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的泥水路什麼時間給修成水泥路?

tristy


應該很快會實現。現在農村道路硬化有以下多種渠道實現:

一,國家補貼。根據交通部2018年有關消息:“2018年將會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5000個建制村硬化路,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客車”,因此,未來農村將會有更大範圍的道路硬化工作,做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路每公里補貼5萬元。其中每公里路面硬化補貼5萬元。通往農戶的公路每米補貼10元。



二,一事一議。可以用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進項目籌措。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以農民民主議事為前提,以農民自願籌資籌勞為基礎,政府按照先議後籌、先籌後補的原則,通過民辦公助的方式,對村內道路、農田水利、村容村貌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給予適當獎補。

三,扶貧項目。如果你的村是貧困村,則可以藉助現在全國上下正在實行精準扶貧有關政策,爭取上級名個部門支持申請建設扶貧路資金對道路進行改善。


四,村民捐款自籌。除了上述途徑籌措修路費用,群眾還可以由農村集體組織出資或者農民按人頭自籌及接受捐款等方式籌集。只要群眾齊心協力,群策群力,村道硬化很快會夢想成真的。


華南農小白


農村的泥水路應該有兩年或三年時間全部修成水泥路,這關鍵還要看當地有關部門。


2018年,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推進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堅持人人盡責,強化服務創新,注重上下聯動,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讓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群眾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據瞭解,交通運輸部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列出了 "2018年民生清單",涉及農村道路的是:2018年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客車。



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解決貧困地區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設任務,同步完成西部其他地區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推進較大人口規模撤併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有序拓展農村公路網通達廣度深度,為農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

這些政策的不斷完善出臺,對農村、農民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好事,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農民以後都會過上好日子。


今夜星空物語


農村的公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發展,農民的東西運不出去,外面的進不來。此外農民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響,很多地方一下雨根本就沒法走。不僅如此村民騎摩托車也增加了很多的危險。


從前我們就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足以可見公路的重要性。國家目前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公路硬化也是其中一項惠民工程。

國家在2017年提出了三通工程,其中公路硬化就是其中一項。工程要求在2018年底所有農村實現村村通公路,並且公路硬化為基本要求。偏遠的地區也必須實現單向機耕路。

很多村民最想知道的是要不要出錢?對於硬化的工程,國家下發專項資金,一般是不需要農民出錢的。不過根據各個地方的財政水平決定需不需要農民出錢,如果哪裡讓村民出錢也是符合規定的,一般是幾百元一戶。



公路國家是國家的這一惠民工程將大大改善我們農村的現狀,未來的農村是讓人羨慕的地方。


愛美食的薪薪


農村的泥水路,什麼時間給修成水泥路,這在全國各地是不一樣的時間表。

泥水路最早修成水泥路的農村,大都是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分佈在大城市的周邊,多是大城市的郊區,那裡的農民有條件有決心做好這件事。

離大城市越近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越早,也越完善。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附近的農村,相比於邊遠地區,泥水路改建成水泥路的時間,至少要早三十年,七十年代就有了。

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土地包產到戶,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漸漸地,可以從事的工作變多,不再侷限於種地,可以跑運輸、做建築和開店等等,把家鄉的農產品運出去,農民的生活所需品運進來,沒有好的運輸線路是無法想象的,此時,大規模的修路工程才真正開始。

有國家撥款、個人捐獻和村集體出資等形式相結合的籌款方式,使水泥路的版圖日夜擴大,農民也漸漸地明白,這是他們走向富裕之路的重


要舉措,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但在比較邊遠、貧困的山區,還有地少人多的地方,受地域和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農民外出打工,造成田地荒蕪、留守兒童增加的狀況,修路工程的進展,相對緩慢。

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國內互聯網興起,電子商務呈現爆發似的增長。黨的惠民政策,向農民傾斜,種地不再收稅,還有補貼。

因此,地域差距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農民可以在網上賣產品,賣資源,甚至“賣”當地特有的景色。黨的政策支持農民辦農家樂,把家鄉變成旅遊景點,農民也願意出資修路,改善農村環境,讓更多外面的人到家鄉來遊玩,自己也得到收益。

外在優惠政策,和農民內在需求相吻合,使不少邊遠山區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以後,水泥路的覆蓋面積快速增長,農民得到更大的實惠,收入也穩步增加。


王採玲


這個問題問的好。在脫貧攻堅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可以說這個問題將得到根本的解決。

我們知道,黨的十九大報告裡有三大行動計劃。防範和化解風險、三年交通行動、環境整治三大攻堅戰。其中三年交通行動計劃就是未來三年要建立全面的交通網絡,特別是農村農民的便捷出行問題。

首先是通村通暢工程。也就是所有的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目前從全國看,有些省份已經全部完成了,還有少數省份未完成。其次是社道通達率。這是多數省份未來三年的工作重點。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社道的通達率達到100%,估計硬化率也要達到100%。徹底解決農村出行問題,也解決農村泥水路變成水泥路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