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经常听人说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是正常的,不要紧。是真的吗?

羊叨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说这个问题之前来看这样的事:很多中年人经常会说“能活到七十多岁就满足了,太老了会给别人添麻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能长寿才是每个人真正的心愿,也正因如此人到中老年才会更注重防病保健,在吃的方面比年轻时讲究,出门运动锻炼的人里中老年人坚持的最好,看看保健品消费的主要是什么年龄段的人,就会明白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为关注。

其实血压也是一样,一方面年龄并不是血压一定会升高的因素,另一方面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更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虽然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血压升高,但并不能说血压高点就是正常的,相反很多老年性疾病都与血压升高有关,将血压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应当做到的。

血压升高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最危险的因素之一,而一旦血管发生了病变,不仅会造成血管狭窄、堵塞血管阻碍血流,致使周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功能下降,还可能因为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梗死性疾病;如果病变的血管发生了破裂,尤其脑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致死致残率非常高,所造成的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死因。此外,高血压导致血管病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损害大脑组织引起老年痴呆;心血管狭窄,致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冠心病等,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人到老年血压升高并不是好事,是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的。至于人老了,各方面机能不断退化,血管老化了血压自然就会高,看似很有道理,但客观地分析就会知道:如果任由血压升高,将加速血管老化的进程和血管病变的发生,我们不能阻止自然老化的发生,但却应当尽力延缓老化的进程,而控制好血压就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那么,老年人的血压保持在多少为宜呢?

国内处多项研究证实:人的血压超过120/80mmHg后即开始对血管产生微损伤,血压高于125/80mmHg后即会进入血压快速升高期,而当血压高于140/90mmHg后对血管的损伤明显增大,因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40/90mmHg定为了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由此可见,要想尽可能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140/90mmHg是一条红线,有条件进一步降低更好。美国在2017年将他们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40/90mmHg下调为130/80mmHg,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对血压升高有更多的关注。

需要提醒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基础,但是如果经改变生活习惯后血压仍然高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就应及时借助降压药的帮助。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认为老年人血压就应当高一点,从对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寿命的影响来说,与高血压所造成的血管损伤与病变没有可比性,要知道心梗、脑梗、脑出血、尿毒症、肾衰竭等的发生不会因服用了降压药而发生,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经常听人说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是正常的,不要紧,是真的吗?(一)

胡扯,只能说极为不负责任。

生活中,我们常听老年人说,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正常;也常听医生对老人说,你都这岁数了,血压高点正常,是不是?

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随着年龄大了,血压自然会高一点,所以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正常,没关系的。其实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龄无关,只有一个标准,按照中国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而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指出。超过120毫米汞柱就为血压升高。而血压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就为一级高血压,仅此10个mmHg改变,就使我国新增高血压病人6500万人。而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状态,1958年患病率5.1%,2002年患病率18.8%,2013年直接经济负担2103亿元,占中国卫生总费用的6.61%,2016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达2.7亿人。在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6.5%,治疗率为41.1%,控制率为13.8%。

高血压和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BMI,腰围,体脂,吸烟,血同高,腹型肥胖,年龄,情绪,食用油、药物(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有很大的关系,其中95%属于肥胖型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而偶尔的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会与血压水平有关,所以,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昡晕等较重的症状,这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大约30%的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平时并没有感觉。

为什么高血压知晓率这么低,你知道什么时候你的血压升高吗?


我们知道血压升高是因为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少或者主动脉壁上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缩窄。当你有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去医院检查,血管堵塞1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2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3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4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5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6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不会!血管堵塞70%,会查出血压升高吗?还不会!!!!!!一只等等到你的血管堵塞了80%,仪器才有反应,才能检查出血管堵塞,才能定义你为高血压。(血管内皮向血管外壁膨胀,CT、核磁、超声等检测不出来这种变化)。所以一旦检测你的血压高了,你的血管已经堵塞了80%了。现实中你发现没?你一生气,堵了,中风了;你一喝酒,堵了,中风了;你一熬夜,堵了,中风了;你一高兴,也堵了,中风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血压不高,却突然发生心脑血管的原因。


你看,血管一堵,假腔向外突出,血管内部还是通畅的;只有血管弹性不够了,假腔才能向内突出,仪器核磁等才能检查出来堵塞!!!!!!


血压一高,就吃降压药。常用的降压药分6类,利尿剂,þ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他们无非是扩张血管,减少尿液,减少心输出量,那么请问!!!!!!:你的血管硬化解决了吗?你的血管堵塞解决了吗?所以医生告诉你“一辈子吃药不能停”。你也相信血压高要吃一辈子药!

如果你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用营养配餐加运动,就能使你的血压下降,就能使你的降压药,停服!!!!!!

记住体重每上升10%,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上升6毫米和4毫米汞柱,血管长度延长25公里。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像胡萝卜,黄豆粉,小麦胚芽,黑豆,百合,腰果,红豆,西红柿等;多吃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亚麻籽油(粉)、甘榄油、鱼油卵磷脂等会减少血管的硬化堵塞。

血压高点看起来不是大事,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会瞬间要人命,要引起中老年人以致于年轻人足够的重视!因为现在疾病发病年龄趋势越来越小。

很多人看到这篇文章,会口诛笔伐,义愤填膺,医生都说要吃一辈子的降压药,你怎么说能停啊?

想知道血压高为什么能停药?关注后回复838;想知道吃药为什么只能是控制病情而不是恢复,关注后回复818。

祝你健康!👍👍👍❤❤❤。


郑勤老师说健康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答案是否定的,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要重视血压管理。

老年人新陈代谢率降低,身材易发福肥胖,加上味觉渐渐退化,饮食越来越重口等诸多原因,使得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有研究数据表示,即使65岁时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的人,其余时间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约为90%。55-65岁非高血压者在20年后,有90%的人患上高血压。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患上高血压就是正常的、安全的,相反的,老年人患上高血压不重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美国高血压管理指南2017》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mmHg的诊断界限降低到130/80mmHg,而我国仍采取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标准,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mmHg。但这不并代表,血压值在130-139/80-89mmHg的人就是安全的了,这类人仍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所以,老年人一旦查出血压偏高了就要重视起来,不然再累积几年,血管渐渐硬化,高血糖和高血脂也随之而来,紧随着就是脑梗、血栓等致命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三高人群的第一大杀手,此类疾病重在预防,为此建议各位老年朋友们:

1.清淡饮食,少荤多素,戒掉重盐重油的饮食习惯。

2.坚持锻炼,保证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有效锻炼时间。

3.保持良好心态,凡事看淡,不悲不喜。

4.定期检查,尤其是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希望小糖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启发,更多三高百科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人健康网


是这样的。

人到老年(60岁以后)血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堵塞或者硬化,使得血液循环起来有些不畅。这个时候若仍然按照通常的血压进行血液循环,有些比较不容易达到的器官就会有供血不足的情况。就有人因老年人血压低造成了小脑萎缩的情况。

所以一般医生都建议老年人血压一般只要不要超过150就不算高血压。这个比起约定俗成的标准要高!


乔沐杨


高血压病控制不好,会有生命危险的应该多注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