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門和營銷上的過於保守,讓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被擠壓,對三星而言實在是令人惋惜。但是,三星會否起死回生呢?其實,從目前的跡象看,即便是三星本身要反擊,在華米OV等頭部品牌的上攻下探下,或許其市場份額也會被進一步蠶食。而三星只是中國市場尾部的企業之一,對頭部品牌而言,已經開始著力蠶食原屬尾部品牌的市場,三星、錘子、一加、美圖、8848等企業的日子,或將更加不好過。
因為,用“地主家也沒餘糧了”形容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狀態恐怕再合適不過。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告別增量階段進入下半場,不僅僅那些尾部企業面臨更多的危險和挑戰,就連頭部企業也在壓力面前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而通過進入新的細分市場來實現進一步的增長,就成了絕大多數企業的首選方法。
這一點在線下局巨頭OPPO和vivo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上攻和下探同時出擊
每部受關注的智能手機在發佈之前都會有不少的樣張曝光出來,此前閒魚、微博就是各大曝光圖的主要誕生地,但最近地鐵似乎取代了閒魚和微博成為了最新的曝光平臺。
近日,就有微博網友爆料稱vivo APEX量產版就再次現身深圳地鐵。隨後,該產品在vivo X21 FIFA世界盃非凡版的發佈會上也得到一定曝光,另有消息稱該機會在下個月於上海正式發佈。該機的發佈也意味著,時隔上一代的真高端旗艦Xplay 6發佈一年半之後,vivo旗下將再度發佈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旗艦機型,重新衝擊5000+以上的旗艦細分市場。
vivo在旗艦機型發力的同時,老對手OPPO同樣也沒有閒著。有消息稱OPPO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重啟停更已久的旗艦產品線find系列。前不久,OPPO剛剛高調展示了自家在3D 結構光技術領域的研發成果,據稱該技術將會首先搭載在重新迴歸的find系列上。
除了重新發力高端旗艦市場之外,OV兩家也同時選擇了下探性價比市場。上週,vivo發佈了旗下Z系列新機Z1,該機一改此前OV產品硬件方面性價比不高的狀況。劉海全面屏加上高通驍龍660AIE的處理器以及4+64存儲組合,讓Z1在整體ID設計和硬件配置上,都和自家主力機型X21非常接近,但同時Z1的售價僅為1798元,這樣的定價方案甚至讓用戶一度不敢相信這是vivo的產品。
當然,另一邊的OPPO也沒閒著。前不久,OPPO就在印度發佈的全新的互聯網子品牌Realme,同樣是主打性價比,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小米。
Realme品牌旗下新機Realme 1搭載OPPO今年主力機型R15普通版的同款處理器聯發科Helio P60,內存方面有3+32、4GB+64GB、6+128三種組合。重要的是,該機的起售價僅為8990盧比(約合人民幣842元),頂配版本的售價也只有13990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1310元)。
當然,OV兩家同時進行上攻和下探,這樣的多管齊下也體現了OV兩家的急迫和焦慮,因為在智能手機的下半場,他們兩家是最先受到衝擊的選手。
OV最先被“開刀”
根據IDC公佈的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第一季度出貨量為3.3431億臺,相比去年同期的3.444億部下降2.9%。其中,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季度出貨量低於一億部,這是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跌破一億部。
作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頭部企業,OV更是直接面對整體市場出貨量下滑的衝擊。根據IDC公佈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季度出貨量報告顯示,OPPO和vivo第一季度的國內出貨量為1650萬部和1420萬部,位居2、3位次於華為。不過,這一成績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二者分別下跌了12.6%以及4%。排名前五名的企業中只有OV兩家的同比出現了下滑,由此可見二者所受的衝擊。
此前OPPO、vivo兩家的主要產品策略是“二八原則”,也就是將企業80%的資源和力量集中打造一到兩款爆款產品,並通過這些爆款產品來鑿穿市場。這一策略也確實在OV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實踐,OV兩家每年的主打產品都能夠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但是,OV現階段的主打產品主要集中在3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區間,雖然這已經是國產智能手機的絕對價格旗艦,但是仍稱不上真正的旗艦。同時,隨著友商們在這一價格區間的不斷髮力,這對於過分依賴單一細分市場的OV並不是好事。在這樣的情況下,開拓新的細分市場自然就成了緊迫的事。
尾部企業要被“革命”
營銷一直都是OPPO和vivo兩家最擅長做的事,無處不在的廣告讓你想不認識這兩個品牌都不行,這一點也正是二者強大的地方。在這個絕大多數國產智能手機廠商仍然逃不出性價比怪圈的時代,OV兩家成功的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並獲成功。
現在,經過數年的積累,二者的品牌價值也獲得了一定提升,成為了現階段不少年輕人的購機首選。而這樣的品牌效應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二者在新的細分領域擴張。
當然我們要看到的是,選擇擴張的不僅僅是OV兩家。華為、小米等同樣不斷在拓展新的市場,無論是出海尋找新的銷售市場,還是嘗試更多的價格區間。面臨壓力,巨頭們都是動作頻頻。
面對頭部企業新一輪的攻城略地,對於那些本就市場存在感不高的尾部企業而言絕對是一個噩夢,無論是在高端旗艦領域,還是中低端的千元機市場。
現如今,智能手機市場本就處在一個非常強的馬太效應之下。根據IDC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五的品牌佔據了整個市場出貨量的85.8%,其他所有廠商的份額僅為14.2%。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在去年同期還是29.4%。這也就意味著一年的時間,前五大手機廠商又從尾部企業那裡搶走了一半的蛋糕。
以高端旗艦領域為例,目前受困於品牌價值,絕大多數國產智能手機廠商的售價還都停留在3000-3500元的價格區間,真正邁過5000元這個高端旗艦門檻的品牌只有華為一家,其他售價在5000元以上的品牌基本上還都是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
但除了蘋果以外,三星、HTC等國際品牌在如今中國市場已經是絕對的尾部,各自的市場佔有率都不足1%。能夠維持他們繼續生存的最大依仗,就是用戶在同價位區間可供選擇的品牌和產品並不多,用戶想要購買5000+的智能手機只能從它們幾個中選。但是隨著國產巨頭們不斷上探,國內用戶在5000+這個價位的選擇就會更多,搭配上這些後來者強大的營銷實力以及不斷提升的產品力,三星、HTC僅存的蛋糕也將再度被搶奪。
同理,中低端性價比市場的那些尾部品牌本身實力和體量就不夠強大,沒有太多的技術積累,在供應鏈方面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性價比是它們為數不多能夠拿出手的賣點,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薄利甚至賠錢的策略,導致很多廠商都還處在一個虧損的狀態。
隨著OV等此前並不是太重視性價比的品牌強勢介入,無論是供應鏈的把控還是品牌影響力、營銷實力等方面都要完勝那些尾部。在性價比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會更偏向於那些品牌實力更強的企業。
【結束語】
淪為中國市場的尾部企業,或許對三星而言才是噩夢的序曲。當華米OV無一不上攻下探,在這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就不僅是尾部企業要尋求活路,巨頭們在整體市場萎縮的壓力下也開始進行“壓力轉移”。
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是希望市場上能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希望看到百家爭鳴的狀態。市場終究是殘酷的,或許不會嚴重到像餘承東說的那樣整個市場只留下3-4個品牌,但隨著巨頭們進一步的擴張,尾部企業的日子必然越來越難過。
閱讀更多 懂懂筆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