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京东、阿里成立“打多办”,拼多多为何让两大电商巨头如此忌惮?

梁辛


首先,小编根据已有资料并没有看到关于京东阿里“打多办”的靠谱说法和信息来源,倒是看到不少用户反映拼多多存在虚假宣传、质检不合格导致假货铺天盖地的说法。而且,换句话说,现在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在转型逐步往高品质品牌电商平台靠拢,拼多多上的低价非品牌商品,京东阿里也未必看得上。


简单介绍一下拼多多。拼多多的后台是腾讯,通过微信和朋友圈的小程序来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已有的8亿多庞大用户流量,通过朋友圈低成本的拼单方式进行推广营销,很快就累积了大量的用户群,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社交电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是高度分散的,而传统电商平台具有中心化,社交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功能,且它的传播特性适合营销模式。

有言论称京东阿里“打多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拼多多火得太容易了,依靠腾讯稳定成熟的线上流量迅猛发展,这种营销模式确实是京东、阿里、唯品会等梦寐以求的,且目前来说无法实现的。

拼多多的平台特色是物美价廉,在那么多电商巨头间的夹缝之间存活下来不容易,但长期下来这个定位很难做到不诟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拼多多上面的商家品牌店很少,在庞大流量的宣传力度之下,拼多多始终用“便宜”吸引目光,很难在价格和质量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质量安全问题也是最应当重视的。


华尔街见闻


你做开店生意一开始是靠烂价不赚钱来抢客户的,做了几年把同行揍趴了发现除了你还有隔壁村刘二狗家的店活着,你们两家一合计,现在只剩我们两家了,可以慢慢涨价赚钱了,客户也没得选,反正不是你家就是我家,结果还没涨几天,对面老拼家冒出来,跟你们一样的烂价,不光烂,还到处给村里人发传单,告诉村里人你们两家贵,跟大伙说大家都是相亲,你带客户来买我一起给你们优惠,还天天在村广播站播老拼家就是便宜,你们两家一看,不对,再烂下去大家都没得赚,不烂好不容易打出的客户市场又要让给老拼,而且跟你们合作的供销社有几家把供你家的货也供给老拼了,一样东西还比你家便宜。然后你们两家叫上家里人,成立了打拼小组,想着办法弄老拼,大概就是这样


Ben6739


请问京东阿里

屁股还没擦干净就开始转移视线了!

都是李鬼何必相煎太急!

大里看为民谋福

小里看分赃起义

拼多多三亿客户都是中国人吗?

这三亿人都什么素质呢?为什么专买烂货?

可想而知!

穷人,困难户,低收入人群!

你们这些高大上的平台抛弃了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一家2元店,你们有什么不开心?

拼多多的商品都是哪国进口的这么次?

十有八九国产!

国内都是谁在生产烂货、破货、假货、山寨货?

再说工商局都管暧昧了,你们这么打击👊是不是用心良苦了!

一个人创业不易!一群人做点事儿不易!

能活下来不易,能有一点成绩更不易!

看看国情吧……

售假,是人类的敌人必须惩罚犯罪不致死……

山寨,是无耻行为要严加管教但最不致死....

🈶️经历去看看“疫苗吧”

🈶️经历想想“三鹿吧”


神诉法务


我已开发“拼多多的爹”商城,1元拼“拼多多”,总比29元“花花公子”裤子强多了,问题是买回来压跟没有任何标签。“拼多多的爹”年底上线,真商城假商城全不用担心。备好1元明年拼狗!

不是开玩笑。

细细回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商业道路一直延续先让一部分人探索、摸索经济利益最大化,于是先引进外资企业来引领开放城市大搞初级实业,众多合资企业那时期最吃香;没有能力合资的开始模仿制作,出生了时代产物“山寨版”。现在回看“山寨版”的一面坑害到极致,另一面也带动国家GDP。

所以不用政府干涉,只可引导,“国家品牌计划”诞生。

互联网产业过程仍是一样,现实是带来更大的GDP,也同样会产生时代副产物,有些可叫它为社会发展的阴影——以图索物(网购)。把图变成实物可想又给一部分人带来造假空间。我们国家并不是放任你造假,颁布《电商法》督促造假者走正路。

明白着,国家一直把商业大权交给了每个人,总结:造假命短。

做企业也是需要有盈利的同时,也不可以明目张胆坑害国人,坑害环境。希望更多企业家带领众人赚钱。

着手一个大众化网站,解决主要痛点的网站,能否成功看它的造化。







成语


拼多多定位社交电商,依靠低价、爆品,借助微信疯狂推广,拼多多app的周活跃渗透跟周人均打开次数都已经超过了京东,仅次于淘宝。在流量为王和用户为王的电商时代,拼多多直接给京东和阿里带来了威胁,京东、阿里成立“打多办”也就很好理解了。

一、拼多多的背景

拼多多的背后是阿里的最大对手腾讯。腾讯虽然将旗下的拍拍网并入京东,但一直都没有放弃电商梦,如今腾讯通过微信为拼多多提供流量接口,让拼多多一举做大,通过入股拼多多,终于不足了自己在电商板块的短板。有了腾讯这个金主,拼多多可以肆无忌惮的借用微信的流量推广、促销,这是其他电商望尘莫及的。

马云曾经的得力干将、淘宝网的创始人孙彤宇是拼多多的投资人,孙彤宇曾竟被马云拿掉,如今投资拼多多,显然很有深意。这可能是阿里最为忌惮的毕竟孙彤宇太了解淘宝了,另外现在的拼多多何尝不是当年的淘宝。

拼多多的朋友圈还有网易的丁磊、顺丰王卫、步步高的段永平,这些人的水平都不在马云和刘强东之下,而这些人齐聚拼多多,显然矛头就是对着京东和阿里的,这一点马云和刘强东心里应该最明白。

二、拼多多的用户群

应该是拼多多一开始的用户群都是没什么网购经验的中老年人,但因为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属性,带动了更多的原淘宝、京东用户加入拼多多,而且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分流了阿里和京东老用户,这是阿里和京东最不愿意看到的。

三、拼多多对于小商家的吸引力

京东和阿里做大后,加大了对大商家的扶植力度,而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却被进一步挤压。而拼多多的出现,让小商家无疑又看到了曙光,纷纷入驻拼多多。虽然小商家对于电商的贡献小,但规模大,对于电商吸引用户和流量却贡献很大。有了众多小商户的支持,拼多多借助社交电商更是如虎添翼,用户和流量也是纷涌而至。

四、网络电商时代,用户为王、流量为王

在电商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产生吸引大量的用户和流量的虹吸效应,无论原来的对手如何强大,都很可能被颠覆。因为市场上的用户和流量基本都是固定的,只是此消彼长罢了。网络电商时代,用户为王、流量为王。

五、用户消费习惯和黏性

购物是社交、是娱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看来,社交电商的模式是创新,本质却是回归,它让线上消费重拾社交属性,让购物变得“有温度”。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其实得益于其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社交电商!这恐怕是阿里和京东最为忌惮的,毕竟归根到底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黏性将直接决定电商的命运。

六、大商户的入驻

随着拼多多用户数量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大厂商的入驻,而这一部分厂商都是阿里和京东的优质客户,贡献了大量的现金流和流量。

拼多多虽然和当年的淘宝一样也存在假货、虚假宣传、误导等问题,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改变着电商生态,未来电商的竞争核心是流量的竞争、用户的竞争。拼多多能否挑战阿里和京东,将为未来电商行业的一大看点。


智慧新视界


拼多多让阿里巴巴和京东忌惮,核心的原因是当行业都认为电商没有机会的时候,拼多多硬是在淘宝和阿里的后院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这个份额还不低。拼多多在2018年Q3一个季度就获得了33亿元的收入,现在市值250亿美元,而京东股价只有300亿美元了,拼多多在某个时间市值短暂超过京东也不是没有可能。

1、拼多多发展太快了

大家都以为互联网的电商行业已经格局定了,在阿里巴巴和京东垄断电商的10余年之后,其他品牌做电商都死掉了,包括腾讯。

但是拼多多起来了,从2015年10月上线至今,拼多多用了2年多就成了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玩家,而且第三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非常迅速。拼多多市值峰值突破330亿美元,而现在京东市值只有300亿元。而且拼多多业绩增长非常的快,单单在2018年Q3的增长率就超过了697%。而京东目前的增长率只有25.1%。

2018年初拼多多的月GMV,已经有400亿,已经超过京东的1/3了。

二、社交电商的巨大魅力

拼多多是在微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重构了社交电商的模式,之前淘宝和京东都是搜索电商,但是拼多多变成了社交电商,大家互相拼团,互相推荐,通过熟人社交,把朋友圈,微信群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而京东和淘宝都没有做好这一块。

所以拼多多的拼团率非常的高,而淘宝和京东现在都在推出了同样类似的业务。

三、拼多多抄了淘宝和京东的后路

拼多多的用户在下沉城市,比如三四五线甚至更低的农村,这群用户是淘宝和京东要重点发展的城市,等淘宝和京东没有啃下来这些下沉城市在做消费升级的时候,反而拼多多做到了,堵死了淘宝和京东的下沉。后路被抄了,当然淘宝京东要疯狂了。


你认为拼多多是假货多还是真货多?


毛琳Michael


阿里,京东算是电商老大了,拼多多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电商黑马,给阿里,京东带来了不少的影响,拼多多以价格低廉占据了电商市场,但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创维把拼多多告上了法庭,停止销售有关假冒伪劣创维电视。

拼多多不是大家不爱你,因为拼多多太不地道,销售的商品很多是高仿货,假冒伪劣货。自己也曾经拼过一提纸,说的是原生态产品,但收到快递一看心里哇凉哇凉的,与宣传的事实不符,以后再也没有在拼多多购买过任何东西。

不是我一个人说有假冒伪劣商品,看看大家所评论的?是不是真的?商品便宜是好事,为了赢得市场,为了吸引客户,应该拿出真正质量好的商品供大家选择消费,而不是假货成堆。

很多人都是提出拒绝暴利,拒绝假货,但我们真的拒绝了吗?打假要从源头,从销售平台,顾客购买到假货投诉,客服或者售后推诿扯皮,让消费者投诉无门,这样不负责任的平台大家是否还会再去购买?让很多人上当受骗,黑心商家和电商平台两家合伙欺骗消费者。

阿里和京东成立“打多办”希望真的能够干点事实,而不是有其名无其事,要让假货,高仿货没有市场,退出市场,还消费者一个货真价实的购物平台,让消费者买着放心,用着省心这才是硬道理。



周口视窗


感谢您的阅读!

你以为京东和阿里所面临的对象就是“拼多多”吗?你错了!它们面对的是腾讯,这个隐藏在拼多多之下的大股东。在拼多多的主要股东当中,除了创始人黄峥50.7%的股份以外,第二大股东就是占股18.5%的腾讯!腾讯,这个曾经也做个电商的企业(之前的拍拍网),对于电商这块从来没有放弃过。所以,阿里和京东的“打多办”何尝不是为了狙击腾讯呢?!

拼多多招股书:

其实,我们能够理解阿里和京东的行为,因为拼多多发展太快了,短短三年的时间,3亿多的用户,GMV超过30亿,拼多多的爆发了让众多电商平台的吃惊的力量。更为吃惊的是,腾讯对于它的投资,而且股份达到了18.5%左右。

在微信中的第三方服务,更是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端口,看来腾讯对于它的支持真的是不遗余力。

也难怪京东和阿里迅速反应,要知道它成立三年,市值更是到了248.59亿美元,这种速度,由不得京东和阿里不担心!

其实,除了拼多多的发展速度过快,京东和淘宝在发展中也出现了疲软状态,在电商平台激烈争论的今天,如果不进行求新求变,积极狙击对手,可能面对的就是自己的消失。拼多多能够短时间成功,也说明一些企业可以短时间内倒闭。

双重压力,让京东和阿里不得不有所行动!毕竟腾讯在呢。


LeoGo科技


我们都知道阿里和JD都是电子商务的两大巨头,他们的地位一直很稳定,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两大巨头的眼睛已逐渐转向新零售,电子商务战争的时代似乎结束接下来,将有新的零售竞争。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电子商务随着“破坏和毁灭”的趋势而上升,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很大的工作。

这场斗争已于2015年10月上线。自发展以来仅仅两年多,但它已拥有3亿用户,并大大压制了京东和阿里的潮流。根据突发新闻,2018年初,很多月GMV(总营业额)达到40亿,这是京东的三分之一以上。

很多定位是“社交电子商务”模式。所谓社交电子商务是通过微信和朋友圈的小程序推广平台,利用微信现有的8亿大用户流量,通过朋友圈的低成本战斗,快速推广单一营销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群。正是由于腾讯的大后台,它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

事实上,很多人喜欢用,只不过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当然,世界上没有“质量好,价格低”的东西。随着低廉的价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


智慧城市研究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到今年仅仅三年时间就达到了400亿GMV的规模,主打低价拼团,抓住人群购物最大的特点-价格低廉,进行裂变式营销手法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阿里京东如此忌惮拼多多,我分析有这几点。

一、能够在电商领域已经基本被阿里京东占领的情况下还能在短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足以证明拼多多团队协作的强大,团队力量是保证平台长久生存的根基,所以阿里京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从数据上看,拼多多400亿GMV规模以及3亿用户等数据深深的刺痛了阿里京东,这其中也有他们打击假货,封号封店的功劳,阿里京东也师出有名。

三、低价拼团领域阿里京东之前一直不够重视,导致拼多多主攻低价领域,做大做强,根基稳固也就会开始涉足其他领域,阿里京东受伤是在所难免,趁与拼多多尚有一段距离之际,加紧打压是当务之急。

阿里京东已经相继推出各自对标拼多多的淘宝特价版和京东拼购,产品价格低廉的同时,产品质量也低劣的话,我相信没有人会为其买单,所以如何在价格和产品之间协调是阿东拼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