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糖尿病飲食中的幾個常見問題(一)

飲食改善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飲食調整過程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裡,我把在諮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彙總做下分享,內容較多會分2-3篇進行分享。

1、我們推薦糖尿病多吃粗糧少吃細糧,但為什麼喝完速食燕麥粥,血糖還是高呢?

確實,粗糧是糖尿病主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精白米麵相比,GI值較低,更不容易升高血糖,在我的專欄 中也詳細的介紹了糖尿病主食的品種選擇問題。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主食多是需要做熟才能吃,除了食物品同樣不能忽略烹調加工方式的影響,比如主食類的乾飯、粥、饅頭等區別。


糖尿病飲食中的幾個常見問題(一)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澱粉,經過高溫,澱粉會糊化,澱粉的內部結構會變得鬆散,而容易被澱粉酶等消化酶分解。

在把燕麥煮成粥的情況,內部的澱粉結構變得比燕麥飯更鬆散,更容易釋放出葡萄糖。如果是速食燕麥片經過擠壓,澱粉糊化程度會更高,而且可能還添加了大量的糖和油脂,自然也就更容易升高血糖。

從GI值來看,燕麥飯GI是42,速食燕麥粥GI是79,生燕麥片粥的GI是55,作用選擇燕麥要優於煮食生燕麥片粥,速食的燕麥粥最差。

所以,我們在選擇粗糧時,不只需要注意品種,還需要考慮烹調方式,儘量選擇淺加工,粗烹調的方式

吃乾飯比喝粥控糖效果好,雜糧粥比白米粥也更適合,同樣的,熱土豆泥(GI 87)比蒸土豆(GI 65)更不好控制血糖。


2、血壓高了,醫生告誡要少吃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為什麼血糖高了,也要控鹽呢?

糖尿病不能吃糖,好理解,但是不能吃太鹹,大多數人可能不太明白了。其實這要從糖尿病的併發症說起。

雖然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兩個疾病,但是很多的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較健康人更高。糖尿病患者除了單純的血糖升高,還會出現胰島素水平上升。而高胰島素水平會導致腎臟水、鈉調節失衡,腎臟鈉重吸收增加,進而升高血壓。這可能是糖尿病出現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研究發現,限制糖尿病患者食鹽攝入後,可以明顯降低血壓,降壓效果接近於單用降壓藥的控制水平。


糖尿病飲食中的幾個常見問題(一)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同樣不能多吃鹽,每日鹽攝入量低於5g/d。同時如果是同時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那麼鹽攝入量需要更加嚴格的控制。

1)日常烹調嚴格使用鹽勺控鹽,多用醋、檸檬、蔥、姜、八角等調味品;

2)在外就餐或外賣儘量選擇少鹽烹調的食物,乾鍋、紅燒、鹽焗等等做法的菜餚就要少吃了;

3)加工食品也要注意少吃,比如鹽醃製的食物(鹹肉、鹹菜、醬菜、鹹鴨蛋、香腸等)、加工食品(含鹽蘇打餅乾、鹽漬蜜餞、醬料、肉鬆等)、乾製海產品(蝦皮、海參幹、魚乾等)等。

加工包裝食品因為有食品營養標籤,會更好辨別,儘可能選擇無鹽、低鹽食品,或者鈉含量≤120mg/100g或100ml的食物。

3、不能喝蜂蜜水、飲料,想吃甜食時,用代糖可不可以

蜂蜜富含果糖和葡萄糖,GI值為73,屬於高GI食物。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糖尿病人喝蜂蜜水。

不過很多人在長時間的戒糖(添加糖)後,會容易產生疲憊感,迫切的想吃甜食,就想著用代糖來替代蜂蜜、葡萄糖、蔗糖這些純糖改善口感,滿足口欲。

現在沒有證據證明攝入代糖會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降低血糖,降低心血管病的風險,但認為糖尿病患者適量攝入代糖是安全的。需要注意代糖的品種和量的選擇。


糖尿病飲食中的幾個常見問題(一)


推薦選擇糖醇非營養性甜味劑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糖醇,主要有麥芽糖醇、木糖醇

美國FDA批准的5中非營養性糖味劑是乙酰磺胺酸鉀、阿斯巴甜、紐甜、食用糊精、三氯蔗糖。另外還有天然甜味劑-甜菊糖。不過對於這些非營養性甜味劑都制定了每日容許攝入量。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吃甜食時,可以選擇以上的品種的代糖。但是同樣要注意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攝入糖重量仍舊需要控制,可以根據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每日不超過50g添加糖

文獻來源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