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希拉里取代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當今世界格局會是怎樣的?

阿里汙汙


奧巴馬政治遺產得到維持

希拉里在競選時,有意和奧巴馬的政策切割,但從民主黨角度講,她會修訂但總體延續奧巴馬政策基調。亞太再平衡戰略等奧巴馬的政策遺產將得以維繫。

比如,對待中東。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希拉里在推特上說,我曾作為國務卿參與協商國際制裁,把伊朗拉上談判桌。可見,希拉里無論如何不會碰伊朗核問題。



再如,貿易方面。希拉里應該會繼續維護TPP談判所獲得的結果。雖然希拉里為了競選需要,也提出退出TPP,但希拉里更多是修補,而不是推倒重來。

美國外交整體上難有作為

希拉里在國防外交方面是民主黨內的鷹派,與特朗普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二人都重視美國的軍事力量,在很多地區都會採取比較強硬的政策;再如,在如何運用美國“肌肉”的問題上,二人都奉行典型的干涉主義立場。不過,特朗普是商人,要算經濟賬,主張美國收縮,但希拉里主張全球性,無論在經濟、軍事上都擴張。希拉里認為,只要美國維持霸權,吃點虧沒關係。

在三權分立、權力互相制衡的美國,總統入主白宮後,還面臨著國會控制在哪個黨派手中的問題。奧巴馬第二任期內,共和黨控制國會,奧巴馬成了“跛腳鴨”,只能靠行政命令來推動各項措施,最終只有一小部分取得進展,大多無功而返。希拉里上臺後,也會面臨同樣局面。

希拉里的身體狀況,也註定她難有作為。 2016年選戰時,身體狀況是希拉里一大掣肘。如今的希拉里如何?媒體報道上週希拉里前往紐約曼哈頓探望女兒,27度的天氣依然身穿長款夾克,帶著圍巾,好像穿著一個背部支撐架。


…………………………………………………


史晨昱


特朗普當上總統就是一個民主文明的特色。

奧巴馬在國內的一系列改革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希拉里當上總統幾率很大,但希拉里沒有抓住選舉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之所以當上總統是跟美國的選情是分不開的。美國進入二十一世紀,關於總統選舉的黑馬也是頻頻出現,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小布什總統了。

美國進入了一個非常有懸念的時代,當然了,有人會說美國誰當總統不都是一樣嗎?他們無論誰當上總統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誰當總統都一樣或者差不多!實際上,差遠了!既然誰當總統都一樣,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爭搶總統的寶座?那按照資歷來不就是更好嗎?其實,總統換了一個人,在具體細節的操作上美國會朝著不一樣的方向走。

希拉里當上總統在當時估計沒有人會說意外事情。再者,克林頓都說好了,如果希拉里當上總統,克林頓以後舉行演講都是免費的。也就是說人家不差錢,用這個舉動來為希拉里當選助威。克林頓可是出了很大的功夫,不過,現在希拉里沒有當上總統,就不會影響克林頓的演講事業了!


希拉里當選總統,世界的格局還是大概按照現在的局勢發展。希拉里當選總統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特朗普,因為希拉里當選了,那特朗普不就是落選了嗎?!如果對特朗普提問這個問題,見證君相信特朗普肯定臉色鐵青!

美國還是超級大國,這一點毋庸置疑。俄羅斯還是那麼幹脆、那麼猛,這一點還是毋庸置疑。其次,希拉里當選總統,影響的是美國政府和美國民眾。接下來的改革和推出的政策肯定和特朗普有所改變!


盛世見證者


希拉里在競選之初就對自己的外交提出了六大方向。

第一, 美國需要從內部壯大,這意味著投資基礎設施、教育和創新,減少收入不平等,消除偏見和歧視等障礙。從中可以看出希拉里上臺後首要面對就是國內的經濟發展問題,那同樣的希拉里將會繼承奧巴馬的醫保政策,維持奧巴馬時代的福利待遇政策。但從歷屆的美國政治精英治國理念來說,希拉里的美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或者干預將會弱於特朗普政府,將會更多的讓經濟“自然”發展。

第二, 美國需要鞏固盟友關係,美國的盟友網絡,是美國“得以例外”的一大因素。希拉里會加大對軍隊的支持,加大美國同盟國的聯繫。那麼讓盟友擴大駐軍費用分攤比例的談判將不會發生,更有利於美國與盟友的關係。那麼相應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及圍堵俄羅斯的戰略將在一次成為美國對外戰略的核心,地緣政治衝突將會進一步加劇。

第三, 美國需要運用所有政策工具,特別在外交和發展領域,在國際問題對美國構成本土威脅之前,先行解決在國門之外。美國“胡蘿蔔加大棒的”戰略將成為美國處理國與國之間最常用的手段。這其實是美國政治精英一直管用的處理手法,這樣反而使國際社會更加穩定。

第四, 對待競爭對手,美國必須立場堅定,但也要明智,在可能的情況下找共同立場。這樣使美國與俄羅斯等國進行摩擦的時候,也很容易保持一定的剋制,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低烈度的國際競爭,對各國都是有利的,尤其像美國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界性強國。

第五, 美國需要制定切實的反恐計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加強對恐怖分子的空中打擊和對阿拉伯與庫爾德地面武裝的支持,謀求通過外交手段結束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的派別分裂,並贏得網絡空間的優勢。這樣的美國中東政策,可能會讓俄羅斯與美國在中東問題上有更多的合作空間,使中東和平穩定進程加快。

第六, 需要忠實於美國的價值觀。這其實是最與特朗普相似的地方。一切都圍繞美國優先展開。希拉里是圍繞著美國的意識形態上的優先,這也是希拉里對外關係的核心。特朗普是圍繞著美國實際利益的優先,經濟利益放在首位。但不管再怎樣,這兩位都是美國利益的代表。


昨思今明未武


在特朗普和希拉里開打選戰時,對於希拉里當上美國總統後的美國和世界的暢想和推測就已經滿天飛了。而且,這些暢想和推測主要是圍繞希拉里展開的。在美國大選結果正式出爐前,希拉里可是更被看好要出任美國總統的。

就連希拉里本人也是很看好自己這一次的競選前景的,所以,在面對失敗的大選結果時,希拉里推遲了自己的“敗選演講”,而如她自己所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並沒有起草敗選演講,而是一直在準備我的勝選演說”。

也正因為希拉里對自己戰勝特朗普志在必得,所以,如果希拉里當選為美國總統,美國和世界會同現在特朗普當總統有何不一樣,基本上也能從其過往的從政理念和實踐以及大選中的言行來“管中窺豹”。

從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上來說,作為“巧實力”“亞太再平衡”的直接推手,奧巴馬第一個任期的國務卿希拉里會將這兩項戰略更堅決地推行下去。縱然特朗普乖張的個性和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似乎攪和得天下大亂,但從談判和打交道的角度來說,其實特朗普的彈性更大,畢竟在很多具體事務上他的目的是“要價”,博弈的空間是在“價高價低”之間。但希拉里則是剛性有餘,柔性不足,以她的精英化思維和明確寫在臉上的優越感,她在對外戰略上設立的紅線會更多。

再說得更形象一點,兩人的差異簡而言之就是,特朗普更愛惹事,但有真惹也有鬧著玩的,惹起事來一根筋地惹到底的可能性則要小一些;而希拉里則可能是不那麼喜歡惹事,但一旦惹起事來,基本上就是大事,而且會不達目的不罷休。


涵一


特朗普是當年里根競選的支持者,特朗普競選的口號來自於里根時期。那句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正是當年里根時期的競選口號,而且早在里根競選期間特朗普就將這句話註冊為自己的商標。而如你所見,希拉里的老公是克林頓。他們之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克林頓經濟學和里根經濟學的區別,其實質在政府幹預經濟的方式不同。

歷史依然是重複的,連經濟政策都是重複的,只是牌桌上的人換了而已。里根經濟學是來自於供應學派和貨幣學派,其雖然也主張平衡財政預算,但是思路是不同的,里根經濟學認為減稅可以降低財政赤字,其他配套政策還包括放鬆監管,搞基建刺激經濟,核心理論是通過社會財富的增量,低稅率依然可以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在里根時期,美國各階層收入的確有所提高,而在對外政策上,里根當時正在冷戰時期,奉行的是美國優先政策,說白了就是保護主義。

而克林頓時期的思路是不同的,他也是追求財政平衡,而且更加傾向於財政盈餘,因為克林頓1993年上臺的時候1992年度預算赤字高達2900億,再回顧里根時期的預算赤字,1983年預算赤字2212億,里根8年赤字總額是13382億,平均每年1672.75億,而里根卸任的時候1989預算赤字1520億,可以說里根經濟學雖然想的很美,現實的缺陷還是存在,預算赤字也許沒有出現瘋狂的脫韁式增長,但是依然沒有解決財政赤字的問題,於是克林頓時期的“宏觀調控,微觀自由”的政策其實質就是平衡財政收支,增稅,縮減開支,貨幣緊縮。於是在1998年實現了首次政府財政盈餘。而在全球化問題上,克林頓政府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但是同時也是政治上的干預者,和里根時期不同的是,里根時期美國是自掃門前雪,拖垮對手,而克林頓時期是主動的干預,讓對手接受美國的各種體系。

對於美國來說,其實很難說搞經濟是克林頓好還是里根好,減稅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美國經濟競爭力,使得美國拖垮了日本和蘇聯,克林頓又實實在在的再添一把火,竟然使得赤字近乎消失。他們只是不同時期解決了美國發展的不同問題。就個人的理解,如果希拉里上臺,依然會和我們有摩擦,但是摩擦也許並不在經濟上面。希拉里會更多的聯合盟友,隔絕我們的外部空氣。然特朗普則不然,他本就是全球化的反對者,他的貿易戰是一對一的,你需要艱難的和他討價還價。


凱恩斯


紅帽胖達認為,不能過分誇大美國對世界格局的影響,更不能過分誇大美國總統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不可否認,如果希拉里執政,美國外交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這就好比特朗普的外交理念與奧巴馬的外交理念不同一樣。希拉里會延續奧巴馬“不做蠢事”、“巧實力”等理念,發揮美國背後領導的優勢,巧妙利用同盟體系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但必須看到,特朗普雖然莽撞,但在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這一目標上與希拉里並無二致。在2017年年底出臺的白宮《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特朗普政府明確提出國際形勢已經進入大國競爭時代,美國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出相應調整,尤其是要把經濟安全等同於國家安全。

希拉里想必也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區別在於方式,特朗普擅長利用美國體量走單邊、雙邊道路,也就是犧牲了美國的道義力量,更借重實打實的硬實力。而希拉里可能會更多借重美國的軟實力,四兩撥千斤。但無論如何,希拉里的上臺都不會根本上改變當今的世界格局。美國仍然是超級大國,但美國的影響力無疑在日益衰弱。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我來回答,我的回答就是這麼通俗易懂

希拉里很有可能會延續奧巴馬的政策和戰略。

美國就象是和世界有很大過節的黑幫老大,希拉里當選黑幫幫主,會繼續奧巴馬的政策。

和特朗普主政下的當今世界,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TPP和TTIP會搞定,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會更穩。

這兩個經濟協議基本都已成型,希拉里第一個任期內很有可能簽署這將會極大地穩定美國的經濟地位。雖然有人反對其中一些內容傷害了美國利益,但是像特朗普一樣,想把所有經貿協議全部推翻,和別的國家簽訂雙邊投資協定,這樣太費時費力了,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搞定,畢竟大家都不是吃素的,誰也不會讓你佔盡便宜,遠遠沒有TPP和TTIP來得快,效率高。
二、熱點地區會更熱。

美國遏制我們的戰略會更加的突出和推進,中東地區也會更加複雜。

我個人認為,當今美國的兩大對手一是歐盟,一是東方大國。

美國試圖在這兩個對手附近搞事,遏制他們的崛起。就製造了兩個熱點,希拉里如果當選,這兩個地區會被她搞的更熱。

三,資本不會迴流美國

民主黨偏左,民主黨強調大政府,共和黨強調小政府。大政府意思是政府管的多,政府在一定範圍內限制市場過於自由的發展。小政府就是政府管的少,基本都讓市場說的算。希拉里希望增加個人所得稅稅率,增加工人工資,特朗普則希望減稅,減少工人工資。

所以如果她當選美國總統,不會實行減稅計劃,世界資本的動向不會像現在一樣呢。

當然,這個問題問的很大,也很有探討意義,歡迎大家評論哦。


新疆賣火柴的小女孩兒


1.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依舊會發動貿易戰。儘管民主黨一向是支持貿易自由,不過東方大國迅速崛起,已經讓美國感動不安。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牽頭大搞TPP,目的就是圍堵東方大國,組織其經濟崛起進程。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必然不會退出TPP,相反還會大做文章。不過,希拉里發動貿易戰的目的與特朗普不盡相同。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為了給美國賺錢,無差別,即使是盟友也會下手;希拉里發動貿易戰,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打壓對美國有威脅的東方大國、俄羅斯等等。

2.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將會保持與盟友的良好關係。民主黨歷來重視在國際社會中,與盟友合作,處理國際事務。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後,奉行的是“美國優先”。僅僅是加徵鋼鋁產品關稅一項決策,美國就與歐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重要盟友鬧得不可開交。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則不然,不會因為貿易問題與盟友鬧翻。

3.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不會“縱容”以色列,也不會退出伊核協議。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國,特朗普所作出的這三項重大決議都是在無底線“縱容”以色列。顯然,希拉里不會如此“縱容”以色列,甚至會延續奧巴馬時期的政策,與以色列保持適當的距離。2010年1月4日,國務卿希拉里宣佈美國將對伊朗實施外交孤立和國際制裁,最終成功促成2015年《關於伊朗核計劃的全面協議》的行動。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以後,希拉里批評道“這有損美國的安全和威望。伊朗現在更加危險。”

4.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會更加緊張。特朗普領導下美國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應該稱之為“雷聲大、雨點小”。特朗普不過是驅逐了俄羅斯60名駐美外交官以及對俄羅斯38個實體和個人進行經濟制裁,對於俄羅斯實質性傷害十分有限!7月16日,特朗普和普京還將在是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普特會”。希拉里對於俄羅斯一向是好感有限,如果她是美國總統,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絕對不是38個實體和個人這麼簡單,更不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如此對俄羅斯“妥協”!

總結起來,相比於“真小人”特朗普,“偽娘子”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更加對東方大國崛起不利!


美國觀察室


其實,如果希拉里當時勝選成為美國總統更好,而特朗普當了總統不是件好事。因為,因為,希拉里是敗家的,特朗普是興家的。

希拉里總統會繼續她的建制派風格,在亞太搞再平衡戰略,在中東大力投錢用兵,在世界各地用武力和金錢推行西方價值觀。她不擅長搞經濟建設,用不了幾年就會把美國20萬億美元債務繼續推高,讓美國經濟徹底垮掉。這就是有人稱之為“敗家娘們”。

而特朗普是個商人,這個會算經濟賬的總統一上來就“美國優先”,不再為價值觀而出兵世界、撒錢。而且還退出了許多貿易協定、世界氣候協定。賠錢的買賣他不幹。特朗普因而擋住了美國20萬億美元債務的推高,而且讓美聯儲“縮表”,有步驟減少美國債務,讓美國得以喘息,為美國的經濟發展增加可持續良性因素。所以特朗普是“興家總統”。

經濟基礎決定一切。如果美國垮臺,一定是經濟垮臺所至。所以,美國人差點選了敗家總統。



東之水32552593


希拉里會留在TPP,巴黎協定以及伊核協議中,也不會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偏袒以色列,在協調北約與歐盟的關係上會處理得更妥當一些。總體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會表現得更為穩健,而不是像特朗普這麼冒進。

希拉里的重點會是經營亞太,用其所謂的“巧實力”手段來遏制各大國,但維持與各大國鬥而不破的局面。希拉里信奉自由貿易,不大會爆發大的貿易衝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在希拉里治下會比在特朗普手裡強很多。


在中東地區,希拉里會更重視土耳其的作用,在庫爾德問題上會對土耳其作更多讓步,這會使得俄羅斯的機會少很多。希拉里在中東問題上,對普京來講的確會頭疼得多。俄羅斯不喜歡希拉里不是沒有原因的。

此外,希拉里會更加操心伊拉克問題,重點經營伊拉克,以逐步切斷什葉派地帶的完整通道。而不是像目前的美國政府這樣,過度忽視伊拉克而在敘利亞與俄羅斯博弈過頭的傾向。這樣,哪怕即使俄羅斯在敘利亞站穩腳跟,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會比較有限。

實際上目前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是由俄羅斯、伊朗以及土耳其的三方聯盟所架構而成的,這個架構下的唯一薄弱點是伊朗的影響力的傳遞不能被斬斷。伊朗力量真正不間斷傳遞到地中海的話,其實離不開伊拉克。

而伊拉克是同時親美與親伊朗的,所以美國還是有比較大的機會的。但目前在基本忽視了兩三年後,伊朗的影響力已經在伊拉克乃至敘利亞徹底生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