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红楼梦》里王熙凤在王家是什么出身?为何嫁给贾琏?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借一个局外人的,将宁荣兩府的家世做了一个简要介绍,其中是这样介绍贾琏、王熙凤:

子兴道:“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原著里面短短几句话,能已经回复提问:王熙凤是王夫人哥哥的女儿,但是小说里未提及王熙凤的父亲。嫁给贾琏是亲上加亲。


whitedeer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王熙凤是王家的长房大小姐。如果她嫁给贾琏,算得上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一,王熙凤出身王家长房。

刘姥姥来荣国府打秋风的时候,周瑞家的就介绍王熙凤说: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

这里可知,王熙凤出身王家长房。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家长子。而且是嫡子,深得王家老太爷器重。也是介绍刘姥姥的时候,书中交代的很清楚。

“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这里不但说了刘姥姥为何投贾家不投王家的原因,也告知了王熙凤的父亲出身。毕竟跟在老太爷旁边当官的一定是嫡子嫡女。王熙凤的父亲,和王夫人就是跟在老太爷身边的人。


二,王熙凤和贾琏是天作之合。

王熙凤和贾琏因为王夫人的关系从小一块长大。就像史湘云来往贾家一样。王熙凤也应该常来往贾家。王熙凤说她从小就跟贾珍一干人玩闹。这里边自然有贾琏。

贾琏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子。虽然没有贾珠年纪大,却其实更根正苗红。按照古代宗法继承来说,贾琏更有优势。只是荣国府的问题是二房当家。造成荣国府有分裂的迹象,虽说是王夫人将王熙凤嫁给贾琏。我认为更是贾母的意思。能将破裂的荣国府弥合,王熙凤确实是最好的一把钥匙。


荣国府虽然是二房当家,但贾琏一样会有继承权。当时因为贾赦不成器才便宜了贾政,不然整个荣国府都是贾琏的。现在二房当家虽有变数,但王熙凤的介入,正好又将荣国府粘合起来。王夫人实际掌权,贾琏王熙凤夫妇确是实际执行人。可惜贾家戛然而止了。并没有再继续下去。不然关于继承的问题也是一出好戏。

总得来说,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家长房嫡子,只是应该英年早逝了。王熙凤作为王家大小姐,嫁给荣国府长房长子,也是门当户对。而贾家衰落,王家却兴盛,此消彼长之下,加之王熙凤的性格,造成她一直压着贾琏嚣张跋扈。不过这一局面随着贾家情况的恶化而渐渐转变,最后王熙凤的结局绝谈不上多好。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王熙凤的出身很尊贵,她甚至比王夫人还尊贵。

王夫人是次女,王熙凤是长房长女。长女和次女有区别,长女更受家长重视。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大哥的嫡出长女。王熙凤的叔叔是王子腾和王子胜。姑妈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王熙凤嫁给贾琏是王家的一个政治阴谋,是王夫人的一颗棋子。

刘姥姥进贾府一回,说狗儿之祖和王家连宗的事只有王夫人的大兄也就是凤姐之父和王夫人知道。可见凤姐的父亲是王家的长子,当初跟随父亲在京城里,是王家的接班人。后来凤姐的父亲不知道是死了,还是因为不堪大任被送回老家金陵。总之,凤姐的父亲没有袭爵,凤姐留在了京城,从小和贾府过从甚密,和贾珍等从小玩到大。



为何说凤姐是嫡女呢?凤姐在探春拿吴新登家的开刀立威那一回,有一段嫡女和庶女论。凤姐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这段话说明,庶女不能嫁给同一级别的嫡子。贾琏是荣国府嫡出的长房长孙,因此凤姐只能是嫡女,否则配不上贾琏。

王家是惯会用女儿进行政治联姻的家族。通过政治联姻,寻求可靠的政治同盟军。凤姐小时候没有和她的哥哥王仁回金陵老家,就是要用凤姐进行政治联姻。

贾政王夫人夫妇在贾府是当家人,但是他们是二房,又没有袭爵,他们管理荣国府虽然是贾母力主的,但是大房的贾赦夫妇虎视眈眈的要抢权。为了暂时保住当家人的位置,贾政夫妇采取折中策略,让贾赦的儿子贾琏住在叔叔贾政这边当管家。

权利不能完全给长房,于是王夫人和王子腾合谋把王熙凤嫁给了贾琏,王熙凤和贾琏一起当荣国府的管家。

王家把王熙凤嫁给贾琏的目有两个,一是王家巩固和贾府的联盟,二是王夫人和长房缓解矛盾的纽带,成为王夫人维护管家权的一个棋子。




润杨阆苑


【引子.王家在《护官符》中出场】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其中一个情节写贾雨村刚赴应天府任,便遇到了薛蟠打死人命的案件。

贾雨村审清了案子的来龙去脉后,正要以法公正判决时,门子迅速的阻挡住,并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写有"护官符″的纸条。

上面写的是本地最大的四大家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

其中一家写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这王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大家族呢?
【王家的家族势力与权势】

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虽然没有正面的介绍王家的家族势力情况,但我们从"护官符″中可以看出,这是当地一个集家族、权势、金钱、霸道于一体的大家族。

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这两句话,我们便可以作这样的推理——

传说中的东海龙王,他是何等的富有,但与金陵王家相比,却是远远的不及,还要请金陵王给自己购买一个用白玉做的床。

从《护官符》上的这两句话,我们可以解开王家的家族之谜,原来这个家族的人在京城做官,官位已经大到“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公″。

这“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公″是个什么官呢?这个官是一个古代的官名,在我国秦汉时期,这个官为全国的军事首脑,相当于现在我们国家的军委主席。

这下大家就明白了吧,王家居住在金陵,在当初的那个社会中,这个家族是何等的煊赫、何等的威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王家的以下几个人物——
【王子腾】

他是“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公之后”,是王夫人、薛姨妈的哥哥,王熙凤的伯父。

他的官位是京营节度使,相当于京师卫戍区的总司令。后来又升至九省都检点,相当于九个省的军事总指挥。

在《红楼梦》中,贾府的兴盛衰败,与王子腾、贾元春的死有着很大的关系。

【王夫人】

她是金陵“王家的二小姐″,只因自己的娘家家族煊赫、威势,在寻找婆家时,也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家族。

经族人的朋友介绍,嫁到了跟随皇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荣国公贾源的孙子——贾政。

她嫁到贾府后,把在娘家的习俗传承到了贾府,就是拥有实权,成了一名在贾府权柄执掌者,大家都称她为"太太″。


【王熙凤】

这是曹雪芹安排在《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

她出生于《护官符》中所讲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金陵一霸"的王家。

在王家,她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脚踩花不完、用不尽的金钱之上,同时拥有很多的丫鬟供自己使用。

在王家,父母宠爱着她,这个贵族小姐经常变着花样在玩。最大的爱好就是时常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假小子,所以她家的上下人就送她一个小名,叫凤哥。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熙凤已经从一个小女孩子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漂亮、标致的女孩,在这个年龄,家人已经开始为她寻找婆家了。
【王熙凤因何嫁给了贾琏】

在贾府,王夫人苦心经营、管理了数十年的贾府这个上下拥有几百人的大家庭,此时,觉得自己年龄大了,领导这个大家庭太累了,可贾府上下这么多人,尽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此职。

这时,她想到了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如果把她也介绍过府来,让她来这个家族当家,这真是一个合格的人选。



三思过后,火速回娘家,于家人与王熙凤说明了此事,经家人与王熙凤同意后,把这个俱有领导能力的内侄女王熙凤介绍给了贾琏。

王熙凤嫁给贾琏后,很快就得到了贾母、王夫人的赏识与认可,并且成了一名在贾府举足轻重、驾驭整个局面的人物。

在贾府,曹雪芹把她写成了一个善于媚上压下、脸笑心硬、手段及其毒辣的具有艺术典型,是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的统治者的典型人物。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一片红与红楼梦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四大家之一的金陵王家的小姐,“大舅老爷的女儿”,官宦小姐,出身尊贵,家世显赫,而且还是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实力派。

在秦可卿眼中,王熙凤“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而贾琏却是个“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那么王熙凤最后为何嫁给了风流的贾琏呢?当初她嫁给贾琏,应该是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家族的门当户对。从古至今,在婚姻联结上都讲究门当户对,特别像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这种官宦家族,在联姻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门第对等、利益互惠。

贾家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世袭功勋家族,王家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官宦富贵之家,是一对十分登对的家族。王熙风和贾琏的结合极符合婚配中门当户对的规则。

再者,凤姐在小的时候,应该是贾府的常客,经常与贾琏见面的。比如,在称呼上,贾珍作为凤姐的大伯子,并不称凤姐为弟妹或弟媳,而是亲切地成为“大妹妹”,可见凤姐与贾家关系的熟络和亲近。

王熙凤和贾琏虽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也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嫁给贾琏也不失为知根知底的选择。


二是贾琏的英俊帅气。《红楼梦》中虽未对贾琏的样貌做具体直接描绘,但是从他得到多姑娘、鲍二家的、尤二姐等美丽女性的倾心、在外寻花问柳屡屡得心应手等描写来看,可以想象贾琏是一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又精明能干的年轻公子。

在贾赦逼鸳鸯的哥哥时说:“自古嫦娥爱少年……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也可看出贾琏是个美男子。这样高的颜值,又是贾府嫡孙,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自然也能打动凤姐的芳心。

三是贾琏的能力才干。贾琏是贾赦的长子,在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儿孙之中,贾琏还算是第一得力干练之人。

贾府的许多重要之事,都是贾琏经办的。比如在林如海病危之时,贾母安排的就是让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家探父,这足以说明贾母对贾琏能力的肯定。

比如,在建造元春省亲的大观园时,也是贾琏和贾珍在操持。贾政到正在筹建中的大观园视察时,忽又想起一事,便命人去唤贾琏,贾琏赶来,忙向靴筒取掖内装的一个折略节看来回答了贾政的问题。

比如,按照父亲贾赦之意,多次去平安州办事,且因为办事得力,受到父亲极力赞赏,并把身边的一个丫头名秋桐者赏给了他。

贾琏的这些能力,在个个只知安富尊荣的贾府子孙中,算是非常出挑的了。

作为一个干练的人,凤姐肯定不会选择一个“绣花枕头”一样的男人作为丈夫。


四是姑姑的大力撮合。在古代没有“优生”之说,婚配方面并没有像现代一样禁止近亲联姻结婚,反而有亲上加亲的习惯。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娘家亲侄女,嫁给婆家亲侄,既是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况且,自己的亲侄女嫁过来,对于王夫人来说,只有壮大自己的力量之利,而没有任何的损害自己的利益之弊,她肯定是乐意为之。

书中虽没有显示王夫人撮合二人的描写,但是她却是最有动机和理由的人。在亲姑姑的撮合下,在古代婚姻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影响下,也是凤姐嫁给贾琏的原因之一。


少读红楼


王熙凤在王家是嫡女身份,我们从书的第六回可以看出来。

只是我们不知道王熙凤的父亲,大舅老爷是个什么人。所以就容我做如下猜测。

因为贾家位高,毕竟是世袭的国公,而王家被称为金陵王,也就是个地方大员。为此,王家为了巴结贾家,将女儿高嫁到贾府,王家的二小姐就嫁给了贾政,因为大老爷是贾赦,他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我们从贾府的祭祀祭礼上就可以看到主祭陪祭的都是贾家的长房长子。


这里就可以知道,贾家的地位是比王家高的,而贾琏是贾赦的继承人。那么王熙凤也是属于高嫁的。虽然王熙凤的父亲是老大,但是也可能官位平庸,不值一提,那么王熙凤嫁入贾府并不辱没她。贾家因为王家属于皇家新贵,所以是乐于娶王家的小姐的。毕竟贾家的女儿贾敏当时嫁的也是朝廷新贵林如海。

那时候是讲究门第出身的,贾府同样是讲究的,所以长房的嫡子是不可能娶一个庶女的,这样也就说明了王熙凤是嫡女的身份。只是王家出了个能人王子腾,深得皇帝重用,“王子腾”,王之藤也。而王熙凤既然是他的侄女,叔叔如日中天,她自然是敢做敢为,死死的压了贾琏一头。

正是她的判词里说的好,“一从二令三人木”,当王子腾在世的时候,她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当王子腾死了的时候,王家势败,自然就让贾琏由从到令,最后休了她了。


荷唯洛之恋


书上说王熙凤是“王夫人之内侄女”。我认为,首先凤姐儿是嫡女!只看凤姐儿的嫁妆就是!“现有对比,把我和太太的嫁妆拿出来看看……”,古代嫡庶分明,凤姐儿能把自己的嫁妆跟王夫人的并列,可见是嫡女的陪嫁!庶女的嫁妆是不可能跟嫡女并重的!

凤姐儿的父亲不知嫡庶,但肯定在王家有一定的地位,否则也筹不出这份嫁妆来!

其次凤姐儿在王家是极有地位的,王子腾的侄女儿出嫁,王家曾邀请出了嫁的凤姐儿提早一天帮忙张罗,可见凤姐儿很得王家器重!

凤姐儿对王家极有感情和归属感,曾为王家的面子怒焖贾琏!“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扫,也够你们贾家吃一年了”,可见做姑娘时,应该是很受王家宠爱!所以才能发自内心的维护娘家!

凤姐儿幼时常住贾府,我想大概跟湘云类似吧!“我们哥哥妹妹一处混了这么多年”!可见很得王夫人的疼爱!

跟贾琏算是门当户对!贾琏是贾赦嫡长子,未来是注定袭爵的!不管贾珠有多优秀,爵位都会是贾琏的!那时元春还未升妃,不过是宫里一名女史!从未来看,一个走世袭一个走科举,自然是贾琏胜出!毕竟贾珠只是进了学,未来还有待观察!两相比较,自然王家更倾向于贾琏!更何况,贾珠是王夫人之子,是王家的嫡亲外甥,没必要给保险柜再加锁!

贾珠要走科举,自然是李纨的家世更有利,李纨的父亲放到现在,那算是大学校长啊!从学堂里走出去的“大学生”,跟李纨的父亲都有几分香火情,这都可能是贾珠未来的人脉!

再有,贾珠忙于科考,肯定不会跟凤姐儿玩在一起!倒是贾琏,年龄相仿,估计贾琏跟凤姐儿,就像宝玉跟湘云一样,自小熟识,喜结良缘,也算是水到渠成吧!


悠然庐


我想这两个问题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想知道王熙凤在王家是什么出生,就要看她是嫁给谁。贾琏应该是贾府玉字辈排行中唯一能担得起大任、有资格有能力处理好府里府外所有事务的人,因此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王熙凤在王府的出生地位应该和贾琏一样是嫡出之女。再有一个证明就是王熙凤的嫁妆,王熙凤曾怼贾琏说:“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我们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贾琏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比如说送黛玉回扬州,贾母指定要贾琏护送,可见贾母对她的信任;建造大观园,贾琏应该是总领监工;贾赦几次派他去平安州处理外务,还因他办得漂亮赏他一小妾。这些才能才干在他未婚时也会时不时的显露出来过,王夫人作为一个精明的长辈是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


都说妯娌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矛盾,王夫人和邢夫人之间也不例外。甚至因为老太太的“偏心”,她们妯娌之间私下里的较劲更是“汹涌澎湃”。众所周知,王家也是上了“护官符”的大势力家族。这种家族的儿女联姻都是有使命性的。在王熙凤嫁入贾府之前,贾府的一应事务应该是王夫人当家做主的,和凤姐一样只要哄得老太太高兴就行了。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小儿子宝玉更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之流,眼看着自己的子嗣中无有接班之人,王夫人哪能不着急呢?
看人家邢夫人那边的贾琏虽不是邢夫人亲生的,说话办事应酬交际等等无一不为大房添光增色,好在看似完美的贾琏却是个风流好色之徒。王夫人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自己娘家内侄女叫凤哥的,如若能俘了贾琏,那不是增加了自己的势力嘛!再说这凤哥论模样是百里挑一,论口才却是十个男人不敌其一个的。这样脂粉堆里的英雄配他贾琏可是过之不及啊。于是隔三差五的,王夫人便接王熙凤来贾府玩,在有意无意的机缘巧合中,贾琏和熙凤邂逅了。一个娇俏小姐,一个翩翩少年,郎有情来妾有意,再加上王夫人的力保,这一美满姻缘就在天作之合中促成了。

果不其然,贾琏凤姐成婚后,凤姐俨然成了王夫人的左膀右臂。其圆滑乖巧更甚王夫人一筹,把个贾母哄得眉开眼笑,贾母遂任命其两夫妻协理荣府全盘家务。这时候的王夫人自为得意的争了一口大气,便悠然自得的退居到二线,落一个“贤良”的美称。


铜雀深宫读红楼


诚邀!王熙凤在王家辈分低,地位肯定比不上贾家。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也就是说,王熙凤的老爸和王夫人、薛姨妈、王子腾是一个父亲。

王熙凤的老爸是谁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红楼梦》毕竟也没有交代,没有交代,那想必是不怎么样了。至少,比不上先任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的王子腾。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实权派。

王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裔,从公侯伯子男的角度来说,王家比不上贾家。毕竟贾府是国公之后,而王家只是县伯之后。

但是王家一直都是握有实权的,都太尉统制是个虚拟的职位,太尉在秦代为全国军事首脑,与丞相、卿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复称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后历代相沿,但逐渐成为加官,无实权,宋徽宗时则作为最高一级武官官阶的尊称。

都统制,北宋宣和年间始设,可节制兵马。南宋建炎年间设“御营司都统制”,为禁军首脑;战时亦加设此官,以接受并统率某大将兵权,实为总指挥官。故“都统制”为高级将帅职衔。

把两个握有实权的职位合并起来,可见王家的地位至少相当于禁军统领。换了谁当皇帝,估计都不会放心。更何况,他王家联姻的贾家,也是军功世家。

有权的话,自然钱也就来了。护官符上面说,“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可见王家有多壕。怪不得王熙凤跟贾琏说,把我们王家的地缝扫一扫,够你们贾府吃好几年了。这也是王熙凤能在贾府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的原因之一。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回,贾蓉说贾珍要面见贵客,来找王熙凤借玻璃炕屏,结果王熙凤说,偏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还嘱咐他,但凡磕着一点儿,可仔细你的皮!

或许,王熙凤在王家是不算什么的,但王家的人,到了贾家,就必须“是什么”了。


要不然,以贾母对王夫人的不待见,会给她宝贝儿子娶王夫人?何况贾政也并不真心喜欢王夫人。家族联姻罢了。

更何况,琏二爷那么帅,而且还是贾赦的儿子,贾母也很喜欢。王熙凤为什么不选他呢?

可以肯定的是,最后王家肯定衰落了。要不然,王仁再“负义忘仁”,也不至于去卖巧姐吧?

卖一个人能值钱多少啊?他们那样的人家,应该习惯的是买人还差不多。所以,当薛姨妈一气之下说要把香菱卖了的时候,有人说,咱们这样人家,只有买人的份,哪有卖人的份。而王仁竟然把自己的亲外甥女巧姐卖了,可见这个人究竟有多阴狠。


半瓣花上阅乾坤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红楼梦》开篇就明明白白告诉读者,当时南京城(其实是北京)是四大家族互相联姻的。这四大家族就是贾史王薛,王熙凤和王夫人嫁到贾府,薛姨妈是王家姑娘嫁到薛家。贾母是史家姑娘嫁到贾家。

当时应该是贾府有政治背景(其实按照故事来源,应该是贾母这个史家的姑奶奶给贾府带来了政治背景),而薛家是专门给皇帝进贡绫罗绸缎的皇商(有钱),这样的政治加经济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是显赫一时的,有钱有权。当然好景不长。上层建筑瘫踏了,经济基础也完了,一家衰败,四家同时衰败。之后便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连个后代都没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