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2018年5月1日至31日各大银行共发行247款同业产品

(经调研,有大型银行面向机构发行的理财亦包含同业理财,为此将该银行面向机构发行的理财统计在同业理财内)。

从发行数量的变化看,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行量占比下降,相比今年4月分别下降7.68%和3.09%;股份行的发行量占比增幅较大,增加8.85%;国有行发行量占比较为平稳,占比增加1.92%。

从银行类型看,股份行发行量最多,占比近半;国有行发行量最少,仅占比5.67%;城商行超越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产品平均收益最高,达到5.43%,国有行最低,仅为4.77%。

从收益表现类型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比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更高。农村金融机构同业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与保本浮动收益差距较大,达到117BP。本期除城商行外,不同性质银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同业理财产品的收益均出现下降。

从不同期限产品收益的变化看,除中短期限收益上升2BP外,不同期限同业理财收益均下降。其中,长期同业理财收益降幅最大,达78BP,本期出现收益倒挂;短期产品降幅较大,达20BP;中期与中长期同业理财收益相对更加稳定。

文丨普益标准 涂敏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同业理财产品分析报告

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后,由于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有固定收益率、固定期限等要素和银行声誉隐性担保的特征,是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对象,同业理财的发行量呈现持续萎缩。另一方面,5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2018】1号),其中规定不能识别底层风险的匿名客户的投资总额度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净额的15%,对于多数银行而言,受限于一级资本净额,必须缩减原有业务。

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与资管新规一起,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给预期收益型同业产品带来致命一击。5月银保监会频繁开出的罚单,彰显了监管手段之严厉。同业资管产品将面临持续萎缩,净值化转型与穿透管理是大势所趋。

为追踪同业理财市场发展前沿,服务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需求,普益标准将定期发布一系列同业理财产品分析报告。本报告为第二十期,选取发行时间在2018年5月1日至5月31日的产品,从各维度探究银行同业理财发展变化趋势。

多维分析: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多角度比较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一)不同性质银行同业产品发行量比较

股份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近半。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5月1日至31日各大银行共发行247款同业产品(经调研,有大型银行面向机构发行的理财亦包含同业理财,为此将该银行面向机构发行的理财统计在同业理财内)。

按照发行银行的类别来看,股份行发行量最多,为114款,占比46.15%;其次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发行89款和30款,二者合计共占58.30%;国有行发行量最少,仅有14款,仅占比5.67%。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二)不同性质银行同业产品收益比较

城商行收益超越农村金融机构升至首位,国有行持续垫底。5月1日至31日发行的247款同业产品中,根据其披露的信息显示,城商行发行的同业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最高,达5.43%;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为5.25%;股份行和国有行同业产品收益与其他性质银行相比较低,分别为5.06%和4.77%。具体结果如下图2所示: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主流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量与收益差异性较大。由于全国性银行的同业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所有机构参考的标尺,产品发行数量较少的银行平均收益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根据不同银行类型发行的产品情况,本报告选取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共五家月度发行量均在10款以上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参考,分析主流银行同业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整体来看,主流银行的同业产品收益较上月下降,不同银行的同业产品收益差距较大。从图3可以看出,华夏银行在统计期内发行的同业理财产品收益在主流银行中保持首位,平均收益达到了5.22%,环比上升8BP;位列第二的是浦发银行,平均收益5.11%,较上月小幅下降4BP;中信银行本期平均收益为4.73%,较上月下滑较大,环比下降25BP;交通银行平均收益4.64%,较4月下降29BP;收益最低的是中国民生银行,平均收益为4.48%,较4月下降59BP,收益较其他主流银行有一定差距。

同时,各主流银行同业产品发行数量差距较大,发行量最多的中国民生银行,本统计期内发行了32款同业理财产品,其他主流银行发行量均在20款以下,数量较为接近。从各主流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收益来看,各银行理财收益率主要受各银行理财业务重点、资金运用策略和投研能力的影响。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三)不同性质银行同业产品收益类型比较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同业理财产品在收益及产品数量上总体领先于保本类产品。从同业理财产品收益类型来看,本期未发行保证收益类同业产品,发行保本浮动型产品6款,占比2.43%,非保本浮动型产品最多,有241款,占比高达97.57%。

从各类产品收益看,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保本浮动型产品平均收益为4.73%,非保本浮动型产品平均收益较高,为5.22%。鉴于本期无保证收益型产品,我们只选择不同性质银行的浮动型产品做收益对比。

国有行与城商行本期未发行同业理财产品,农村金融机构的同业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与保本浮动收益差距较大,达到117BP,股份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较高,城商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较高。通常而言,因为承担的风险水平不同,保本浮动型产品收益要低于非保本浮动型产品图4显示,不同性质银行浮动型同业产品的收益表现符合一般认知。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四)不同期限同业产品比较

为研究需要,我们将投资期限≤30天的同业理财产品称为短期限,

将30天

将91天

将182天

而将投资期限>365天的同业理财产品称为长期限。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统计期内不同期限的同业产品发行量和收益情况如下:短期限产品12款,平均收益4.27%;中短期限产品有51款,平均收益5.02%;中期限产品89款,平均收益5.23%;中长期限产品最多,有93款,平均收益5.40%;长期限产品2款,平均收益5.38%。除长期产品外,随着期限的增加,理财收益也增加,收益与期限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长期同业理财产品收益出现倒挂。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月度比较:银行同业理财产品的时间序列分析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一)不同性质银行同业产品月度比较

不同性质银行发行量均减少,股份行同业理财产品降幅不及其他行,导致发行量占比增加。

为了探析银行同业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需要对不同统计期内的同业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如图6所示。

从发行量的变化来看,所有类型银行同业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股份行的同业理财产品发行占比显著上升;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占比出现下降。2018年5月,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行量占比下降,相比今年4月分别下降7.68%和3.09%;股份行由于同业理财产品缩减幅度不及其他银行,导致发行量占比增幅较大,增加8.85%;国有行发行量小幅增加,占比为5.67%。受今年4月落地的资管新规影响,5月的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远低于去年水平。

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国有行降幅最大,与其他银行收益差距持续拉大。从收益变化来看,不同性质银行的同业理财产品收益变化多呈现下降。具体来看,城商行平均收益环比上涨7BP,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农村金融机构,排名第一;农村金融机构收益3月以来持续下降,本期下降12BP;股份行同业理财收益非常平稳,本月收益环比下降1BP;国有行本月降幅最大,达14BP,与城商行收益差达66BP,收益保持垫底。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二)不同性质银行同业产品不同收益类型月度比较

各银行同业理财产品以非保本型为主,5月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占比持续增加。由于在各统计期内保证收益型产品的发行量较少,基于数据的可比性及避免异常值带来的影响,选取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

从不同收益类型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5月与4月相比,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占比较上个月出现持续增加,上升4.21个百分点,如图7所示。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从收益来看,农村金融机构保本浮动收益型同业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降。相比于4月,农村金融机构收益降幅较大,出现86BP的下降,远低于今年前四个月水平;股份行发行了保本浮动同业产品,平均收益为5.03%。5月国有行和城商行未发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

城商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同业理财产品的收益上升。其中,仅城商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上升,较上月上升6BP;国有行与农村金融机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率下降幅度最大,较4月分别下降12BP和14BP;股份行小幅下降2BP。从走势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同业产品4月以来收益出现持续下降,城商行收益震荡上升,收益已经超越其他类型的银行。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三)不同期限同业产品月度比较

中短期同业理财收益小幅上升,其他期限类型收益均下降。图9显示,短期同业理财收益继4月大幅下降后保持下降趋势,5月降幅达20BP,与中短期收益率差远远拉开;中短期同业理财收益出现小幅回升,较4月上升了2BP;中期同业理财收益在5月下降7BP;中长期同业理财产品收益降幅最小,本统计期内下降6BP。短期来看,同业间短期资金较为宽松。

以利率的预期理论为参考,中期、中长期及长期利率的下降趋势也反映了同业理财市场对于未来资金成本较为乐观的预期和判断。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原因探析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货币政策依旧稳健中性

4月25日央行实行降准,市场流动性紧张势头回落,并延续至5月上旬。降准信息公布至实施降准,使得5月上旬银行体系资金面偏宽松,因此5月上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除了5月2日一次性净投放2000亿元外,均为日度净回笼。截至11日,5月上旬央行总计投放5200亿元,总计回笼6000亿元,净回笼800亿元,维持市场紧平衡。从央行的操作来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

双税期扰动,央行释放流动性对冲

5月15日为月度纳税报税期截止外,5月31日为企业所得税年度清缴截止日期,5月双税期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了一定波动。受双税期影响,月中、月末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1天、7天)均呈现上扬,1年期同业存单(AAA)收盘到期收益率也于月中月末向上波动。5月14日至17日,央行连续4日总计投放6460亿元,实现净投放5660亿元,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随央行流动性的对冲消弭。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5月,股市持续震荡,于月末走低;债市则呈现先降后升。从资产端来看,股票市场由于中美贸易战局势的持续不明朗,于5月中上旬持续震荡,月末在意大利政局动荡以及美国重新挑起贸易争端等亊件影响下,避险情绪蔓延,股市出现下跌。债市5月末则呈现持续上涨。总体来看由于银行理财底层资产配置包含债券与股票,在债市先降后增的情况下,股市走低对同业理财的收益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不同期限国债收益差逐渐缩小。债券是银行理财资金的主要配置方向,债市的表现对理财产品收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5月1日至5月31日,从代表性国债来看,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于月中上涨后保持平稳,10年期国债则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不同期限国债收益差不断缩小。

同业理财发行量缩减近半,城商行收益增长明显

综上分析,针对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流动性将保持松紧适度。

不同期限同业理财收益下降,从整个市场来看5月资金面较为宽松,央行本月通过净投放平抑市场情绪,同时维持少量净回笼,保持货币市场稳健中性。债市上旬下行与股市月末下跌造成同业理财收益下行。

另外,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后,由于“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有固定收益率、固定期限等要素和银行声誉隐性担保的特征,是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对象,同业理财的发行量必将持续萎缩。

另一方面,5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2018】1号),其中规定不能识别底层风险的匿名客户的投资总额度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净额的15%,对于多数银行而言,受限于一级资本净额,必须缩减原有业务。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与资管新规一道,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给预期收益型同业产品带来致命一击。5月银保监会频繁开出的罚单,彰显了监管手段之严厉。同业资管产品将面临持续萎缩,净值化转型与穿透管理是大势所趋。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普益标准”。我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于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