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宗庆后的固执己见,娃哈哈的危机四伏

继泸州老窖出香水、王老吉卖可乐这些“别出心裁”的创新后,娃哈哈又要卖保健型“护眼”饮料了。

据了解,这款“护眼”饮料其实早在8年前就问世了。如今,娃哈哈又重新推出8年前老产品的升级款,还想通过微商和电商的销售渠道重点推广,似乎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了解娃哈哈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娃哈哈如今在饮料行业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业绩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自2014年起,娃哈哈的销量已经连续四年出现下滑了。2017年娃哈哈实现全年销售额400多亿元,跌回2009年的销量水平,相较于其在2013年巅峰时期的783亿元,更是几近腰斩。

显然,昔日的饮料帝国风光已不再,甚至开始出现被市场淘汰的危机。而导致娃哈哈这些变故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点。

宗庆后的固执己见,娃哈哈的危机四伏

娃哈哈

一、品牌和产品的老化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业绩的下滑主要是品牌和产品的老化,这对饮料市场来说是致命伤。

“娃哈哈从老板到高管到市场研发人员,都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娃哈哈的整个表现就不会很理想。”朱丹蓬说。

二、缺少明星单品

缺少明星单品是娃哈哈的一大病痛。有业内人士分析,2004年就推出的营养快线,现在依然是支撑娃哈哈业绩的大单品。它虽然保持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也在不断下滑。

在外界看来,娃哈哈在经营过程中还是过于保守、缺乏创新。体现最明显的:几十年如一日的销售和管理方式,早已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改革浪潮,更别说新颖的扫码领红包等活动。

三、谣言影响

宗庆后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网上散布的所谓“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等谣言,造成娃哈哈2014年近50亿元的损失,这一数字是娃哈哈当年下滑的主要因素。

因为网络谣言流传广且迅速,很容易给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是娃哈哈,像方便面等产品,每年因为谣言导致的销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

四、农村主要市场人口转移

娃哈哈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的大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因为强大的联销体经销网络,在农村及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渠道已经布局的非常完善。而相比在一些大城市,娃哈哈反倒没有小品牌更容易拓展新渠道,譬如小型超市、连锁便利店等。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娃哈哈的线下渠道也急需进一步拓展。

五、跟不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主力消费人群更替换代,对90、00后而言,包装是首先考量的要素,其次是品牌概念是否打动人心,再次是产品的口感、口味是否适合。

而娃哈哈的主打产品包装不仅一成不变,就连产品定位也一直偏向于城镇农村地区,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主力市场而言,娃哈哈品牌太“老土”,跟不上潮流。

六、销售人员管理不善

娃哈哈部分市场厂商关系不和谐。部分市场存在销售人员欺骗经销商,或经销商欺骗销售人员的情况。而且部分销售人员纪律性差,工作不积极。

不过宗庆后也乐观的表示,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再次反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这个人心态比较好,碰到困难、碰到周折,过去就是了。”

宗庆后的固执己见,娃哈哈的危机四伏

宗庆后

其实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总结起来还是掌门人宗庆后的管理思维方式老化跟不上时代的原因。

宗庆后作为我国40-60后的第一代企业家,身上有着聪敏、勤奋、勇猛的优良品质,但也有着守旧、固执、和缺乏现代商业意识的短板。

靠直觉决策,简单的管理和营销,内外部也没有智囊团,娃哈哈宗庆后依然推崇自我的管理风格。这位任性的传统大佬,连他女儿宗馥莉也没什么发言权。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女儿宗馥莉一直是被认定的接班人,但据多位娃哈哈离职的员工所说:宗馥莉一直没有进入过核心,公司的经营决策大权仍是掌握在宗庆后一个人的手中,而娃哈哈的公司文化就像是“国企的缩影,官僚气息浓厚”,所以,这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公司。甚至还有人以开玩笑的形式说“娃哈哈的董事会议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如今娃哈哈的危机或许让宗庆后已经意识到了形式的严峻,但仅凭一个没有市场预见的“护眼”饮料是赢不回娃哈哈已经失去的市场优势的。

如果娃哈哈企业内部不替补优秀的管理人才,仅凭宗庆后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和眼界,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娃哈哈,一定会成为时代变化的替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