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你在隴南待了多久?

3年、5年、10年或更長也許你已經很瞭解隴南但關於隴南還有許多特別的存在

巴妹這就講給你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 ↓ ↓

1

是古猿的生活棲息之地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早在洪荒時代,隴南已是古猿生活棲息之地,“武都森林古猿”化石,距今有1000萬多年。“武都森林古猿”是生活在人猿分野初期彌猿類的一個早期代表。

2

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已有7000多年了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早在7000多年前,隴南地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始設武都郡。

3

“乞巧”是秦人遺風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詩中描寫的乞巧節,在隴南西和、禮縣一帶流傳了2800多年。

4

秦人在此養馬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最為可靠的出土文物證明,秦朝時期,西漢水上游仍然是秦人養馬的牧場,這裡水草豐美,氣候適宜,鹽井的鹽水溢出地表,可供騾馬就地食用。

5

西漢時隴南已在釀酒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西漢時,隴南就已在釀酒。徽縣伏鎮,民釀民銷,酒旗高懸。徽縣出土的西漢時的釀酒器,有可以用來發酵、儲存和瀝酒用的大口樽、翁,有底部有空漏器的大型陶器製品。據推斷,西漢時徽縣就已經出現了蒸餾酒,東漢時徽縣已經用青銅蒸餾器釀造酒了。

漢武帝天漢三年春,禁民釀酒,酒的酤釀統統歸官家掌管,以便聚稅。

6

歷史上的隴南五國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東晉、南北朝時期,全國各地割據政權林立,四方戰亂不已。在全國大環境的影響下,從公元296年到公元580年的284年中,隴南先後出現過仇池國、宕昌國、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等5個氐、羌民族的地方政權,通常稱為隴南五國。

隴南五國與中原十六國、南北朝等大國及周圍其它地方政權頻繁交往和連續戰爭,在隴南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7

大小梁太后統治西夏30多年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宕昌古國又稱宕昌羌,是中國十六國時期末期至南北朝期間的羌族所建立的一個政權,首領姓梁,史籍第一位有記載的首領是梁勤。讓人驚奇的是在大國林立的夾縫中,宕昌國竟然存在了140多年。

宕昌國滅亡了,但梁王的後裔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大小梁太后統治西夏30多年。

8

武都角弓咂杆酒始於唐代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據史料記載,武都角弓咂杆酒始於唐代,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角弓咂杆酒的產地朝陽洞,曾出三佛(古稱三仙),即唐代“坐仙”、宋代“立仙”、明代“睡仙”。朝陽洞樹林下有兩株千年古青楊,當地人稱為“神樹”,上棲仙鶴,並有清泉從山澗流出。當地人用此泉水釀造咂杆酒已有千年的歷史。

角弓咂杆酒釀製作於2011年被列入省級非遺目錄,目前,省級代表傳承人為徐蘭蘭、徐苟鳳。

9

隴蜀茶馬道與茶馬互市之地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茶馬古道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茶葉交換馬匹為主的商貿通道,它是亞洲大陸龐大和複雜的古代商路之一。隴南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分佈區域,史料多有記載,境內也發現大量記錄茶馬互市內容的碑刻。

宋明時期茶馬交易的茶葉主要來自四川,隴南在歷史上是川茶北上後換取馬匹的必經之地,在當時全國茶馬交易格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朝廷設在隴南的茶馬場、賣茶場、批驗所和巡檢司等場所和機構,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居全國前列。

10

歷史上首次實行銀本位紙幣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當年徽縣駐守著吳玠的十萬大軍,當地經濟繁榮,但白銀、銅錢攜帶使用都不方便,給士兵發軍餉更不方便,吳玠發行銀票等同白銀使用,並在河池設立銀會子,進行白銀匯兌,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的銀本位紙幣。

11

登樓望闕的成語出自隴南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蒙古的元軍攻取南宋,遭到了隴南兒女的頑強抵抗。最著名的就屬當時西和州知州陳寅。當蒙古兵增加兵力,再度圍攻州城時,陳寅率兵民晝夜苦戰,堅守月餘,糧盡援絕,城池被攻破。陳寅壯烈殉國的情景被後人演化成千古傳誦的著名典故:“登樓望闕”。

12

地下黨黨員人數佔全省三分之一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1938年,隴南第一個黨小組在徽縣北街小學建立。至1949年12月隴南解放,隴南地下黨黨員人數達到4834人,佔全省地下黨人數的三分之一,另有地方武裝、游擊隊等800多人,成為甘肅省最大的一支地下黨力量。

13

藏著一個“珠穆朗瑪”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雄黃山,堪稱隴南的珠穆朗瑪,為隴南第一山,海拔4187米,坐落於文縣堡子壩鎮境內。

隴南北有長江黃河分水嶺的大拉梁和岷峨山,東有甘陝交界的透馬駒山,西有與甘南相鄰的蔥地山,南有甘川分界的摩天嶺,唯有雄黃山最高、最奇,稱隴南第一山,與最低點罐子溝形成全市兩個極點。

14

共有大小河流、溝溪9382條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隴南共有大小河流、溝溪9382條,分別屬於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嘉陵江水系、漢江水系、渭河水系三大水系,流域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位於禮縣北部,僅有面積6平方公里,該區域無河流形成。

15

有大熊貓、金絲猴等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70多種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隴南是甘肅森林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植被最好、生物種類最多的地區,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長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全市林地面積達到1653.8萬畝,分佈高等植物2500多種、高等動物620種,有大熊貓、金絲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70多種。

16

碧口地區栽培茶樹已有千年歷史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據《文縣誌》記載,碧口地區栽培茶樹已有千年歷史,碧口地區的李子壩、馬家山、店房山的雲霧炒青茶,色澤蒼綠,沖泡後清香爽口,飲之能消油膩,增食慾,除疲倦。隴南屬長江流域,境內文縣碧口、康縣陽壩和武都裕河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

17

黃渚鎮——中國第二大鉛鋅礦所在地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黃渚位於成縣最北部,位於中國第二大鉛鋅礦——西成礦脈的腹地。黃渚礦產資源豐富,有著全國排名第二的鉛鋅礦,此外還有銀、金、鐵、冰洲石等資源。黃渚曾是成縣經濟最發達的鄉鎮,有“成縣小香港”之稱,並在隴南市鄉鎮50強中排名前列,黃渚鎮是原省體改委批准的全省第一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

18

素有“天然藥庫”美譽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早在公元505年,宕昌國王梁彌博向南梁國王的貢品就是當歸。

隴南是我國主要的中藥材產地之一,境內有各種藥材1200多種,其中名貴藥材350多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譽。甘肅出產地五大拳頭中藥材中,有四大中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米倉紅芪”、“文縣紋黨”、“宕昌當歸”、“銓水大黃”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

19

西北最大毛髮交易市場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武都區馬街鎮是西北最大的毛髮交易市場,已有百年曆史,年毛髮交易額在5000萬元左右。甘陝川以及雲南許多地方的毛髮彙集在此交易。最近幾年,武都區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毛髮加工企業在此落戶,一根根毛髮換回了一筆筆外匯。

20

萬象洞馳名北魏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萬象洞位於武都區漢王鎮楊龐村的半山腰,該洞形成於2.5億年前,是我國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規模之宏大,藝術價值之高,可與舉世聞名的桂林蘆笛巖、肇慶七星巖相媲美。其位列中國四大名洞之一,享有"華夏第一洞"的盛譽,號稱"地下文化長廊",又稱"地下藝術宮殿"。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開發旅遊點、國家4A級的風景名勝區。

萬象洞在北魏時就已是遊勝之地。

隴南20處,處處大來頭

隴南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看完有沒有更愛她了呢愛她就把你知道的隴南故事也說出來與我們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