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旦增尼玛的演唱得到评委的满分,大家觉得怎么样?

心想事成74514164


旦增唱完之后有一位评审最后一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个人感觉是对多样性的考虑。旦增每次唱歌都带有藏腔,辨识度很高,这种辨识度也是双刃剑,掌握好了就是民族的特色,把握不好就容易审美疲劳了。



旦增先是参加的《最美和声》的录制,到《中国好声音》舞台经验来说应该不是新手,又是稳扎稳打的类型,到目前的发挥可以说是每次都有突破每次都有进步,目前来说给大家看到的不是他的巅峰,因为每次都会眼前一亮,所以算是潜力增长型的选手,他可以汲取李健老师的长处,融合自己的特色,走出不一样的音乐之路。



另外,人气比较高的宿涵,现在走的是披着周杰伦外衣粉丝路线,周杰伦是在耍油条,比赛至今,有两次需要导师投关键票的时候,周杰伦都是先跑,压轴(得罪人)的票都是留给别人,从这点看周杰伦也一直是在打太极,不是真心带学员。



另一个黎真吾就像他自己导师说的,一直在嘶吼,很强也很局限,怎么看路子都窄。


逝圣归和


旦增在之前的每首歌,基本都带有藏腔,第一次听很惊艳,第二次听很动听,第三次听就没什么感觉了。

如果每首歌都一个腔调,真的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旦增的台风让我想起朴树,就安安静静的唱歌,不管台下惊喜雀跃还是死气沉沉,我就是我,我就唱我的歌!

而这次真的被旦增的《九月+牧歌》再次惊艳到,个人感觉比之前进步了好多。


安静的时候是享受,爆发的时候可以让人冒鸡皮疙瘩!

现场的50位评审有专业的乐评人,有从事音乐活动的业余人士,但能得到整体的认同,说明旦增已经把歌曲演艺的非常到位了!

同样,作为导师的李健更是幕后功臣,选曲,编曲,都对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就好比刘郡格的《青春修炼手册》,个人感觉在这种竞技场上并不适合。

希望旦增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保持这种天然朴素的气质!


城郊宾馆老版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第一季四位导师是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第二季导师是那英、张惠妹、汪峰、庾澄庆;第三季导师是那英、汪峰、杨坤、齐秦;第四季导师是周杰伦、庾澄庆、那英,汪峰。
2016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更名为《中国新歌声》 ;2018年,浙江卫视将《中国新歌声》更名回《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是周杰伦、庾澄庆、谢霆锋、李健。

9月28日,中国好声音14进7强继续进行,随着谭秋娟的淘汰,旦增就成了李健导师战队唯一的队员了,李健战队的丹增对战周杰伦战队的张神儿,丹增演唱“莫尼山',张神儿演唱”连名带姓“。丹增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他的歌声特别的空灵,能把人带进入歌里的意境当中,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张神儿的演唱就稍差人意了,因此,评委把票投给丹增也是有情可原的。


酸甜苦辣咸人生味儿


很喜欢旦增尼玛的演唱,天籁之音,声音空灵纯净,有如青藏高原的天气一样。他的歌声跟王菲的很类似,都是空灵纯净。听到此类的歌声,让人们心会纯净起来,安静下来,愿意去聆听,他的演唱始终都是我喜欢的。

小伙子羞涩内敛,唱起歌来始终不敢睁眼,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再加上李健的栽培,得到这样的结果,也就难怪得到评委的满分了。

愿旦增尼玛的演唱之路越走越远,直到他心中向往的地方!





容姐心语


旦增的歌声的确还蛮好听的,带有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气质和神韵。而且,旦增朴实的外表,朴实的性格,朴实的台风,以及朴实的唱功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那是大自然的美好,纯粹的声音。由于大家平时也不太有机会听到,所以乍一听闻,便觉得很惊艳。

就像中国几千年来文学的高峰《诗经》中的内容,也大都是从各地民间采风而来,然后再经过宫廷乐人改编过的民歌,语言朴实,朗朗上口,富有自然和生活的韵律,情趣,和内涵。最后才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是,旦增的演唱要说是完美无暇,满分,我看也未必。《中国好声音》的本质是一个唱歌的比赛,且不说是否有内幕,导师的水平是否足够高,评委是否都与时俱进地真正了解和懂得各种类型的音乐,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否真正地好听,让你听了就难以忘怀,应该是第一位的评判标准。旦增有他自己的特色,但究其好听程度,也未见得就比别的选手好。自然纯净的音乐未必就是一定最好听的;最原始朴实的民歌未经过任何艺术的再加工也未必就一定是最好听的。相反,我倒认为刘郡格的演唱可能更加好听,她演唱的《作曲家》那简直是太棒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所以,就像高考的状元不一定最有才,未来不一定最有出息,唱歌比赛的冠军或得到满分也不一定就是唱的最好听的,未来也不一定就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作为观众,带着一颗平常心,尽情地去享受你认为好听的音乐就好,何必纠结于谁的得分高,谁的得分低呢。Stay happy,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