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僅僅一個月時間,便由九百戍卒發展成為擁有六七百乘戰車、一千餘名騎兵、數萬名步兵的隊伍。不消數月,秦帝國在關東的統治便已進入半癱瘓狀態,各地起義之聲不絕於耳,小城沛縣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令人比較費解的一點是,沛縣最終起兵時,選擇的“帶頭大哥”卻是看起來地位最低的劉邦。難道是沛縣無人可選了麼?他們就沒有像項梁、項羽叔侄那樣地方豪傑領袖?或者是像吳芮那樣主動帶頭反秦的秦吏?抑或是像陳嬰那樣的眾望所歸的長者?

似乎並非如此,至少在沛縣計劃起兵反秦的過程當中,便有三股地方勢力是可以競爭“帶頭大哥”的位置的。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一、劉邦當時的處境

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至少家有嬌妻,兒女雙全,還有個公務員的“鐵飯碗”,上司、下屬關係都處得非常不錯,沒事拉著幾個“狐朋狗友”去王大娘、武大媽的店裡喝喝酒、吹吹牛,倒也過得逍遙自在。反秦這種大事,原本是跟他劉老三沒什麼關係的。

可誰又能想到,秦始皇的突然離世,竟然還改變了劉邦的安穩生活呢?

公元前210年九月,千古一帝秦始皇一命嗚乎,二世胡亥成為秦帝國的繼承人。由於始皇帝死得急,驪山陵墓還沒修完,初登帝位的二世皇帝自然要幫他的父親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於是,他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民工便紛紛走上了趕奔咸陽的路。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也因此成為了押解服役人員去咸陽的長官。

這並不是劉邦第一次去咸陽,早在幾年前,劉邦已經押解過一批服役人員去過咸陽,只不過這些人後來卻沒一個人再回來,所以,這也註定了劉邦這一次押解行動的不順利。剛過劉邦的老家豐邑不多遠,他所押解的人員便已經少了十幾個了。依此架勢,想來沒到咸陽,人也所剩無幾了。與其等著去咸陽受罰,劉邦決定,莫不如將這幫人都放了,自己找個地方藏身躲一躲罷了。

聽了劉邦的指示,眾人感恩戴德,俯首言謝,大部分人就此散去,但仍有十幾個人最終留了下來,決定追隨劉邦。劉邦帶著這些人便一路向西,從此躲入了芒碭山中,成為名副其實的逃犯。他的嬌妻呂雉因此進了監獄,險些被人欺負,幸虧 有他的好哥們獄卒任敖解圍、加上蕭何等人上下疏通,才算是沒讓呂雉吃什麼苦頭,被安全釋放。

落草於芒碭的劉邦倒是隊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時間,已有數百人之多。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二、主動反秦的沛令

如果沒有後來的反秦浪潮,劉邦大概這一生也只能做他的“山大王”了。然而,命運還是眷了這位中年失業的可憐人。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很快便引爆了整個關東地區,各地起義軍紛紛衝入秦朝官署斬殺秦官,還有一些秦國屬官為避免被殺的命運而舉起了反秦大旗。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沛縣的最高行政長官沛令內心也是無比慌張的,作為秦政府指派的外來官吏,一旦沛縣有反情,他便是第一個刀下亡魂。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他也決定主動反秦為妙。

他將兩位平日裡看起來跟他比較親近的本地官吏蕭何、曹參找來,商議對策。沛令反秦,他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不過,他們還是給沛令提了一個關鍵性建議——召回劉邦。理由是作為秦政府指派的外來官員,沛令反秦,難以服眾,召回劉邦,可助功成。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遠在幾百裡外的劉邦聞聽此訊,連忙快馬加鞭,拉著隊伍往沛縣趕。然而,計劃還是沒有變化快,沛令前腳決定召回劉邦,後腳便後悔了,“蕭何、曹參怕不是和劉邦怕不是沆瀣一氣,對我圖謀不軌吧?”念及此,沛令連忙命人緊閉城門,捉拿蕭何、曹參。可他哪裡曉得,本地大戶出身、為吏多年的蕭、曹二人的信息源可遠比他這位縣令靈通多了,他派去的人還沒到,二人便已經翻城牆逃跑了。

劉邦帶著人馬與蕭、曹二人會合,一商議,便覺沛令不足為懼了。沛縣城內絕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沛令又是秦政府委派的外來官員,是等著秦軍打來,被沛令賣了?還是選個自己人來當“帶頭大哥”反抗暴秦?答案很明顯了。於是,劉邦手書一封,射入城內,很快,沛縣父老便出手將沛令斬殺了。

三、“帶頭大哥”侯選人

原本沛令是有機會成為這個侯選人的,只可惜他自己讓這個機會從手中溜走了。誠名,蕭、曹二人召劉邦回來有可能圖謀不軌,但不能借助沛縣本地官吏的力量,他又如何能夠當得起這個“帶頭大哥”呢?

所以,“帶頭大哥”也只能從下面這三股勢力中產生了:

1、沛吏

雖然依秦朝官制,郡縣的主要官員是由秦政府委派的,但是佔絕大多數的役吏卻都是由本地人組成的。以蕭何、曹參為代表的縣吏集團代表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沛縣最有發言權的人。他們有號召力、人脈廣,是起兵反秦的天然領導者。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2、沛縣世族豪傑:

如果說沛吏集團代表的是官方的話,那世族豪傑便是民間代表了,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王陵和雍齒了。他們有錢、有地位、有名望,在沛縣遊俠之中一呼百應、地方豪傑多依附於他們,也是沛縣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3、劉邦

原來也是沛吏集團的一員,跟王陵也有一定交情,以兄事之。看起來好像是雙方勢力之間的紐帶,實際上卻是地位和號召力最低的一方。手下有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大部分是沛縣本地年輕人,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算是劉邦拿得出手的最大資本。

四、為何劉邦能脫穎而出?

從上面的對比中,不難看出,劉邦從地位和名望上來講,都是遠不如其他兩方勢力的。即便是劉邦手下有幾百人,但是跟他們相比也是毫無優勢可言的。

那麼,為什麼最後是劉邦脫穎而出呢?大致原因如下:

1、蕭何、曹參等人皆文吏

這應該正史記載的蕭何、曹參等人的一個推脫理由,但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表面理由。儘管他們在沛縣政府中的工作確實都屬文職,可也不能依此說他們不能當領導吧?何況在後來的反秦道路上,曹參可是一位名副其實征戰沙場的大將軍。

2、蕭何、曹參有顧慮

這一點才應該算是他們真正拒絕的理由。他們不似劉邦那樣,小家小業,本就是沛縣大戶的他們,靠著自己多年的經營,自然有很多無法割捨的家業。之所以不願望當這個”帶頭大哥“,主要是因為他們懼怕失敗,一旦兵敗,舉族被誅,莫不如推出去更划算。可以說,秦法在他們這些執法的秦吏面前才是最具威懾力的。

3、王陵等人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

王陵、雍齒在沛縣民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王陵,稱得起是一方豪傑,劉邦”以兄事之“,即便是蕭何、曹參等人也要給他幾分薄面。但是問題是,以蕭何、曹參為首的沛吏集團與以王陵、雍齒為首的地方豪族之間終歸還是互相有戒備心的。讓這些沛吏尊王陵為“帶頭大哥”一則會缺少很多話語權,二則會失掉很多往日的尊嚴,這都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反而劉邦這位昔日的同事更容易讓他們接受一些。


就這樣,在沛吏集團的推崇之下,看起來地位最低的劉邦一躍成為沛縣反秦武裝力量的”帶頭大哥“,自此開啟了一段神奇之旅。雍齒後來曾有過短暫的背叛,但最終還是成為了劉邦所開創的大漢朝的什邡侯。王陵一時不甘屈居於“小兄弟”劉邦之下,拉攏起數千人的組織佔據南陽,直到後來劉邦滅秦擊楚之時,他才成為劉邦的部下,不過依舊高居西漢開國功臣榜第十二位,受封安國侯。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水言水語

常聽人講,劉邦的運氣如何之好,如同開掛一般在七年之間統了一中華大地。然而,這個“開掛”之人,卻也曾經歷中年“失業”,落草為寇的悲苦歲月;他以“下等馬”之姿意外成為沛縣反秦武裝的“帶頭大哥”,最初憑藉的也不是他的威望和地位,甚至於看起來更像是做了那個別人不願做的“出頭鳥”。他前面的大半生也從未有過統一全國的偉大志向,青少年時期的他甚至只想做一個任性的遊俠,如果不是為了生活,他甚至都不願去做那個勞什子的亭長。

當沛公的位置擺在他的面前之時,他既沒有表現出渴望,也沒有過分的推託。他只是適時地承擔起這份責任,走上了反秦的道路。只不過,他把這條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直至將“天下”所有的路都變成了”自家“的路罷了。

遠望秦始皇之時,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卻說“大丈夫當如是也”,劉邦從未將自己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但卻並不妨礙他向那個至高無上的頂峰邁進。

沛縣的四股勢力,地位最低的劉邦,因何意外成為“帶頭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