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推行改革力度空前,为什么遇到的阻力并不算大?

我欧必胜


我们先来看看之前法国总统推行社会立法方面改革遭到阻力甚至失败的案例。

1995年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以抚平“社会裂痕”(fracture sociale)为口号当选总统,上台后由总理朱佩(Alain Juppé)推出的推迟退休年龄、缩减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改革遭到了大规模抗议,最终政府作出重大让步。而2012年奥朗德以“金融界是最大对手”为口号当选,到2016年他的政府推行起自由化的劳动法改革,放宽解雇条件,加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也遭到了大规模街头抗议,在议会也遇到了自己党派部分成员的“反叛”,政府不得不几次动用特别手段才使法案得以通过。

这些例子中,社会抗议声浪极大的重要背景都是总统的改革措施和竞选时的承诺不同甚至姿态相反,民意没有准备,因此改革缺乏正当性。而反观2017年当选的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他的竞选纲领里就包含现在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民意都知道他说要搞自由化改革。马克龙现在就按着自己的纲领进行改革,反对归反对,抗议归抗议,但终究总统就是在执行自己的纲领而已。相比之前说了不干或者干相反的事的总统,马克龙在这点上是被认可的。兑现竞选时的改革承诺是马克龙推行改革最重要的正当性来源。

图为罢工示威中的法国铁路员工


此外,如今的法国已经和5年前、10年前、20多年前的法国不同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经历了经济危机和失业率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受法国必须实行自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95年大罢工时国家铁路公司(SNCF)的员工站在最前线,当时民意中支持他们的占大多数。而今天,当铁路员工又一次罢工时,多份民调显示,不支持他们的民众已经过半。民意本身的演变,是马克龙得以推行自由化改革的另一大背景。


答题人:宋迈克 欧罗万象(微信公众号EuroScope)团队成员


欧罗万象


怎么不大,马克龙和他的诸多前任一样,在推动国内改革上遭受了巨大的阻力。法国现在的局面大概是这样的:人人都知道法国得改,于是选了反建制的马克龙上台,而当马克龙动了他们的奶酪,大家又不乐意了,纷纷揭竿而起,进行抗议,对政府施压。

先看民调:马克龙上任一年了,根据法国民调研究机构4月18日的数据,58%的法国民众对马克龙执政一年来的表现不满,其中24%更是“相当不满”。其中,民众普遍认为马克龙在外交事务上表现良好,对其批判主要集中在内政方面,也就是国内改革领域:只有27%的法国民众支持其劳动法改革,18%支持其对医疗体系的诸项改革措施。67%的民众更直言,马克龙的改革只对富人有利。

再看国内对马克龙改革的具体反应:自马克龙上任以来,反对其国内改革的浪潮就一直此起彼伏。近期更尤为剧烈:为反对马克龙国内改革措施,4月19日,法国各地共进行了130余起的游行示威活动。铁路、能源、学校、邮局、媒体领域更集体大罢工,不断对马克龙施压。巴黎著名景点凡尔赛宫也受到罢工波及,于当日被迫关闭。连马克龙的母校巴黎政治学院也出现反对马克龙改革的声音,70多名学生“和平占领”总部主楼,以示抗议。

但确实,马克龙受到的阻力远小于其几个前任,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龙在竞选期间就将各项改革措施摊在桌面上,增加了改革的合法性。另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失败案例,法国人也逐渐意识上,想要恢复“法兰西荣光”,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法国民众也愿意给予马克龙一定的支持。当然,支持总统国内改革的基本条件是,这个改革不能损害我自身的利益,否则我将要坚决捍卫到底。


希尔维


那为什么马克龙还要步其后尘呢?因为这项改革的核心是保护企业在用工的自主性,削弱工会组织在企业的影响力,赋予企业雇主在雇佣和解雇员工上有更多的灵活性,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法国企业的竞争力。
但这项改革明显不符合劳动者的利益,很多法国家庭的生活水准都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爆发大罢工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事还不算完,继去年大罢工后,在2018年4月3日,法国铁路工会又掀起了新一轮大罢工,工会号召实行“罢工两天,工作三天”的形式,举行6个月的长线罢工,服务,能源等行业工会也积极组织参与其中。

据报道,马克龙因劳动法改革这一举动,在民众中的支持率已不到4成,这将直接影响法国上层社会和企业家的代言人马克龙的政治前途,和引起法国政坛的动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