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些书法高手为何都爱“枯笔飞白”?

zhangbaozhi


枯笔飞白可以体现笔力的气势,增加书作的美感。也是笔运的自然形态。而不是刻意的操作。一篇书作的飞白仍忌过多。





一叶小舟82704


提醒一句飞白用枯笔体现是错误的!


书法家与画家用什么体现自己的用笔功力?飞白!飞白是用笔功力深厚的体现!用笔功力深厚者即使是墨色弄时也能写出飞白的效果来!而这种飞白绝不是枯笔可以比拟的,你可以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可以看米芾自己王铎的行草书,尤其是王铎的行草,使用是涨墨!


近代的书法家是写不出来飞白的,所以就去学国画中使用宿墨,焦墨,确实是写出了飞白!可惜,使用宿墨与焦墨的飞白与正常的飞白是可以区分的!再者从书法的神采上也存在本质的区别!用普通墨写出飞白神采盎然,动感十足,而宿墨与焦墨的飞白呆滞无神,缺乏韵致!

飞白笔触非高超笔法与深厚功底者难以写出来!奉劝书法人还是在功力上下功夫,不要去学那些投机取巧人的作为,你的功力到了,飞白的效果自然出来了,同时,你的书法认知也登堂入室了,取巧者是好似功力深了,其实,不但书法水平差劲,书法认知也是半瓶晃荡,能者一试便知!


一笑貫长天


飞来了



用户5398733121168


这与毛笔的特性有关系。我们知道,用毛笔书写,笔丶墨丶纸三者关系非常重要,总要千挑万选,配合的好,才能书写出满意的字。我们在书写过程中,笔是软的,宣纸是涨墨的,所以如果毛笔上的墨太多,落到纸上墨就跑了,不容易控制。所以除非榜书大家,一般不用那么重的墨。其二是历史上馆阁体的存在,馆阁体用墨粗重饱满,本是符合书写正道要求的。但太多太滥,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何况现在印刷字己代替手书,那种庄重的馆阁体实用性下降。其三是现代书法脱离了实用性要求,艺术性成为重点追逐对象,所以人们从馆门阁体中解放出来,肆意追求个性,所以用笔枯笔多,飞白多。其四是现代人实在没有古人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书写水平提升,而且又混了个书法家的名头,所以就用枯丶乱之笔书写,成为所谓个性。于是现代丑书泛滥,满纸枯乱的笔划。其五枯笔和飞白是书法笔划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用好,也需要学习并掌握好,发挥他们的美感。其六据说仿写中的一种是钩描框架后填墨,所以太庄重的字易被仿造。反而飞白不好描划,成为传神之处。


金永书法


我不是书法家,也不在被邀之列,可以说说我的观点吗?我对枯笔飞白也有好感,愚以为这种好感来之于飞白本身产生的美感是高度综合而辩证的:灵动而稚拙、妩媚而典雅、古朴而鲜活、疏朗而刚劲————总之是阴阳兼俱表里并美。

当然,美味也不可多用,须慎之!


吉木1945


浓淡干湿是墨色的重要元素,枯笔飞白是属于干里的东西,不能太多,应用合适会给作品增加视觉感染力。

我女儿写的草书,谢谢分享。











张完平972


有浓就有淡!有干就有湿!相对辩证关系。飞白在行草书里用的较广泛,有较大的偶然性。作为丰富和点睛书作的一种手法,理解的人用上那是自然的事!但一味的用飞白灌注全篇又会显得燥气、做作等!个见。


幽秀一下17105295


枯笔飞白多用于行草,逛草。以显气势磅礴,万毫齐力,滄桑之感。

米芾行帖,出现飞白。观之有雷霆万均之力,让人振奋,久久难以忘怀,可渭枯笔飞白优之冠也!


石匠秦人


我是一人。“枯笔飞白”和书法高手,书法不是玄学。

什么是书法高手,书法高手会特别偏爱某一个点吗,所谓的“枯笔飞白”出现在上面书体,楷书是肯定不能出现“枯笔飞白“,这又是针对楷书的问题?

古往今来历史留名的书法家,不会刻意的追求“枯笔飞白”。对当代书法有些了解,近些年”日本书道“非常深刻影响了我们中国的一些书法家。

什么是书法高手,什么是”枯笔飞白“?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喜欢带风向,经常自说自话。

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王铎的历史地位被过分的抬高。

“后王胜前王”来自日本,然后我们自己有些书法家为了个人的利益,把日本人这句话又放大了,现在我们国内经常有人问日本是不是觉得王铎比王羲之好。

王羲之在日本的地位非常的高,王羲之书法展次数也是非常的多。颜真卿在日本的地位也非常高。

今年年初颜真卿《祭侄文稿》到日本展出,引出了很多事情。可以查询一下颜真卿《祭侄文稿》到日本展出的前前后后,可以了解到颜真卿在日本的地位非常的高。

日本主流认为“后王胜前王”,这是我们国人有些人特意放大的结果。为的是什么呢?现在还有很多书法家,楷书写得非常的差,差到只能用“枯笔飞白”掩饰。

说白了就是针对楷书,这个题目的问法太有目的性了。

为什么学习书法的人当中,有那么多只想搞斗争的人。

一人有感

“后王胜前王”是不是日本一些人很坏,想要坏我们的书法文化。就算日本人想法多,我们不上钩不就行了,我们书法圈有些人,把日本来的一些东西奉为经典才是可笑的。

有一部分来自林散之,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大人们,时代变了。现在书法可以回归书法,不需要太在意日本的感受。好好练字,不要整体想着斗争。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1月5日沪。


一人笔记


关于书法高手喜欢“枯笔飞白”,我个人认为,“枯笔飞白”有两个原因:1、由于宣纸自身吸水量大,特别是生宣,把墨中的水分吸收,所以书写时就会出现飞白的现象;2、大概是书法高手为了的表露墨的艺术,更好的提现书法中所提到的浓淡干湿,让中国书法更加有灵魂、更加艺术性、更加有中国文化瑰宝的独特书法艺术韵味,所以书法高手和书法家都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