇帝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就是他竟喜歡一個比自己大19歲的宮女,而且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變。這位宮女就是萬貴妃。她的出現造成了明朝第一個外戚亂正的局面,他的親戚在她的庇護下到處搶佔民田,而且許多官吏也通過賄賂她而得到了提升,不過萬氏對於朝廷的控制比其他對內宮的控制就可謂小巫見大巫了。

她緊緊籠絡住成化皇帝,使得後宮無人敢觸犯她的勢力。成化皇帝的正宮皇后吳氏,就是由於與萬貴妃發生口角,並動手打了萬氏,被打入了冷宮。新皇后王氏也只好曲意逢迎,才得以報住了皇后的位子。由於萬貴妃的親生子的早夭,為避免失寵,他開始控制被皇帝臨幸的宮女,一旦發現宮女懷有身孕,不是強迫打胎,就是致死。險些使成化皇帝斷了子嗣,好在上文提到的紀氏在太監的幫助下偷偷產下一子才為憲宗保住了一點骨血。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暴亡,憲宗皇帝也因悲傷過度於數月後去世,為太子朱佑樘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