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的泥水路什么时间给修成水泥路?

tristy


应该很快会实现。现在农村道路硬化有以下多种渠道实现:

一,国家补贴。根据交通部2018年有关消息:“2018年将会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5000个建制村硬化路,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客车”,因此,未来农村将会有更大范围的道路硬化工作,做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路每公里补贴5万元。其中每公里路面硬化补贴5万元。通往农户的公路每米补贴10元。



二,一事一议。可以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进项目筹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政府按照先议后筹、先筹后补的原则,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对村内道路、农田水利、村容村貌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奖补。

三,扶贫项目。如果你的村是贫困村,则可以借助现在全国上下正在实行精准扶贫有关政策,争取上级名个部门支持申请建设扶贫路资金对道路进行改善。


四,村民捐款自筹。除了上述途径筹措修路费用,群众还可以由农村集体组织出资或者农民按人头自筹及接受捐款等方式筹集。只要群众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村道硬化很快会梦想成真的。


华南农小白


农村的泥水路应该有两年或三年时间全部修成水泥路,这关键还要看当地有关部门。


2018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强化服务创新,注重上下联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让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列出了 "2018年民生清单",涉及农村道路的是: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客车。



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解决贫困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设任务,同步完成西部其他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推进较大人口规模撤并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有序拓展农村公路网通达广度深度,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这些政策的不断完善出台,对农村、农民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农民以后都会过上好日子。


今夜星空物语


农村的公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的东西运不出去,外面的进不来。此外农民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地方一下雨根本就没法走。不仅如此村民骑摩托车也增加了很多的危险。


从前我们就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足以可见公路的重要性。国家目前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公路硬化也是其中一项惠民工程。

国家在2017年提出了三通工程,其中公路硬化就是其中一项。工程要求在2018年底所有农村实现村村通公路,并且公路硬化为基本要求。偏远的地区也必须实现单向机耕路。

很多村民最想知道的是要不要出钱?对于硬化的工程,国家下发专项资金,一般是不需要农民出钱的。不过根据各个地方的财政水平决定需不需要农民出钱,如果哪里让村民出钱也是符合规定的,一般是几百元一户。



公路国家是国家的这一惠民工程将大大改善我们农村的现状,未来的农村是让人羡慕的地方。


爱美食的薪薪


农村的泥水路,什么时间给修成水泥路,这在全国各地是不一样的时间表。

泥水路最早修成水泥路的农村,大都是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分布在大城市的周边,多是大城市的郊区,那里的农民有条件有决心做好这件事。

离大城市越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越早,也越完善。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附近的农村,相比于边远地区,泥水路改建成水泥路的时间,至少要早三十年,七十年代就有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土地包产到户,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渐渐地,可以从事的工作变多,不再局限于种地,可以跑运输、做建筑和开店等等,把家乡的农产品运出去,农民的生活所需品运进来,没有好的运输线路是无法想象的,此时,大规模的修路工程才真正开始。

有国家拨款、个人捐献和村集体出资等形式相结合的筹款方式,使水泥路的版图日夜扩大,农民也渐渐地明白,这是他们走向富裕之路的重


要举措,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但在比较边远、贫困的山区,还有地少人多的地方,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田地荒芜、留守儿童增加的状况,修路工程的进展,相对缓慢。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国内互联网兴起,电子商务呈现爆发似的增长。党的惠民政策,向农民倾斜,种地不再收税,还有补贴。

因此,地域差距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农民可以在网上卖产品,卖资源,甚至“卖”当地特有的景色。党的政策支持农民办农家乐,把家乡变成旅游景点,农民也愿意出资修路,改善农村环境,让更多外面的人到家乡来游玩,自己也得到收益。

外在优惠政策,和农民内在需求相吻合,使不少边远山区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以后,水泥路的覆盖面积快速增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收入也稳步增加。


王采玲


这个问题问的好。在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可以说这个问题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我们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有三大行动计划。防范和化解风险、三年交通行动、环境整治三大攻坚战。其中三年交通行动计划就是未来三年要建立全面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农村农民的便捷出行问题。

首先是通村通畅工程。也就是所有的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目前从全国看,有些省份已经全部完成了,还有少数省份未完成。其次是社道通达率。这是多数省份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仅社道的通达率达到100%,估计硬化率也要达到100%。彻底解决农村出行问题,也解决农村泥水路变成水泥路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