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杨秀清和萧朝贵关系到底如何?

何雪旋


杨秀清、萧朝贵,他们从好朋友,发展到以权力游戏玩家玩家的身份彼此明争暗斗。其中种种,给我们启示良多。

贫贱时期,患难之交,一起加入拜上帝会

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是苦出身。他们都在紫荆山一带以种山烧炭为生。

他们年龄相仿,相似的出身,相同的生活处境,使得他们很早就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苦出身的杨秀清、萧朝贵,很早就成了好友。

1845年,传播拜上帝教四处碰壁的冯云山来到了紫荆山地区(洪秀全回老家理论研究去了),杨秀清、萧朝贵成为最早的成员。

从他们后来的各种作为来看,他们加入这个组织的目的,绝非是被冯云山忽悠了,他们加入,是出于改变命运的急切渴望。他们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拜上帝会,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他们积极到各族人群中宣传拜上帝教,逐渐把紫荆山地区的拜上帝会搞起来了!

洪秀全、冯云山四处奔波,搞了若干年都没有搞出名堂的事情,在杨秀清、萧朝贵加入后很快就干得风生水起了!看来,干事业的关键,还是得找对干事的人!

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就在拜上帝会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冯云山被捕了。尽管老冯没有被官府判处重刑,但被当做无业游民驱回原籍了。

此时,拜上帝会群龙无首,附近的官府、地主武装、土匪势力虎视眈眈,紫荆山这块根据地岌岌可危!

此时,杨秀清首先“天父下凡”安抚众心,以天父名义号召拜上帝会成员,领导起了工作。

杨秀清及时的"天父下凡“,稳定人心。

随后,萧朝贵不甘落后,以天兄下凡登场,频繁发布号令。

两位烧炭的贫贱朋友,以至高无上的上帝、耶稣名义力挽狂澜,维系、发展了拜上帝会这点险些熄灭的火焰。

联合起来,向洪秀全、冯云山要权力

在洪秀全、冯云山回到紫荆山后,尽管他们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但对于具体事务的管理权,还是不可能顺手交出的。

而且,能代天父、天兄下凡是一回事,杨秀清、萧朝贵自己的地位,还是要争取的,毕竟,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天父、天兄下凡去做。

当时拜上帝会中有一种声音,认为领导应该由有文化的人来担当。

杨秀清、萧朝贵就这个道理,做了激烈的反驳。“读书太多不知理,反不如读书不多知理的人。”

由于担心争论影响团结,拜上帝会组织了一次集体朗诵活动,把各首领召到一起,集中在一起大声诵读《圣经》中的十诫全文。



显然,这种现在都争不清楚的道理靠当时的“凡人”去争确实意义不大。

萧朝贵以“天兄下凡”,确立了自己和杨秀清的地位。他以天兄的名义和洪秀全说:“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俱是军师。你洪秀全是太阳,你妻子是月亮,冯云山、杨秀清都是三颗星,萧朝贵是两颗星,杨秀清和萧朝贵是双凤朝阳”。

借此,确立了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地位。

据《天兄圣旨》记载,1850年夏,拜上帝会的核心领导排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洪、冯、杨、萧、韦、石”变成了“洪、杨、萧、冯、韦、石”。

可见,经过杨、萧二人的配合,他们在拜上帝会中压倒了冯云山,成为二、三号人物。

杨秀清、萧朝贵之间的明争暗斗

天父的地位比天兄高。

可是,由于杨、萧二人都不能彼此拆台,因此,无论是天父圣旨还是天兄圣旨,基本上具有同样的地位,都是最高权威。所以,他们之间依然充满了明争暗斗。

率先打破平衡的是萧朝贵。

他利用更加频繁的天兄下凡,事无巨细地开始管起了事情。在1848年10月到1852年5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天兄下凡120多次,萧朝贵实际上操持起了拜上帝会的管理。

天兄下凡与天父下凡一样,都具备最高效力,萧朝贵频繁下凡,争夺话语权。

尤其是在1850年杨秀清得病期间(跳大神也很耗体力,身体差了跳不了),萧朝贵频频下凡,动作连连。

萧朝贵甚至曾经公开责备过洪秀全。当时,洪秀全违反了拜上帝会的规定,在随从还未集中就骑马先行,结果路上遇到强盗。萧朝贵以天兄之名责问洪秀全“缘何不遵命”,洪秀全只得表示痛悔,公开认错。

对于杨秀清,萧朝贵则常常先发制人,要他多休息,勿操劳。

此外,在人事上,萧朝贵还极力拉拢韦昌辉。不但以天兄下凡向韦昌辉示好,说他们是胞兄弟,还事事带着韦昌辉在身边。

拉拢了实力派韦昌辉,萧朝贵的势力有盖过杨秀清之势。

同时,萧朝贵不但能“天兄下凡”,还能“天母下凡”,一人扮演多个角色。难怪,萧朝贵曾经露过陷,在一次天兄下凡时,他居然以自己的口吻说话,称呼杨秀清“四哥”,幸亏当时的领导人都还比较团结,一起打圆场过去了。

不过,尽管如此,随着金田起义的临近,斗争形势残酷,这些领导人都还比较顾全大局,没有引发大的内讧。

永安建制,确立了三角权力格局

这种争斗,直到1851年12月,才告一段落。

萧朝贵在永安的永窦村一战中受重伤,他也实在没力气“天兄下凡”了。

在萧朝贵受伤7天后的永安建制中,分封五王,明确“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此后,一直到萧朝贵牺牲,总共下凡就几次,也多是鼓舞士气,没有再针对具体的人事、军事做出安排了。

此时,太平天国的权力出现了比较稳定的三角格局:杨秀清虽然可以节制诸王,但军事上依赖萧朝贵、韦昌辉作战,行政、制度建设上由冯云山把握。因此,杨秀清的节制诸王,主要还只是“指导”功能上的,并非大权在握。

在这段时间,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关系似乎正常了起来。

这段时间内,杨秀清、萧朝贵联名发布了很多檄文,都是以杨、萧自己的名义发布的;而所谓天父、天兄下凡,也基本都是鼓舞士气,或内部除奸。同时,这段时间,太平军领导集团的会议频繁,像道州决策这样的大计,基本都是在讨论的氛围中完成的。

这段时间,是少有的,能以公开积极讨论进行决策的时间段。也是太平军决策效率、水平较高的一段时间。


因此,要说杨、萧原本就喜欢争权夺利,还真未必如此,当相对正常的机制建立起来时,大家是能够继续团结一致的。

这段时间,太平天国领导层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架构,能够团结一心地奋斗。

只是后来,随着冯云山、萧朝贵的相继去世,杨秀清才真正把握了军事、行政的大权。把三角游戏演变成了“二元政治”,洪、杨矛盾才逐渐尖锐起来。

对杨萧关系变化的看法:

一谈到太平天国内部的争权夺利,过去很多观点都要提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刘邦、朱元璋不也是农民出身吗?另外,难道地主、资本家们,就团结一致,没有争权夺利?

农民阶级,就要一定要局限?刘邦笑而不语。

我不认为杨秀清和萧朝贵后来进行权力斗争,是因为他们本人的所谓“局限性”。

一山不容二虎,在两个人说的话都是最高权威的情况下,要么一个人闭嘴,要么两个人争斗,这是人性,不是什么劣根性。

事实上,在永安建制后到萧朝贵牺牲这段时间,太平军高层内部的争斗明显少了许多。这可不全是外部压力大,(永安之前的压力,天京沦陷钱的外部压力,也都很大),而是永安建制,使得他们明确了权限和沟通方式。

虽然有天父、天兄下凡,但洪秀全毕竟是“凡人”中的最高领导,正因为他没有建立起合适的沟通机制,才使杨、萧之间只能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挥作用。

如果说,在冯云山的辅佐下,他尚能通过基本的权利架构来形成有效管理的话,冯云山死后,他就彻底乱了。

冯云山、萧朝贵死后,他没能及时进行架构重塑,导致杨秀清一把把握了军政大权。最终,只得采取严重内讧的手段除掉杨秀清。

石达开辅政后,又用无才、贪婪的兄弟来制衡石,甚至要加害石,导致石达开出走。

更有甚者,后来担心李秀成、陈玉成太强,又滥封王,导致太平军最终分崩离析。

争权夺利,哪里都有。小编服务过的,被商学院奉为标杆的企业,争权夺利也一点不少。

可是,有的团队,能有合适的制度、规则,使得这种争夺变得良性,“让彼此争斗的人团结奋斗”。有的团队,则喜欢玩弄所谓权术,引起内部的不团结。“把原本团结的人们拆散”。

朋友,愿您在良性氛围中,收获友谊和事业!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如果按照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教义关系,杨秀清是萧朝贵的爹,洪秀全是萧朝贵的弟弟;如果按照太平天国组织的权力结构来看,杨秀清比萧朝贵要更高一级,但他们又是实力最为接近的两个王。

大家都知道,东王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有能力,有远见,更能组织大队人马,当初洪秀全创办了“拜上帝教”,四处笼络人手的时候,杨秀清就带领一帮烧炭工兄弟来投奔洪秀全了。

其实,这帮烧炭工里面,也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萧朝贵。

萧朝贵也是烧炭工,而且与杨秀清关系非常好,萧朝贵能在众多烧炭工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与杨秀清关系很铁,直接进入了太平天国的管理层。

杨秀清和萧朝贵入伙没多久,太平天国起事的大佬之一冯云山在广东被清军抓了,洪秀全离开广西,敢去救冯云山,此时广西的组织就乱了,群龙无首,下面以干信众都是以宗教组织起来的,这宗教首脑都出走了,大家还是散了吧。

关键时刻,杨秀清和萧朝贵出现了,用的方法很简单——跳大神。

一个说是“天王附体”,一个说是“天兄附体”,杨秀清和萧朝贵此时就用了最为原始的封建迷信手段稳定了教众之心,并且确定了洪秀全的领袖地位。

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做法,我相信在一开始是非常朴素的,就是用这种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的封建迷信形式来稳定局势,只要大局稳定了,教众不散伙,洪秀全回来才有机会。

于是,在太平天国早期,杨秀清和萧朝贵,一个天父附体,一个天兄下凡,一唱一和的神化洪秀全的宗教地位,发展信众,号召信众拥戴真王洪秀全等等,他们两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起了很大的作用。

杨秀清和萧朝贵的这一通神棍组合下来,不但把太平天国的规模扩大,而且还更加健全了太平天国的组织结构,太平天国后来能够在金田一举起事,完全离不开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人的前期准备。

洪秀全从广东回来,发现自己平白多了两个“亲人”一个爹,一个哥。不过,看到大局稳定,而且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人一个爹一个兄,但都还是尊自己为领袖,再者发展初期,全靠两位出力,洪秀全也就默认了这只种宗教关系。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就开始论功行赏了,按照功劳大小,这一路排下来,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

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地位几乎是相等的,同为天王洪秀全的军师地位(太平天国初期)。此时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发现了一个权力密码:跳大神

前期的跳大神,杨秀清的天父附体,萧朝贵的天兄下凡都是为了稳固太平天国的组织人员,确定洪秀全的宗教领袖地位,当大家都封王以后,杨、萧两人突然发现,这天父、天兄还可以制约洪秀全,给自己捞好处。

封建迷信害死人,估计洪秀全肯定也这么骂,但是骂归骂,天父,天兄来了,洪秀全该跪还得跪。此时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就因为这点可以控制洪秀全的封建迷信发生了隔阂,逐渐有了争夺权力的迹象。只是后来没过多久,萧朝贵在和清军的战斗中,中炮而死,整个可以控制洪秀全的宗教权力落到了杨秀清的手里。

历史上的萧朝贵是个非常骁勇善战的将领,不但勇猛,而且多谋,是太平天国不可多见的将领,他和杨秀清同样是太平天国最为重要的基石。


沉墨I方之城


(1)金田起义之前:俩人好到穿一条裤子。

看看太平天国的六王势力分布图。

【广东】洪秀全和冯云山来自广东,是兄弟加朋友。

【广西贵县】石达开在贵县,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家里有钱。

秦日纲有矿工势力,在贵县。

洪秀全最早的教会也是在贵县。

【广西桂平】韦昌辉家族在金田,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家里有钱。

杨秀清,萧朝贵住的很近,是兄弟加朋友。

【广西平南】胡以晃,有功名,家里有钱。

这六个人里,洪秀全冯云山是最高层的核心;

石达开和秦日纲是贵县的,韦昌辉是金田的,胡以晃是平南的,这几个人里,石达开,韦昌辉有钱有家族,胡以晃有钱有功名,秦日纲有矿工。

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个是穷的叮当响,没钱,也没有家族势力,两个人通过天父天兄下凡,一下子成为了太平军的高层,他们想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穿一条裤子。

因为其他的几个高层要么有钱,要么有人,他俩啥也没有。

杨秀清和萧朝贵必须联合起来,加上此前他们本就关系很好,因此在早期,二人紧密合作,杨秀清认了萧朝贵的老婆洪宣娇做妹妹,二人联手,跻身最高层,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权力存在。

从拜上帝教出现到金田起义之前内部权力变化是:冯云山→洪秀全,冯云山→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萧朝贵。

(2)金田起义到永安封王时期:四军师五主将。

在永安封王之前,太平天国的高层核心权力结构是:天王→军师→主将。

在这个时期,杨萧都是正军师,排名第二第三,身兼天父天兄代言人的神权身份,仍然合作比较紧密。

此时期二人权力有大小,但是地位上是一种平等关系。

比较微妙的一点是,杨秀清一开始就是中军主将,是坐大营的,萧朝贵是冲锋的。

从现存的《天兄圣旨》来看,萧朝贵军事权力还是很大的,神权也很大。

(3)永安封王:二人关系出现质的变化。

永安封王,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封王之前,杨秀清和萧朝贵是平等的权力关系,封王之后,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杨秀清节制其他的四王。

从这个时期开始,杨秀清一直和洪秀全在一起,稳坐中军帐,萧朝贵则是在前方作战。


师明礼


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亲密,虽然同属于五王制度下,但因为权力之争最终导致萧朝贵的战死,而这一切跟杨秀清的见死不救有直接关系。

在拜上帝教发展的初期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冯云山为拜上帝会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冯云山得到了广西信教群众广泛的支持,其信徒多达几千人之众。因为冯云山被捕导致洪秀全出走解救,为拉拢教徒萧朝贵和杨秀清施展了天父天兄下凡的把戏,虽然有些儿戏但效果明显也稳定了局面。

由于早期萧朝贵是以天兄的身份成为了权力的代言人所以他的地位不亚于杨秀清和洪秀全。

韦昌辉的提拔和加入权力的高层也是萧朝贵一手操办的。由于韦昌辉的加入萧朝贵的势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打压萧朝贵在太平军攻入永安后建立了早期天平天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永安建制的结果是杨秀清成为五王之首节制其他四王,成为了集军权神权政权于一身的太平军权力最核心的人物。

而此时的萧朝贵不仅位列杨秀清以下而且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销声匿迹,杨秀清成为了本次封王的最大赢家。太平军进攻桂林失败后选择攻打全州转而进入湖南。在进入湖南后运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冯云山的战死让杨秀清看到了独霸权力的希望。

丢失权力的萧朝贵并不甘心,为重回到权力的中心他决定突袭湖南湘军大本营长沙。

就当是的形势来看突袭长沙是明智之举,但由于萧朝贵的实力有限,加之偷袭也未成功反而变成了消耗战,而洪杨二人在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时间里见死不救导致为立奇功的萧朝贵贪攻心切最终战死在长沙。

萧朝贵的死可谓是太平军又一个重大的损失,作为作战能力极强的先锋官,其作用远不止在此。洪杨二人见死不救也是有一定政治目的,但这样的结果也为后来祸起萧墙内讧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为神权的不断扩张导致了政权、军权的不受约束最终引发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秋雨鲁北说历史


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人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他们凭借“神圣”的外衣成为太平天国早期的二三把手,其权势不可谓不熏天。

冯云山被清朝地方政府扣押后,洪秀全离开拜上帝教去营救冯云山,拜上帝教因此没有领导人,陷入分裂混乱的状态,这个时候杨秀清跳了出来,代“天父”传话,初步稳定了拜上帝教内部的混乱局势,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洪秀全和冯云山仍没有回来,教内有人开始怀疑杨秀清是不是根本没有被上身,只是装的,为了糊弄大家,所以半年后,萧朝贵开始被“天兄”上身,坐实上身的是存在的事实,萧朝贵初次上身的目的是解决家庭矛盾(实际上是为了让大家不要乱讲话,只是以自己的弟弟作为警告对象):

因萧朝隆有罪当责等事,欲一一明示天王,爰降托西王金口云:朕是耶稣。有人欲来听旨,亦使人讲。在尔面前讲一句,头两晚,讲句话,不得乱传,不得乱讲。

萧朝贵“天兄”的身份和杨秀清“天父”的身份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故而两人从此成为亲密战友,携手并进,在太平天国权力角逐的过程中相互配合,所以这两个人是合作关系。

从《天兄圣旨》《天父圣旨》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人军政大事中相互努力配合(生活小事也是处处前后呼应),以期达到共同的利益。随手举一个例子,萧朝贵和杨秀清都曾关照过洪秀全的私生活,害怕洪秀全的老婆们不能照顾好洪秀全。

辛开元年正月二十七,“天兄”下凡关照洪秀全的私生活,萧朝贵叮嘱韦昌辉:只要洪秀全的老婆对待洪秀全不好,有一点懈怠,有一点嫌弃,都要及时上报,不能隐瞒。(不晓得洪秀全早期是不是很不被他的女人们待见,小佛猜测起义之初,太平天国人少势力范围小,洪秀全的绝对权威还没有树立好)。不久后,“天父”也下凡对这件事进行嘱咐:“……不逆得他(洪秀全),逆他就是逆我天父,逆天兄也。”

当然,杨秀清和萧朝贵两人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合作外,也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竞争。“天父”“天兄”的地位一目了然,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是高于萧朝贵的,萧朝贵自然是不死心,大家同为“神仙下凡”,为啥就要分个高低?萧朝贵便有意无意的抬高自己,而杨秀清也不傻,也是有意无意的打压萧朝贵。

萧朝贵觉得“天兄”是“天父”的儿子,这样的身份对自己不利,干脆来了一次“天母”下凡,尝试和“天父”平起平坐。

萧朝贵还很多抓住时机,杨秀清曾经在1850年大病过一场,在这段时间里,萧朝贵频繁上演天兄下凡,对太平天国的军政教事情事无巨细的处理,如果杨秀清继续病下去,萧朝贵真的有可能干过杨秀清(当年萧杨两人不就是趁冯云山不在才上位的),只可惜,杨秀清见自己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病非常合适宜的好了(有人曾说杨秀清的这次生病就是为确定萧朝贵和自己到底有多离心)一把抓过神权,重新压制萧朝贵。那以后,“天兄”下凡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天兄圣旨》的记载中,萧朝贵最后一次被上身是壬子二年三月十五日。

很明显,两人的较量最后是杨秀清取得胜利,小佛在想,如果萧朝贵在长沙没有战死,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可能会更早发生,毕竟,萧朝贵也不是省油的灯。

参考资料: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


小佛说史


在太平天国革命早期,洪秀全与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首义诸王同心协力,共举大事。在起义的紧要关头,杨秀清冒充“天父”,萧朝贵冒充“天兄"下凡,稳定了军心,稳住了形势,为起义胜利创造了条件。从这一点上说,杨秀清与萧朝贵的关系是兄弟情,战友谊。永安封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东王节制诸王。不久,萧朝贵中炮牺牲,这时杨秀清与萧朝贵的关系是血浓于水。可惜的是,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日渐脱离斗争实际,沉溺于声色术马,杨秀清大权独搅,野心逐渐膨胀,冯云山,萧朝贵过早牺牲,矛盾日积月累,”天京内讧”爆发了。最后,历经十五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张建军176101937


这个是因人而异吧,智者要钱仁者乐水,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作为考核者,我跪求小哥哥小姐姐们的点赞,历史没有标准答案,希望能成为优质答案,下面是我的观点,好与不好,皆在小哥哥小姐姐们的一念之差。

历史上,萧朝贵是西王,杨秀清是东王,在权力上,杨秀清节制萧朝贵,论说关系而言,共患难可以,同富贵难,萧朝贵死的早。在历史上并没有点燃矛盾的火花


三千金甲权在手


萧朝贵“天兄”的身份和杨秀清“天父”的身份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他们在政治方面是亲密战友,携手并进,在太平天国权利角逐的过程中相互配合,所以这两个人是合作关系。

在权利方面两个人是明争暗斗,各为自己的地位相互竞争。可以说私下关系一般,毕竟都是为了得到更高的权利,难免会产生矛盾。整体来说两人大局上是说的过去的。合作共赢才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说所见所闻


初期创业时尚可两安,但杨恃才傲物,萧与冯掣肘,助天王制杨,萧、冯陨落,天王贪图享乐,大权旁落,遂有天京变乱!


十八掌之亢龙有悔


现在来说就是把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